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荡收星已点出节后行情清晰脉络

(2011-02-01 15:02:55)
标签:

图锐

收官

辞旧迎新

压力

通胀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我们有理由相信,节前的最后两小时交易会在平稳和谐中度过,一方面是因为多空双方目前趋于和谐,谁也不会在最后的交易时段内“挑起波澜”,而之前倾向持股或者持币者也已经多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使是还在犹豫去留,看了中午笔者博文才“决定下来”的股友也是零星分布,对市场不会做出太多影响。二方面是午前市场已经用极小的振幅为全天行情“定调”,即最后一天就是要以最最平稳,平静,乃至“平淡”的方式收官,保住之前的成果期待来年(兔年)再战是众望所归,那么即使多空双方想要做出点什么,也应该会“强制”收手。因此,既然虎尾走势总体看比较出色,肯定算是强于预期,我们也应该根据目前的形势对兔年的行情作出些“期待”了。

    要说“兔头”行情,恐怕还得先从虎尾看起,譬如中午并没有解决完的问题——为什么今天午前的波动幅度异常的小,居然达到了两年来的最低值?说是年关将近,节日气氛渐浓只能算是给出了一半的答案,因为去年2月12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振幅也达到了0.85%,比今天午前至少强了60%。所以,除了节庆因素之外,我们必须承认,是目前指数所处的位置让行情“动弹不得”。不妨仍以上证指数为例:在昨天收出中阳顺利收复20日和30日均线之后,沪指已经逼近2800点整数关口,但昨天收评中强调的三个实在压力中的两个,即均线压力(半年线和年线的综合压力,目前分别处于2803点左右和2805点左右)以及上轨压力(前面高点的连线,目前位于2800点附近)将必然对指数形成阻碍。因此早间沪指的高点恰巧位于2799.89点,似乎就是难以逾越这“最后一步”,此已经证明了上方的障碍依然相当巨大,但往下看,昨天刚刚突破的30日均线又会形成支撑,那么由此一来,30日均线(2781点左右)-120日均线(2803点左右)就形成了一个超级狭小的震荡区间。要想突破这个区间,必须要靠多空双方的某一方主动发力,但很明显,节日期间并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午前沪指的震荡区间极小(2785-2799),正是因为包含在了这个均线区间之内的缘故。

    不过在多方的“暗中”努力下(譬如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二线权重股的重心上移),无法突破整数关口(之前笔者也认为突破2800点是较难的)的局面得到了打破。多方在午后的发力不仅使沪指最高点达到了2804点以上(即同时突破了整数关口和半年线),而且也将一直弱势拖累的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拉至翻红。虽然还是“十字星或者小阳线”(沪深300即使上涨仍是阴线),但涨幅更大似乎让人更加乐观了,节前没量能都这么的强劲,出现了五连阳,节后不是必然跳空向上突破?笔者认为如果单从均线系统的突破来看,确实可以为多方喝彩,但千万别忘了三个实在压力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压力——超买压力。你真的认为节前连阳必然带来节后迅速突破?历史会告诉你,结果往往和想象的恰巧相反:

    A.2010年元旦前,指数在“千里之外”(主权债务危机)利空影响挖坑后出现连阳,上证指数七天内收出六根阳线,涨幅超过7%。元旦期间还有“减持上税”的利好存在,但节后走势为高开低走,随后紧缩政策依序展开,指数在构筑平台后再度跌破了半年线。

    B.2010年春节前,指数出现了大幅缩量,但神奇的是这种缩量却带来了“四连阳”,虽然节中有紧缩政策出炉,但总体缓和向上趋势没有改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节前的“四连阳”并没有带来节后的“迅速突破”,而是22日和23日的两连阴。与其说是节前的四连阳奠定了多头的胜局,不如说是23日的盘中探底回升证明了当时通道下轨的支撑牢固度。

    再往前看,2008年春节前新基金获批,市场一时间认为重获“输血”就是最大的利好,2月4日时股指一度大涨8%以上,并且重新站上了短期均线,当时舆论也认为节前的这根巨阳为节后“上证指数收复5000点”高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2008年节后实际走势是什么,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不难发现,节前走势强劲和节后形成突破,两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真正节后形成突破之前的走势往往却不是非常好看,譬如2009年春节前(2月2日)和2009年国庆节前(10月9日)的走势。反而从以上A,B两个例子我们能看到,节前如果连阳太过“亢奋”的话,节后倒是肯定会出现调整,为什么?比较2010年元旦和春节时的波动指标就会发现,两者都在超买,甚至严重的超买状态。多方为了营造节日期间“和谐向上,歌舞升平”的气氛,不惜一切努力,却在节前耗光了元气,而节后却必然面临着空方的卷土重来。震荡收星已点出节后行情清晰脉络

