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四市场用实际行为证明了反弹不是多头意气用事的“完成一下反抽任务就走”行为,而是对之前下跌幅度太陡,太烈,太没有反复而形成的中线修正行情之后,笔者已经在上周收评中预测了在奠定胜局之后七月红歌会如何运行:即大方向上看多头的修正行为还会继续,空头很难连续“逼多”,更不会威胁到多方的底线(以目前来看上证指数30日线,深证成指年线就是多头确立行情升级的起始点,这里不破之前的震荡都是健康的),但小方向来说,2800,2850点都是大盘运行的阶段性障碍,对深成指来说特定的整数障碍可能比较模糊,但“超涨”后必须要进行技术面的整固也是一定的。因此在行情继续攀升的情况下,我们要重视“近忧”的存在,相反在央行出其不意的调整利率之后,我们也要知道加息不是破坏经济大格局,也不是破坏行情性质的坏事,此时“无远虑”就成了我们的定心丸了。
关于基本面的分析,因为加息大事件的缘故这几天的博文中已经啰啰嗦嗦了不少,从今天银行地产的联袂表现还是可以看出,加息对核心估值的影响确实可算作“利大于弊”,马先生提出的“加息反证信心论”倒真的是愈来愈能够站住脚了。尤其是加息会加重地方融资平台的压力,那么为什么央行在穆迪已经“横加指责”的情况下仍然敢于进行这条措施?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正是对境外借中资银行股打击中国指数的“水来土掩”最好回应。恒生中国H股金融指数在周三大幅下跌2.54%后近两日连续反弹,似可从侧面证明政策在有意引导对金融股的呵护。从以上方面来讲,多头在周五敢于利用二股的发力迎战八股的“转势”,不仅勇气可嘉而且也费了一番心思,不过这仍然改变不了本周除了周一之外继续整固“大洗盘”的命运。一切的一切,只因为2800点这道坎并不是那么好越过去的,想一周过两关(2800,2850)?那更是难上加难。
本周一市场因复苏信号再度明确和加息短暂落空而迎来了高位加油式的几乎光头长阳行情,这根K线被笔者认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因为两市都站在了之前的拦路虎重要均线之上,形成了阻力和支撑的有效变换,并且笔者也认定后续即使有调整,仍然是买入机会,这从本周前四个交易日的赚钱效应中都可以深刻地体现出来。但对于主板指数来说,深证成指在突破半年线后离上方重大阻力“前高点连线”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小板股对深指的支持能力也较强,因此突破年线之后深成指又惯性上冲了两百余点,直到获利盘汹涌到质变构成转势;但沪指而言,年线距离上方的两重压力(60日均线和前筹码堆积台阶2850点附近)都太近了,指数的闪转腾挪颇有不便,在想要上冲却无力取得成果的情况下,只有先行调整以回避60日线愈来愈近的反压。也正因此,周二在长阳后是倒锤头调整,周三周四围绕着加息是继续洗盘,周五银行股在准备完毕后继续上攻,按理说指数应有好的表现,但仍然是针对2800点的反复夯实和整固。换句话说,之前所说的“调整仍是买入机会”与“有近忧”并无冲突,前者针对个股而言,主要关注八股的赚钱效应,而后者针对主板指数而言,关注的是指数在压力下的运行状态,但随着八股本身的调整逐步展开,买入机会将渐渐从短线变成中线的“逐波介入”,其和“有近忧”的差距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接下来毫无疑问,两个小板个股何时能够调整完毕将是大盘恢复活力的关键。要知道,创业板指从6月21日到今天总共只收出两根阴线,阶段涨幅接近20%,而更具有错杀效应的中小板综指则是十三个交易日里两组“六连阳”,阶段涨幅超过30%,它们在此时进行适度的调整不管是二股“催成”的跷跷板效应也罢,获利盘因为量变引起质变也罢,游资主力寻求调仓换股的契机也罢,都是理所应当的。而从实际表现上来看,前面的放量阳配合今天的缩量阴,并且小阴不破五日均线,证明调整依然健康,后市仍至少可以有效的运行第三浪上升的状态,这也是笔者“修正分歧”理念所愿意看见的。当然,有名博认为“三季度指数下跌幅度不小于二季度”,看起来结论相当恐怖,结果一打开正文才知道,此人看空的乃是二线蓝筹,认定主板指数还有阶段性下跌而已,那么,您知道二季度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跌幅是多少么?5.67%和3.60%!如果三季度再跌这些,也并不会是蓝筹股的末日,离某些看空者认定的“两千点才能谈底”更是差了远之又远,我们还怕什么呢?真正之前极熊走势伤得最重的,是中小板综和创业板指,两者二季度跌幅分别为7.99%和16.10%,如果它们三季度再来这样的下跌,那确实股民们受不了,可问题是之前的阶段性下跌已经够熊了,已经够无视基本面了(部分中小板的估值比主板还低,完全无视合同已经锁定的中报乃至更远的业绩增长,譬如上市后就破发惨重的双星新材,直到今天才用优异的预增报告证明了自己),还能怎么跌呢?即使看空如之前那位人士所言,也不敢断定小板还会有此跌幅吧?而我们一早就和股友做好的策略就是把握中线独立运行趋势的优质个股行情,把握中小盘股超跌错杀的修正行情,目前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个股开始从低位逐渐复苏,股价回归正轨,这也令我们十分欣慰。
