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周一点出未来最佳的上涨方式

(2010-12-06 15:04:10)
标签:

图锐

红周一

区间震荡

联动

跷跷板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既然早评时已经定性为“激情不再”的走势,那么本周是否收出“红周一”其实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首先在我们预期周初“应该有转守为攻上冲”的情况下,周一直接上涨和周一蓄势留到周二,周三上涨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多方没有准备好,只为了要延续光荣传统而强行上拉的话,结局只会得不偿失,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引火烧身的局面我们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两次了。别忘了,之前已经强调过目前大盘绝非强势状态,而处于尴尬的盘弱格局,认清这种形式我们就不会奢求周一还会憋出多大的阳线来。其次,在早盘高开之后,股指再次进入如同周五那样的“二八对决”状态,这样一种局面其实相当不利于涨升,一旦二股的提振无法抵御八股的下行,那么“假阴线”也能让努力付诸东流。

    因此既然讨论到这个层面上,我们就应该知道,本周一的目标其实已经不是“红周一”能有多生猛,而是看看在周末尘埃落定的消息面刺激下,资金能不能够放下心中的阻碍来入场,也即量能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放大,进而就是能否产生一呼百应的热点,为周二周三实现由守转攻形成有效的过渡。再悲观一点来说,即使我们不认同“周初会有上冲走势”的观点(就如同某看空明星博主所说的那样:“这个周一不太妙!”其实我倒觉得很有趣,既然这个博主每天都觉得不太妙,那么对它言听计从的股民应该下决心从看到它第一篇博客起就断绝和股市的关系,再往后它继续写又有何价值可言?置顶一篇放到那里做“醒世恒言”足矣),那么周一也应该承担起继续确认下方支撑有效,使多方能够立足于基础反击之地的责任。而从中午的局面看,除了指望中小盘个股能够慢点跌之外,我们也没法要求大象多少了。

    午后行情也基本和上周五相当类似,在看似要创当日新低的情况下权重股再次挺身而出(连时间点都极其接近,上周五是13:45,今天是13:40),将大盘拖至翻红,而翻红之后权重股再度“收手”,仿佛他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护盘。上周五股指是在上周四的收盘点位附近震荡,而今天则是在开盘点附近震荡,仿佛场内资金自己也很迷惑,到底是要收出红周一好还是黑周一好?按道理权重股的上涨应该是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才对(之前笔者也一直强调,打破区间震荡的钥匙就握在权重股手中),为何在中石油上涨3%以上,三险也相当力挺大盘的情况下(以前保险股绝对是大盘的先行指标),股指上冲还如此无力呢?

    宏观层面上的难题基本已经解决,而接下来是资金面到底能否大举入场的问题,可以看到今天成交量依然没有有效放大,这就导致权重股上冲吸引了大批资金,而八股反而被“冷落”了。中午时已经提到了,小盘股的坚定杀跌正是构成今天冲高回落的最重要阻力,而午后权重股的确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将大盘带出泥潭,无奈开始时中小盘股并不跟随,等到中小盘股想要发力的时候二股又需要休息了。无论是二股还是八股的独自起舞看来都是相当难成型的。最终股指当然还是收出了“红周一”(仅对沪综指而言,既上涨又是阳线,算是比较完满的结局),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间一段二八共涨十余点是红周一能够成行的关键。

    这也就告诉我们,要想继续向上冲击一直难以逾越的年线阻碍(今天又是年线制约了股指上行的脚步),最佳的上涨方式,甚至可以说唯一的上涨方式还是二股和八股的“联动”,这种联动不一定需要以普涨为代价,笔者也说过普涨是较难的,但绝对不要是目前的跷跷板行情。基于中小板指数目前行将进入独立的超跌状态,周二开始能否出现短期的反弹就非常重要,而如果今天已经显现强势的金融,尤其是券商板块能够跟随八股一块“联动”,量能也能够继续放大(只要消息面依然维持正常,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走出理想的“由守转攻”行情是仍可以期待的。不过还是要强调,在想到成功局面的同时必须给自己留下退路,若年线久攻不下,则久盘必跌局面很可能会产生,笔者只希望目前大象股的上涨不是在给自己留下更沉重的负担。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谁先发力谁就握有主动权(1207),震荡中只有它们才能持续突围(1203),现在就该布局跨年行情(1202),它们的一举一动直联大盘(1201),震荡中寻求月底明星股(1130),它们周五蛰伏只为继续上冲(1129),涨后如何谨慎布局?(1126),它们扛起最后领涨大旗(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