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乃至笔者所在的南方,其实也有了过冬的氛围。放眼股市,究竟今年的收官走势会是暖冬还是寒冬?笔者在上周其实已经给出了不太乐观的预期。为了引出下一步的观点,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笔者是如何认定“难乐观”的:技术面的结论是,市场现在的元气根本没有恢复,跌势在稍缓之后仍然可能发生。基本面的结论是,紧缩政策所带来的后果仍在逐步显现中,保增长而不失速依然是比较艰巨的任务。最后是政策面:宽松预期对A股的提振在本周逐渐减弱,政策面在定调方面没有显出决断的魄力。分析的时候由下至上,但要想把失控的风筝“拉回来”则必须从上往下,于是本周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政策面显示出了魄力:在周三“异常下跌”之后,政策面对资本市场的动向以及十一月PMI继续环比回落的事实进行了极大的关注,降准使得多头暂时逃出生天。但鸿门宴过后依旧无法阻止本周市场剧烈震荡的情形,周线收出第四根阴线也证实了不乐观仍在继续。
虽然本周市场经历了诸多的金融大事件,但我们去繁存简,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货币政策出现“转向苗头”的开始(不敢说这就是转向了)。就在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当天,巴西宣布了今年以来的第三次降息。本周早些时候,泰国、以色列等国也宣布了降息决定。随着欧债危机恶化、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各大洲的央行今年都加入到了降低借贷成本的行列,参与央行家数创下2009年以来之最。可以说放眼望去,笔者在之前就说过目前是“猛药与症状的对抗”,在本周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小高潮。如果以全球市场的表现总体来看,那绝对可以说是猛药占据了上风,譬如道指在长阳之后重回万二大关,就连恒生指数也回到了上上周三的“拐头长阴”附近。但对A股而言,猛药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和我在微博上的观点“宽松给别人做了嫁衣”不谋而合。周四虽然曾经在降准的引领下权重股出现了亢奋现象,也带动股指一度挑战上方密集均线阻力,但笔者指出的目标2440点再次成为了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的一道障碍。与其说周五的走势是周四长阳高抛后的大阴谋,不如说市场原本“就是这么弱”,从沪B指数的走势来看,一次降准对其的提振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无动于衷,那在这种情况下股指再恢复到弱势上来其实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这样一来,本周“外服药”(外部市场大涨的提振,但造成了周二股指阳线之后随后就又进入下行趋势)和“内用药”(降准直接构成了资金面的宽裕支持,同时对银行股业绩形成预期利好)都使过了,市场的走势却没有明显的改观,只能说沪指堪堪守住2307点的底线而已。为何会如此的弱?从表象上来看,笔者所给出的突破核心讯号一直没有显现是最主要原因(深入看则是底气和信心问题,下面会继续讲解):深成指不仅没“率先止跌”,反而在周三先于其他指数创出新低,真是笔者越说越差;量能方面,周四如此重大的政策转机,也才让沪指成交了952亿,这还不如8月25日“无征兆长阳”的活跃度强,结果到了周末,市场交投再度萎靡进入冰点状态,半死不活的气氛让人难有参与兴趣;至于热点,这是笔者强调过多次的问题,连续反弹为什么老大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持续热点现在是个老大难。十月末的反击行情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有文化传媒板块做主先锋,又有软件,环保等新兴产业品种不断接班,使得创业板反弹甚至逼近了八月底的水平。但如今,创业板在经过爆量炒作之后,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资金偏好的散去使得它成为了领跌板块而非领涨,量能的缺失又使得权重股走强无法一呼百应,由此以来市场只能是重心下移的状态。
