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爱启程》

(2010-06-18 09:39:21)
标签:

杂谈

The Last Station为爱启程》是一本完成于1990年、有关大文豪托尔斯泰生命中最后一年、文体类似记录片的著作。

 

我先抄录封底上的一段话:“爱让人狂热,他们曾视彼此为无可取代的唯一;爱也让人窒息,时间的流逝彰显了

两人价值观和个性的差异。”

 

托尔斯泰和小他16岁的妻子苏菲亚结婚时,他爱她如手中的珍宝、如黑夜里的明星、如心中不朽的女神缪斯。

但是将迎来结婚48年纪念日前的某一个初夏的夜晚,在婚姻中疲惫已极、已断然决定离家出走、最后竟客

死异车站的站长室内的托尔斯泰,给妻子写了一封信,信里说:

 

我和你之间的情感以及我眼中的你是这样的:一如你年轻时我爱着你,一直以来我对你的爱未曾歇止,尽管我

们之间由于许多原因而疏远,总之,我始终是爱着你的。……。第三,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也是你

我都无可奈何的是,我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目标的看法完全相左。对我,财产是种罪恶,对你,它却是种生活必

要条件。为了不与你分离,我勉强接受了一些让我十分痛苦的情况。然而,你却将我的让步视为接纳你的观点之

举,这因而加深了我们之间的误解」。

 

说实话,任何读过托尔斯泰故事的人,都会为他舍弃贵族身份的享乐、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伟大情操而

感佩动容,但是却鲜少有人提到过他可悲、可悯的妻子苏菲亚。这本《为爱启程》算是这类书籍中比较公

允的去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书中作者对苏菲亚也不无讥讽,但他却起码给了她发言的机会,不再

像其他的书籍那样,只把苏菲亚描述成视钱如命、贪婪成性、最后变得歇斯底里的疯婆子。

 

我读罢这本书之后,最初的感悟是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是的,托尔斯泰确实是成就了他作为伟

人的毕生功业,得到了不朽的名声,而这也确实是值得感佩和崇敬的。但是他却让他的亲人付出了代价 -

不仅要捐出自己的先生、父亲给年轻的狂热追随者、无家可归的穷人、嗜血的媒体等等共享,还要捐出自

己有权利去享受的丰足生活。而当她奋力反抗时,却被那些以“崇敬之名”却行“剥夺之实”的门生、追

随者冠上疯狂、无知、贪婪、腐败的罪名。而这一点,就是我所不能苟同的。

 

我十二万分的敬佩托尔斯泰的社会责任心和民胞物与的情操,这个评价是实至名归的;但我却不认同一百

年来,大家对苏菲亚的曲解,曲解一个为自己的福祉而奋力争取的女人的权利。我一直觉得,这才是道德

的败坏 - 一群坐在那里自鸣清高、夸夸其谈、要求别人牺牲奉献、自己却又恣意批判他人的所谓的读书

人、思想家、道德家,他们拿着很熟练的笔,用很棒的逻辑、很炫人的文采、很崇高的道德口号,大笔一

挥,见血封喉,人于无形之中。

 

因此,我二十多岁时,读托尔斯泰,当时满眼、满心只被他的文采和气度所眩目和折服;但是,五十多岁

时,再读托尔斯泰,我除了还是眩目于他的文采和气度,可却也充满了同情,不仅为他们曾经美好的爱情

而同情,更为他的妻子苏菲亚落泪。原因无它,只因为她不是文豪、不是思想家、不是道德家、不是革命

者,却只不过是个寻常人,像寻常人那样思想和生活,因此必须受此境遇和挞伐而同情落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