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爱、父爱和母爱的差异性

(2007-11-01 17:52:40)
标签:

校园生活

分类: 金东方教师杂谈
 

师爱、父爱和母爱的差异性
http://10.168.2.2/editor/UploadFile/2007524172353518.jpg

作者:刘正高   来源:《教育的沟通与认同》

 
      当我刚走上讲台,面对几十个稚嫩而无邪的初中生时,带着学生气的我对于教育满怀激情。那时候,我最自信的就是觉得师爱可以替代父爱和母爱,而且相信用自己无私的爱可以感化和教育好一切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时,我逐渐发现了我的天真和无知。尤其在我做了父亲之后,更强烈地感受到师爱无法替代父爱和母爱,健全的父爱和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其神圣和伟大是世间任何其他的关爱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它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是孩子心灵宁静的港湾,即便是父爱和母爱之间也不能相互替代和取舍。
      母爱给孩子以感性和细腻,能让孩子真切而敏锐地感知世界。
      女性天生的温柔善良往往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得以充分体现,孩子在慈母的小心呵护下成长,他们在享受母亲发自内心关爱的同时,也如他们的母亲一样,去尝试着关爱他人。有一则公益广告显示了这样一个场景:妈妈给年迈的奶奶端水洗脚,一旁的孩子看到后,也匆匆地端来一盆水帮妈妈洗脚,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事例。
      与之相反的是,经常打骂婆婆的媳妇,当她日后成了婆婆后也备受媳妇的指责;经常嫌弃老人的母亲,日后孩子也会嫌弃她,这些现象屡见不鲜。世间没有上帝存在,但报应似乎真的就有!
      父爱给孩子以理性和大气,他能让孩子理智地认知和了解世界。
      经常与外界打交道的父亲,由于见多识广,心胸豁达,能理智地看到社会的主流和时代的发展方向。他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往往体现得高雅而远见卓识,相应的,耳濡目染的孩子也能用积极的视角、良好的心性看待世界。乐观的性格使孩子充满自信地生活在同学之间,是那样的自如,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与之相反,笔者曾见到这样一位父亲,在家里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对柔弱的妻子开口便骂、动手就打,而且经常酗酒。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在单位也不可能有什么人缘,事业不顺尽在情理之中,但他不思悔过,怨天尤人,打骂妻子更是家常便饭,善良厚道而又柔弱的妻子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儿子,经常以父亲对待母亲的方式对待同学,同学们冷落他,他认为同学瞧不起他;老师批评他,他认为老师成见太深,他从来不反躬自省。后来,他退学了;再后来,听说他因为贩卖毒品而走上了不归路……面对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学校教育显得无可奈何,苍白无力。
      师爱是促使父母之爱对孩子起积极影响作用的纽带和催化剂。
      充满师爱情结的老师,他会通过家长会,充分阐释家庭教育在孩子做人和健康成长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会通过家访或单独谈心,与家长充分交流家庭教育的方式和艺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从而,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和谐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果真如此,虽然孩子在学业上不一定做到出类拔萃,但是,在做人方面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这是孩子们立身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一个孩子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同时拥有了善良的母爱、深邃的父爱和真诚的师爱,那么,他应感到自豪,因为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全部条件,是天下最幸运的孩子!
 
                                               (摘自刘正高  丁为民所著的《教育的沟通与认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