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趋势在最后两天急剧被扭转,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实现连涨不难,但时间上看在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实现连涨却非常不容易,因为一来这两天逼近长假,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二来人气却又逐渐清淡下来。空间上看连续两天上涨幅度超过1%,并且实现普涨同样非常不容易,毕竟之前的市场还曾经因为瞬时步入“1”时代而伤怀。遥想2010年十月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也出现了连阳,最后一天在楼市新政第二波靴子落地的情况下出现光脚光头走势,脚踩六十日均线头顶一百二十日均线,选择在此时做多,这样做多自然意图节后延续升势,结果当时长假后的市场是如何走的相信不用笔者重复。
现在的大盘没有实质性的消息做陪伴,反而面临着逐波下跌的窘境,两天的连涨走势短线强度强过了两年前,但中线上那时横,如今降仍不可同日而语。结合基本面的情况看,节后想要重复两年前的国庆攻势肯定不现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股市累计跌幅较大,已经基本反映了各路利空当下或将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上涨的理由本来就不需完全相同,曾经的QE2带给A股补涨的契机,现在的QE3是否还会让A股有超跌反弹喘息的时间,迎头赶上全球股市的步伐?回头看看,至少我们对九月市场整体不看得太悲观,认为在四连月阴之后多头会有所表示的基本判断应该是大体正确的,而伴随着九月初的擎天阳柱,到九月中旬的无奈回落,再到九月尾的再度拔起,这一系列看似复杂的波动却逐渐体现出了市场运行的两大主基调,预计它们还有可能维持到节后,成为十月行情中我们参考制定策略的指标。
什么是节前行情的主基调?这个话题笔者周初就在提,却一直没有系统的概括过,按道理假日前走势无非就是量能缩,波动小而已,但本周走势可以告诉我们事实和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从趋势和场内资金动向来看,我们首先可以看出节前走势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修复之前过大的周跌幅所带来的创伤,是一个“跌幅趋缓”的企稳过程,周期放长到月线,九月行情笼统看也是一个跌幅趋缓的过程。这个基调就是沪2000和深8000已经成为多头暂时的防御底线,这里形成的水平博弈区间将和持续近半年的下降通道进行交汇,而最终市场能否在此实现变轨,将是十月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动向之一。
为什么2000点附近很重要?除了这是整数关口,值得博弈,这是不少股民认定的心理防线之外,还必须看到它在季线角度扮演的神奇作用。本周是三季度季线收盘周,上证指数诞生以来,从没有收盘跌破过60季线(不信可打开行情软件对照)。60季线诞生以来仅仅是在刚产生时出现过盘中跌破过季线(2005年第三,第四季度和2006年第一季度);2008年极为惨烈的单边大熊市一路从6124狂奔到1664点,也是在当时的60季线(1622点)上档处神奇止跌。2009年8月开始的调整已经持续4年,当诸多长期均线指标已经全面走坏的时候,唯有60季线仍然保持着上行趋势,可以说,60季线是多头最后的防御阵地,从技术角度看,周期越久的长期均线其对于市场的支撑或压力就越强,60季线的有效性不容置疑。2012年第三季度,60季线位于2076点,如果上述季线神奇定律仍然有效,那么9月最后一个交易周收盘应该在2076之上,也就是说,2076之下将是打造季线下影线的诱空位置。最终市场神奇的收在了2085点,从季线角度看2000-2100点可以笼统看做两千点附近,倘若这一规律得到维持,那么十月的市场将能够且必须实现续涨,至少不应该重蹈下降通道的趋势,这是第一大基调——节前开始酝酿跌幅趋缓的过程。
第二则是资金搬家,弃八从二的过程。伴随着创业板解禁大潮的来临,即使是股东集体承诺不减持,其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足以让不少资金望而却步,相反,倘若股市先行于经济周期,这里保增长的措施逐步开始显现作用的话,那么强周期个股所受到的正面提振或者说刺激作用理应大于下游的小盘股,这就是为何本周以来主板市场始终强于中小板,并且护盘中总能看到一二三线蓝筹若隐若现的原因。倘若当前行情维持的话,则必定面临热点切换的过程,接下来市场的主角如果能是之前中线超跌的强周期板块,则对指数的引领效应以及轮动的发挥都将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虽然节前最后两日指数涨幅的确比较喜人,但我们也不应该好高骛远,因为节后面临的阻力显然伴随着上涨完成会更大,抛开目前我们还较未知的节日期间动向不谈,两市在突破20,30日均线之后首先将面临60日线的强劲压力,深成指还将再次挑战“后高盖前高”,一旦形成高点逐渐抬高,则可确定类2132点那样的中级反弹彻底成立,而当下就是多头最好的预演。现在还无法确定多头是否能经得起考验,但不难看出进入八月以来市场反弹的花样在增多,阳线攻击力在逐渐增大,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多头势力聚集的体现,如果节前的两大主基调能够维持到节后,则我们可以预期看到的是强周期股恢复性反弹有望引领市场走出一波行情(虽然仍不可能是什么牛市),我们散户股友在节日期间除了思考总结下今年以来的得失,经验教训之外,还必须看到目前的市场已经出现估值底和政策底,处于加速打出技术底的阶段,在策略上不说“带领增量资金入市”,至少是应该做做“观察哪些底部品种能够成为较好投资标的”的功课了。最后祝愿大家长假愉快!
老财经博客一分为二改版啦!更细致的分类,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新股票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新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点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微博一族分享更多精彩!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两角度深挖新晋领头羊获利良机(0518),超跌之后还有否战机捕捉?(0517),弱市中一方向应着力关注(0516),珍惜三类中线买入机会(0515),续调则四大金刚将“挺身而出”!(0514),积极调仓换股到这两个方向来(05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