追根究底,认为“三季度指数下跌幅度不小于二季度”的名博同志不外乎是认为在资金供给量增速依然“不给力”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为了压低CPI必然会造成经济周期的回落,由此形成上市公司业绩的“拱形发展”,进而使指数进一步下跌,说白了就是认为央行没有能力在“控制通胀”的基础上“保住增长”,这个说法对不对?我现在的确无法反驳,也没有必要反驳。无法反驳的原因是现在的经济形势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放大机会看到的就是乐观前景,放大风险看到的自然就是悲观情景,美国的ISM都能够在彭博专家的眼皮底下“突然增长”,你说我该认定PMI接下来见底是概率大还是小呢?没有必要反驳是因为,每个季度针对接下来业绩放缓的质疑都是不绝于耳的,譬如从金融海啸开始,对银行股未来业绩的看衰声笔者就听到过很多个版本,从宋鸿兵的“二次探底论”到现在的地方融资平台论不一而足,结果银行股每年都在争议声中奉献了稳定的增长,这未免有些让看空者太没面子了吧?盘面是反映基本面信息的重要工具,以参与企业内部调研的机构来说,他们了解公司盈利的渠道显然比散户要更直接的多(参看三爱富的走势即可知),那么现在既然银行股还能保住之前的“社保入场底线”,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太过担心呢?更何况目前金融股的低估值已经反映了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了。因此从目前的实际情形分析,没必要对中线行情在此时此刻结束感到忧虑,未来蓝筹股也并不需要做冲动的举动,而只需要给八股提供更加安全表现的舞台也就够了,红歌会在修正分歧的背景下阶段性继续走强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当然,不能因为本周末没有“调控担忧”就意味着市场没有压力可言了,近阶段而言市场最重的压力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一是从技术面看,几乎所有指数在今天都处于超买状态刚刚恢复正常的“临界期”,在J值几乎全线死叉的情况下调整周期难言结束,小板指数还需要做出更强的探底回升举动来确立短期均线的支撑能力;二是从个股层面看,金融地产股的强拉股指仅仅是一种护盘行为,以当前量能看恐难以持续,而除去这块热点,市场今天实质处于热点极度缺失状态,上周曾经说过的“孕育新热点”周期在大庆,保障房等龙头板块纷纷退居二线之后,仍没有看到好的结果。游资目前也在等待新契机,或是将涨价概念套用在中报行情中发展,或是有新行业利好可以进行“举一反三”。因此我们在操作中也应该从之前的上升波段策略中退出,而改为在调整波段策略中应该做的尽量保存实力,等待空方衰竭时低吸的方法。由于之前所说的中线行情支撑依然有效,因此我们也认定这样的调整不会在空间上危急目前反弹浪的根本,只是“小幅”而已。市场中大方向上看还是“大盘局”中的“小盘局”,调整中一旦八股重新恢复动力,市场也就会重新蓄势待发以寻求新的突破。
老财经博客一分为二改版啦!更细致的分类,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新股票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新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新浪微博全面开启新域名啦!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weibo.com/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一题材下周将精彩纷呈(0711),靴子落地将引爆它上涨(0708),这类新热点将持续夺人眼球(0707),握住它们就掌控了中报行情精髓(0706),关注这类滞涨股长剑出鞘(0705),翻身仗还是它们做先锋(07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