    目前市场其实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昨天笔者已经强调着三个“实实在在”的压力,而午后的强势上冲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这种上冲既没有对第二个压力(上轨限制)形成实实在在的突破,又反而加重了第三个压力(超买)的负担,这种两边不讨好的行径其实对节后的走势并没有多少好处。从笔者所绘制的这张沪指下降通道图中(两条黄线是平行的,可以看到今天的十字星处聚集了多少条线的压力?)可以看出,市场其实仍旧没有摆脱震荡下行的可能性,假设在此处遇阻回落,接下来回落到更低的位置去补缺口,一个波段下行的“标准形态”不就出现了么?更何况还有深成指在其后拖累的负面因素要考虑。因此,对兔年开头的走势短期内不能过于乐观,至少要在调整确认20日,30日均线都是有效支撑之后才能继续上行的脚步,这种走势也就类似上面提到的“B”情况。

    目前市场其实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昨天笔者已经强调着三个“实实在在”的压力,而午后的强势上冲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这种上冲既没有对第二个压力(上轨限制)形成实实在在的突破,又反而加重了第三个压力(超买)的负担,这种两边不讨好的行径其实对节后的走势并没有多少好处。从笔者所绘制的这张沪指下降通道图中(两条黄线是平行的,可以看到今天的十字星处聚集了多少条线的压力?)可以看出,市场其实仍旧没有摆脱震荡下行的可能性,假设在此处遇阻回落,接下来回落到更低的位置去补缺口,一个波段下行的“标准形态”不就出现了么?更何况还有深成指在其后拖累的负面因素要考虑。因此,对兔年开头的走势短期内不能过于乐观,至少要在调整确认20日,30日均线都是有效支撑之后才能继续上行的脚步,这种走势也就类似上面提到的“B”情况。

    那么再深入一点的考虑一下,“A”情况和“B”情况在后续短中期的走势中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一个下行破位,一个震荡缓升),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我想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A情况本身或许只能营造一个冲高回落后的震荡平台而已,当时的大盘也仅仅是无力上冲3300以上的高度,还没到空方占据主动权的情况,但随后突然的上调准备金率打乱了多方的全盘部署。但等到B情况产生的春节时段,虽然节日期间的调控让人感到惊讶,但实际上也还是“之前发生过的上调准备金率”而已,市场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再加上良好的一季报让总体估值处于低位,缓升行情也就在短期调整(注意!节后还是要先调整一下的)之后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把刚才所说的套用到目前的市场上来,政策面会对今年春节期间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两个字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通胀。国元证券的黄硕女士认为春节期间有三大变数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动荡的埃及局势,二是央行是否会加息?三是楼市会如何?前两者直接和通胀挂钩已经无异议(关于埃及局势对市场的影响,参看笔者昨天和今天的午评),第三者则可以看成是“内生性通胀”的走向问题。如果市场对通胀的认识已经非常充分,接下来的调控不出意外(譬如一次正常的利率工具,或者利率+准备金率,我想都不算过分)的话,那么节后还有估值修复行情,笔者今天午评时提到的三个有希望的板块(它们的代表分别是:高送转中小盘股——科华恒盛,永磁老龙头——北矿磁材,中字头冷门股——中国石油,你没看错,就是中国石油,今天悄悄实现了突破)仍然是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乃至持仓过度的对象。反之,行情则依然逃不过中线震荡下行的“模板”。最后再总结一下吧!虎年的最后时刻沪指收出“五连阳”,给了我们对兔年更多的期待,但不可高兴太早哦!短线的脉络是先整理,再谈其他,中线的脉络是跟着通胀和政策面“找方向”,同时注意热点“交班”对指数的影响,但总体看,目前多方还是很“给力”的,我们当然希望兔年是经过一个短暂的整理后顺利突破笔者上面用黄线标出的下降通道,为暖春行情开一个好头。最最后当然少不了节日的问候,感谢您在虎年不离不弃,对图锐博客以及图锐微博的鼎力支持!愿您在新的一年里:

    财运Too(兔) Much!

  健康Too(兔) Much!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每天都开开心心,幸福Too(兔) Much!我们兔年再见!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留意两类股的绝佳机会(1208),谁先发力谁就握有主动权(1207),震荡中只有它们才能持续突围(1203),现在就该布局跨年行情(1202),它们的一举一动直联大盘(12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