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认定“红包有望”,则午后走势只要还延续着午评时所述的状态,就不必多提。仍以沪指为例,主板仍小心翼翼地在明显缩量情况下维系着平衡,其不能够超越早上开盘点位过高(否则多头受不了),也不能过于萎靡成为阴线(否则多头还是受不了),在全力稳固防守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到“祥和”,应该就算完成了任务。而小板则担负着营造赚钱效应,甚至带动主板维持攻势的重任,在神州泰岳冲击涨停之后,我们终于可喜地发现,创业板流通市值前二十名的(大多为高价股,最低价品种是乐普医疗,15块左右)股票今日全线上扬,并且有三只代表个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神州泰岳)涨停。事实上创业板前50大流通市值的权重股中,跌幅最大的也不到2%;再加上中小板绝对龙头苏宁云商的“大消费攻势”,到底在此时安心“做个股”划不划算,已完全无需笔者再啰嗦了。
由于历史遗留的诸多原因加上分化加重,当前反映“综合指数”的上证股指已经完全无法概括小板走势的轰轰烈烈,深成指方面虽然有优质股的代表性可言,但样本过少容易被少数品种所带动(如宏源证券今日陷入风波几近跌停,就拖累深成太多),同样无法表达赚钱效应的实质,所以即便我们强调“节前发红包”,也要分清楚是什么指数乃至什么板块在发。而研判节后走势,也必须得主板(沪+深)/小板(中+创)分开算(其实就连美股不也一样么?道指和纳指经常是南辕北辙的)。令人欣慰的是,在最后悬念做出正面解答,尤其是小板走势极度强于预期(不管是持续性还是力度)之后,2013年第三季度基本实现较完美的收官,无论是哪种指数都为节后埋下了希望的火种。
依然先看比较简单的小板,中小板综指(399101)本季度延续了见底4013以来的惯性反弹,并且创出6132点的波段新高(有趣的是这个值和上证指数历史高点差不多),季线是一根涨幅超过20%的放量大阳线,重新站在了所有均线之上,并且确立了长线上升通道的有效性,倘若沿着通道继续上行的话,跨越8017点历史高点也是时间问题。创业板指(399006)则更为强劲,季线涨幅超35%,形成了底部以来的四连阳,与之前的五连季阴相比已经算构成反转态势。到底该怎么判断八股的疯狂究竟处于哪个阶段?笔者还是从正反两面来考虑,于理而言,笔者仍坚持认为不少八股早已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目前属于“放卫星”阶段,无非是博傻接力棒的游戏而已;但于情而言,“存在即合理”(这个“理”和之前的“理”又不是一码事),主力在反复炒作之后依然选择钟情小板,必然有其理由甚至是无奈;而小板连续走高的原因笔者也反复强调过,至少有三个,第一源于对“创新事物”本能的好奇性,由此产生的逐利效应无穷;第二是小板本身“盘小好撬动”,而且大指数体现不出来,可以“匍匐前进”,不易产生难对付的对手盘;第三则是“尚方宝剑”——政策面开弓没有回头箭,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强力预期。
正如同一向谨慎的“股市有财富”兄也在近期判断“为何创业板牛市之路刚过山腰?”一样,他在《为》文中写到:“至于创业板是不是见顶了?这样的结论都是猜测,我们操作股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其中趋势为王的道理必须运用实际,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我们必须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市场各种观点的真伪,特别要防范市场出现的烟幕弹和障眼法,对于行情的分析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疯狂的创业板连续刷新历史新高,这种凶悍势头无不让投资者瞠目结舌,很多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却在无情的波澜不兴,哪有不心痒,不心动,不冲动。而这正是很多游资所惯用的手段,就是用不断的拉高来刺激你,然后让很多投资者追高,然后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很多人开始会拿出诸多的理论来说,我们要看大盘来炒股票。今年如果仍以沪指为基准的投资者,显然是亏钱的。这里边也存在一个悖论,难道创业板就不是要看大环境才能做的吗?创业板就不属于沪深两市的股票吗?可以说创业板的涨幅颠覆了很多老股民的理念,我们必须改变思路,有的人由于害怕甚至都没开创业板的账户;创业板上涨是事实,也许换个思路看这个板块,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就算再不承认甚至认定为“妖孽”也好,也必须接受创业板(包括中小板)过去在上涨,现在正上涨,未来可能还会上涨,即便见大顶也是“复杂顶”的事实。这其中可以详细解释的动力还有很多,以后还会在文中提及,现在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小板已经“埋下火种”即可。
再来看主板,主板相对来说弱很多,也因为权重的纠结而更复杂一些。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当前外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国债务上限”而非叙利亚问题上,再加上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0.2,比前值足足低了一点,显示温和复苏的势头仍在持续,但幅度偏弱,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二股的做多意图有所不足,因此长假在这方面“避险”还是相当有必要的;但在没有全面向好的情况下,7-9月的季线却依然给出了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答案;深成指季线涨10.66%,沪综指季线涨9.88%,值得注意的是最弱的沪指依然实现了放量中阳线,并且收复了六月跌破的60季线。
收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季季K线和本季季线K线组合形成孕线结构,季线技术指标KDJ低位金叉向上形成攻击走势。由于市场容量和交易制度的因素,我们不考虑2000年之前的季线中出现的孕线形态组合,2000年之后,上证季线K线组合中一阴+一阳的孕线组合一共出现过三次,分别是:200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2009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这三次类似的季K线组合中,200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是在多头形态中出现的(当时除了10季线下行外其余都是上行趋势),而第一次和第三次从季均线角度看具有高度相似性:5季,10季,20季均线全部处于空头排列中,且KDJ同样处于低位金叉状态(2005年第二季第三季KDJ低位转向,并在第四季实现低位金叉向上(KD指标均在20左右))。我们都知道:2005年第二第三季的低点是998点,结束为期4年熊市,并展开998-6124的大牛市。这次呢?即使难以出现超级大牛市,但反弹延续一个季度还是具备较大的统计概率可能的。如果我们要做到“一月阳则全年阳”,并且把“后高不能盖前高”的耻辱打破的话,那么四季度完全具备震荡上行的可能,这其中三中全会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从金改到自贸区)将是最大的动力所在,正如同2005年夏季“股改推动”一样。
若说小板是漫山红遍式的火种,则主板已经形成星火(意在)燎原的火种,两边同样都满怀希望的迎接着最后一季度的到来,在这里谈未来的报表或者政策动向(包括IPO重启之类)可能都为时过早,不过已知的信号至少告诉我们,目前过于悲观绝对不可取,因为政策有其底线所在,这是确定性的。对小板而言,节后的目标依然是向着每一个新高进发,前提是几大龙头不倒(其实主板方面也有类小板的龙头,比如人民网,有资金敢疯狂对其做空么?);对主板而言,守住2150点,本波行情就不算戛然而止,接下来要以此为依托破除之前的下降通道,在“收复60季线”的基础上向着收复更多的目标前进,如120周线,120月线都属于中长期重要的牛熊分界,突破了这些我们才能说“真正牛市来临”,我们没必要盲目乐观是肯定的,但与此同时也不应该放弃已经点燃的希望。
祝大家节日快乐!
老财经博客一分为二改版啦!更细致的分类,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新股票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新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点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微博一族分享更多精彩!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两角度深挖新晋领头羊获利良机(0518),超跌之后还有否战机捕捉?(0517),弱市中一方向应着力关注(0516),珍惜三类中线买入机会(0515),续调则四大金刚将“挺身而出”!(0514),积极调仓换股到这两个方向来(05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