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深跌 后市运行框架已逐步清晰

(2011-03-02 14:55:27)
标签:

图锐

导火索

催化剂

醋溜

重心上移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市场转折性质的涨跌到底是和内因(技术面)关系大些还是和外因(基本面)关系大些?这是历来技术派和宏观派纷争不休的问题,前者认为内因会将外因的一切能够影响市场的因素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有论据认为,在中国这个“消息面从来都会事先泄漏”的有趣地域里,通过判断技术面的拐点总是可以先人一步,后者则认为外因才是众源之根本,如果没有客观条件的催化,营造拐点信息的新闻又会从何而来?最典型的争辩莫过于2007年“5.30”到底是可以通过事先技术派分析就能避免还是完完全全因为突发政策利剑所导致,当然,小小的收评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这倒是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市场的转折点往往会同时出现技术指示和消息面变化着两大特征。既然笔者既非技术派也非宏观派而是能理智就理智的“纯理性派”(逻辑帝?),那么也没必要厘清其中谁主谁次,承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实,把握信号传达的共同规律即可。

    这次市场在连阳之后的突然转跌即是一个例子,也许在上午的下跌过后又会有人把责任“怪罪”在油价大涨美股大跌身上,但从本周初开始笔者即强调市场随时具有短调的危险,昨天更是用了“过劳死”这样相当不吉利,变成“小空军”的词语,难道那时候油价上涨和美股大跌就已经发生了?当然没有,只能说在周二收盘以后,市场其实就已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要调整的迹象。实际上,就连美股的大跌也并非完全由油价一件事物引起,午评时即说过“美股大跌也与技术面有关,只是信息面加重了这种调整的力度”,观察道琼斯指数不难发现,周一开始的反弹显然是受到30日均线的承托引起,而周二的上涨已经触摸到了转为下压的十日均线。由于前面阴线实体已经破坏了整个上升趋势,V字型反转太过单薄在如此高位显然“不靠谱”,所以指数即使还也要转牛出现二次探底也是相当正常的。油价所扮演的,只能说是让多方无话可说,无从反击的“导火索”和“催化剂”而已。

    不过也千万别忽略了这导火索和催化剂的威力,因为如果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不是走的太强“威胁”到通胀前景的话,去年中国股市也真的就不会“熊”霸天下了。总理在与网友的对话中就提到,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可能还要可怕,而目前油价发散式的走高其带来的恐惧性也超过了油价再次站上100美元这条新闻本身。如果沙特这个“泥菩萨”再出问题,油价再翻番恐怕也不是难事了,面对这种无奈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做好准备了吗?不妨来听听中外名家们是如何说的吧!伯南克在昨天就站出来说了:从市场指标和对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来看,美联储预计通胀将保持较低,长期通胀预期看来受控。近期油价上扬不太可能对美国经济构成重大冲击,美国经济的增长动量仍在增强。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近期商品价格上涨将至多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通胀暂时和相对温和的上升。当然,对美国这个还在低通胀,而需要用印钞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现在油价这个高度确实还够不成太大的影响,别忘了这是以“美联储”的计算方式。对美国政策而言,最需要关注的肯定还是它们的老大难题:就业问题。

    而对于中国这个着力于经济转型,显著需要控制通胀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油价上涨可就不那么好玩了。水皮在近期杂谈中就谈到:“本来以为最平静的2011年又有可能变成令人头痛的年份,预期中的熊牛转换也会因此频增变数。令人感慨的是,油价第一次冲上100美元之时,正是中石油在A股上市之后,当时中石油的开盘价曾高达48.60元,而现在却只在12元下方折腾,油价再次冲100美元,不但没有带动中石油就此走强,相反又一次上演中石油魔咒。”看来在大象股“神话”破灭之后,即使高通胀也难以换回投资者的热情了。但同时水皮也认为:“油价的暴涨在推动全球CPI走高的同时实际上也为包括欧美央行在内的所有金融管理当局提供了加息的最好理由,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出人意料,油价走高而加快加息的到来,反过来对于抑制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势大有帮助,通胀预期减弱,焉知不是中外股市之福?”这一点笔者是难以苟同的,首先前面一段伯南克的讲话已经证明了“油价目前的上涨还在美联储的预期之内”,说的更阴暗一点,同时也可能在美国的“通胀输出阴谋”之内。既然美国的策略仍然是逼迫新兴市场先行紧缩,那么在这种势头还没有出现之前,又怎么会是欧美央行先行动呢?换个方向考虑,假设欧美央行在目前这个境况下也不得不要靠紧缩财政工具来缓解“通胀”,那恐怕只会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只有当这个泡沫真正变成危机时才会破灭,那真的就是世界经济的悲哀了。假设一个病人已经生病,你会因为“他病的更重了,可以住进ICU,进而得到更好的医疗手段”,所以认为这会“更加促进他康复”而高兴吗?这个比喻笔者在前年就已经讲过,现在看来也是一样的道理,若真是暴涨到了无法预计的程度,其预期显然已经超越了经济层面,又岂是一个加息能够控制的呢?