指数,热点,三个讯号中的两者其实还是和量能,也就是大资金的参与程度息息相关,换个说法就是,我们不需要关注三个信号,一个信号“量能”,尤其是能不能够“后量盖前量”(昨天小栏也提到过,即:突破式阳线必须相对前一个突破式阳线出现明显放量,并在之后出现持续温和放量。投资者可查阅06年之后的K线走势,凡是出现重要低点之后的成交量变化,都是在底部出现后量盖前量的形态后才真正走出底部,形成一个上升通道。看看逼近前期缺口2450一线的成交量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在1000亿之上,今天的成交并没有超过千亿,量能配合不理想,一旦逼近缺口出现缩量则后面还有反复。)其实就够了。大资金要怎样才能提起参与兴趣呢?还是之前强调过的东西,有足够的“底气”进行支持,这个底气可以是政策上的,譬如前段时间的文体产业,有明确的政策,甚至是政治导向做支撑,资金自然就有底气做多(但也不是无限制的疯涨,所以现在不行了),也可以是估值上的,譬如企业景气度出现探底回升,现在部分权重股在本轮跌势中表现较为出色(譬如中国人寿引领的部分金融股),就是因为估值给了它们安全边际。不过要想二线蓝筹引领的深成指彻底结束目前的弱势局面,需要的是PMI回到荣枯线以上并且持续走高,很显然这是需要时间来积淀,需要持续观察才能让资金下手的。如果没有这个从手段到结果的过程,那股指很难得到真正的“底气”支撑,在低位的弱势反复也仍将持续。
信心缺失其实已经不是我们散户股友你我他的问题,甚至连郭主席的话都足够让人回味三分。郭树清主席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表示:“低收入人群不适宜参与中国股票市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对这句话是议论纷纷的,譬如有股民言辞激烈地表示质疑:“如果证监会真能做到对内幕交易零容忍,那穷人为什么不能炒股?难道低收入人群就不能投资?难道只有赔得起的才能入市?”石建勋先生也对此分析到:一句“低收入人群不适宜参与中国股票市场。”或也显示出郭主席对改变股市圈钱市的现状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信心不足,如果股市只能是“高收入者”参与的零和甚至负和游戏,而如果把所有买不起房子的人都不能归纳为“高收入者”的话,那这个市场的门票未免也太昂贵了一点吧?改变这个局面,不光是需要经济层面好起来,让企业再次给予资金信心,恐怕更需要的是制度上的倾斜,给予中小投资者更多的保护。当然,扯到这个话题上就离题太远了,以上的中心思想,主要还是想表达:市场不会因为一条利好消息,或一次高开上涨(我暂且不提“低走”二字)就改变之前的偏悲观预期,就改变中期的下降或者说弱势趋势。有人说,在这里政策的累积利好,足以使A股爆发跨年度的反弹甚至升浪行情,有没有这种可能?在这里的确是做空中长期风险比做多大的(因为等于是和政策做对),但在暖冬行情“没有准备好”之前,一切的太乐观臆断都和悲观猜测一样不可取,但要酝酿跨年度行情,市场还需要在低位震荡中恢复更多的元气,或者如同标题所说“蓄势充分”,否则弱势探底才是跨年度的主旋律。怎样才叫做蓄势充分?说白了就是看有没有量能上的积极因素出现,有没有如同前期文体传媒那样的真正龙头板块出现。在大部队没有积极进场之前,我们小股民如果自认为不是“低收入人群”,还想在A股市场玩下去的话又还能如何做呢?只能是耐心等待了。此时等待B股彻底杀跌结束,超卖信号迫使其转为横盘也好,等待新一轮量谷出现也好,都是在休息中把握下一次明确机会,以静制动的良好策略。
老财经博客一分为二改版啦!更细致的分类,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新股票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新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新浪微号火爆公测进行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分享更多精彩!
我的新浪围脖:http://weibo.com/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低迷期仍有两类股再起波澜(1205),普红后就它们最能延续涨升(1202),值得信赖的抄底位置在哪(1201),定方向就看两大行业表现(1130),主力沿此线索不断制造牛股(1129),谁能在大势严寒中充当暖炉?(11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