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锐
图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76
  • 关注人气:14,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掉头下跌将营造背离式反弹

(2010-11-23 11:55:54)
标签:

图锐

魔咒

连阳

周期性行业

背离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用阳线和阴线数量和质量上的对比来进行多空分析虽然“简单粗暴”,但有时候却非常管用。譬如10月初的连锁巨阳,一看就知道是“补涨救星”来了,而在11月8日再度红周一过后,接下来的六个交易日里沪指居然有四根阴线,而且幅度高达10%以上,反过来阳线其却只有两根。那此时我们就应该明白,空方已经占据明显的上风,而如何尽可能的通过日K线或者盘中震荡保住之前的利润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一要务。好了,现在在超卖之后沪深股指形成了企稳的态势,K线上不管是真阳假阳,反正卖命收出了三连阳,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短线多方已经开始重新统治盘面,积少成多的大阳线就此呼之欲出了呢?

    答案恐怕没这么简单,笔者前面已经强调了,阳线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这三根阳线以上证综指看涨幅最大的不到1%,以深成指来看涨幅最大的不到2%,后面两根阳线还一根是探底回升(并且是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根是冲高回落的假阳,如此成绩加起来恐怕都不够前面那一根5%以上的长阴去吞噬的。并且我们也要看到,大跌后的三连阳往往就是道“坎”:远的看3478点时,股指在三连阳后成功创出新高,没曾想却收出了阴线,这根T字型阴线也成为了至今难以逾越的鸿沟(至少对沪指而言是这样),近看看今年4.19调控后的下跌,4月30日到5月5日形成三连阳后出现长阴,5月12日到5月14日形成三连阳后出现长阴,就连9月6日到9月9日也是三连阳,随后开启了调整小波段。看来在诸多魔咒之后,“调整中三连阳”魔咒又必须得添加进去了,而大盘在今天也未能逃脱这个“魔咒”的影响,低开低走收出了大阴线。

    如果单单去讨论“魔咒”,估计会陷入“迷信”的怪圈,实际上魔咒即使形成,也是由于涨跌节奏的偏向所引起的。昨天中午笔者用的题目是“反弹进程”,而下午笔者则用了“局部反弹”,相信大家都看得出笔者对本轮阶段反弹的信心在逐渐消退,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蓝筹“不给力”,而中小盘股在有限的反弹时间里又弹的太快,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共振下跌。但即使看到情况在逐渐偏向空方,笔者也不能妄下结论,理性的方法是“留出谜面”,让市场自己来揭晓谜底:譬如昨天早盘的突破,到底是多方确定占据了优势,还是只是一时冲动或者刻意诱多的行为?那么今天的下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同时,沪指的下跌也已经跌破了上周五所创立的低点,这样一来说上周五是刻意下砸而营造短期谷底的答案也就不正确了。

    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关于周期性行业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譬如预计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有可能微调货币政策,银监会近日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当前重点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彻底纠正固定资产贷款合同中的“整借整还”条款,改为在必要宽限期后至少每半年还本一次,利随本清。此外,通知还要求明令禁止拆分性贷款转让。这对固定资产贷款流入农产品市场,恶抬价格也有抑制作用。“消息人士透露,中融、平安等部分信托公司已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11月信贷年末冲刺,7.5万亿红线触手可破(只会引来更多的信贷调控政策预期)”等等,对市场也都不是太好的消息。而刨去其他的原因(收评会继续讲解),目前周期性行业仍有持续下跌的动力,而小盘股在连涨之后掉头下跌的“共振”是大盘再度回探的关键原因。点击进入

    由于沪指已经短暂跌破动态区间的下轨,这并不是好现象,若继续远离的话调整空间和时间都将拉长,此时要做好防守措施。但是不是应该在下跌中杀跌出局?我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指数本身各大指标都盘桓在低位,虽然我们不谈“超卖反弹”,但如果大盘在创新低之后若波动指标未创出新低的话,那么背离反弹将是一定会产生的。这样的反弹小则可以实现仓位的有序撤退,而若多方能够借助这样的反弹拉拢更多人气,尤其是资源股产生真正见底之后能够持续反弹,那么反抽回到动态区间甚至铸造已经复杂底部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大的。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大科技板块后靠它们接班(1123),值得跟踪的下周龙头(1122),谁是近期见底回升的关键?(1119),大跌后可对两类股开始掘宝(1118),简直已跌出送钱机会的品种(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