    当然,西方人的经济思维也许是看惯中国这样发展方式的我们永远难以参透的,譬如近期A股难得的强于欧美市场,美国的资本市场分析师就有些坐不住了。Forex资本市场分析师Joel Kruger在电子邮件中就表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疲软的中国制造业数据也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因为一些人据此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减弱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力度。”看起来他们认为创六个月新低的PMI是一种疲软的数据,而A股在疲软数据下竟然还能得到支撑是“不可思议”的。殊不知,A股投资者们非但没有因为“PMI疲软”而将紧缩预期的担忧之心收回,反而因为“油价问题”而加重了担忧,今天上午十点作用沪深股市的跳水便有一说是因为“上调准备金率”消息再临所导致的。而A股的强势真的是因为经济数据疲软,导致人们认为不再会紧缩或者紧缩力度减弱了吗?当然不是!其实昨天笔者就说过了,原因和这位Kruger分析师理解的刚好相反,是因为PMI尽管创出六个月新低,但环比降幅大幅减少,并且依然维持在50之上,表明中国在政策紧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这对本来就处于低估值,涨幅弱于世界股市的A股来说当然是件好事。当然,欧美人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醋溜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谁要他们已经把高于预期的PMI当成挽救复苏的“救命稻草”了呢?

    以上已经从侧面看出了今天A股依然强势是仍有其外因支持的,即近一段时间内虽然油价高企,但场内做多资金对未来A股核心品种的业绩增长(尤其是对二线蓝筹的偏爱)有信心,即使官方继续下决心打压流动性,稳定物价也可能不会对增长造成太大影响,这就和去年紧缩之手刚刚握紧时的心态有着天壤之别(周评中笔者还会继续分析)。同时从技术上看,笔者昨天说过了“回探短期均线后仍有上攻欲望”,这句话分成两段就可以完美诠释今天的行情,午前是“回探短期均线”,几大指数均和五日,十日均线有了“亲密接触”(中小板甚至去碰了60日线),午后则是“上攻欲望”的明显展现。在昨天龙头银行股难得的持续表现下,午后股指展现了“不骄不躁”的缓攻精神,慢慢蚕食着早盘被空方再度占领的“根据地”,直到以几乎午后的最高点收盘。应该说指数肯定强于预期,但“先跌后涨”依然符合笔者昨天所说的节奏,在今天调仓换股显然比在昨天“追高”要幸福的多了。

    在午后多方艰苦卓绝的努力下,除了中小板和创业板指之外,其他指数(连深成指都)又实现了收阳,这样沪指就在不经意之间收出了“六连阳”,虽然未能如同某“叶姓名博”所呼吁的那样(反正呼死人不偿命咯)“站上3000开两会,因为这是信念,是一种姿态。一个人和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只有时刻保持着对敌人绝不低头和傲视天下的态度,才是一种帝王风范”,但至少拒绝了深跌产生,这对市场的人气提振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能够撑过昨天的“过劳”,让权重股在危难之时再度发威,使空方无功而返已经足够了,干嘛还需要扯什么“帝王风范”呢?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天而不是去想着“3000点上方开两会”,先考虑把2940点征服了恐怕才是大盘近期所应该做的。正如昨天所说的那样,在调整时方能看出做多者“防守力量”的真章,而昨日收评所说的两个条件今天也基本满足了,一是成交量,昨天说过需要1500亿以上才能保持买盘的相对活跃,今天1671亿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二是有持续热点产生,这一点说实话有些困难,因为实质性低估的板块已经不多了(大部分是“平估”,可上可下),所幸的是银行股再次呈现底部发力状态,招商银行不负众望。也正因为如此大盘才能够在外围大跌的情况下走出独立的“连阳”格局,再次证明了面对消息面的转折我们没必要全盘悲观。与此同时,今天沪指强行收在2900点上方,也能够体现出多方的“底气”:我2940点攻不上去,2900点至少得守住吧?所以我们看到了“重心上移”的好现象,那未来仍然可以是“稳中带好”。具体说来,未来一段时间沪指很可能还是呈现夯实平台的格局,但震荡中枢可能上移到2900点以上,股指将会在2900-2940点构筑的“小框架”内继续蓄势,等待下一步突破可能的来临,这个格局如无意外,应该是慢慢清晰了。操作上踏准“波段”顶部和底部是关键,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去做买涨卖跌的事情,最好还是用中午所说的两字诀,为下面指数的继续上移做好进一步的准备吧。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借两会春风捕捉几类受益股(0303),无论进退对它们的跟踪不能变(0302),僵局下找到持续受益机会(0301),这些股后市必会延续精彩(0228),由温慢慢变热的重点题材(02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