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高攻坚战着重看两方面

(2010-11-02 11:48:25)
标签:

图锐

反抽

数据利好

新高

创业板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在“蛰伏”了四个交易日之后红周一“一跃而起”固然可喜,但如果只能是“红周一”的话,那就未免有些让人失望。就拿上周来说:一个红周一让指数再创新高,结果上周可以拿得出来的涨幅也仅仅就只有这样一个周一而已,剩下四个交易日基本都是在吞噬周一的成果。所以红周一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之后股指该怎么走,是在走强之后维持强势,继续逼退空方,还是就此畏缩震荡,挥霍着多方的热情?昨天笔者将周一走势定义为平衡带下轨处“向上轨处进军”的强反抽,又说周初始交易日和月初始交易日的大涨不能改名十一月需要“恰当整固”的现状,就是基于对多方“仅能构造红周一”的疑虑。

    一直做多看多的投资者朋友们不满意了,发问道:你不是看多说有小牛市吗?干嘛还谨慎的说要恰当整固?牛市中有反抽一说?我认为当然有,如果说现在是牛市中的“加速上涨阶段”,那么或许没有反抽,但实质上现在处于牛市中的“上涨速率减慢阶段”。换句话说,股指已经不止一次的意识到了上方新高和缺口的压力,并且并不急于冲锋,但这种不冲锋并不等于要失去震荡蓄势的格局,所以在指数上周连续下跌逼近短期有效支撑之后,借助周一的“数据利好”产生了一次强烈的“短线超跌反弹”,这种反弹在牛市思维下涨幅和活跃度都被放大了。实际上,美股的走势和近期A股也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昨天同样是因为数据利好(包括中国PMI数据的稳步上升,汇丰银行编篡的中国制造业指数上升且月环比增幅创2004年编制以来新高,美国10月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从9月份的54.4上升至56.9,好于市场预期,9月份营建开支从8月份向下修正后的下降0.2%转为增长0.5%,也好于预期)而大幅上涨,可涨不了多一会就迅速冲高回落,这已经是道琼斯指数在两周内的第三次“创今年新高后回落”。可见数据好是好,但能否一次性的将指数推高还存在疑问,毕竟随后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A股,尤其是沪指所面临的问题虽然不是“今年新高”,但至少是“近期反弹新高”。看起来在红周一大涨之后,周二惯性新高已成定局。但细心的股友应该发现,昨天笔者恰恰没有提新高二字,原因就在于沪指已经来到了平衡带上轨和上方缺口压力交织的强阻力之处,突破固然最好,没有突破恐怕也在情理之中。具体说来,早盘开盘后个股还是一如既往的活跃,到10:30之后就已经有了超过一板的个股涨停,资源股依然继续疯狂,但指数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上证指数10:30时黄线涨0.6%以上,而白线却跌0.15%,随后更是产生了一波“小摔倒”,所幸的是增量资金在两根短期均线交汇处3030点适时入场,将指数再度推高。我们当然不能说新高就创不了,但经历了早盘的震荡之后,完成新高使命就只能等到下午了。

    按道理个股如此活跃,指数也应该同步表现才对,可为何很奇怪的是指数偏偏“不太同步”?做空力量应该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昨天创业板大涨后的集体下跌,昨天几乎无绿,而今天几乎无红,虽然今天的跌幅跟昨天涨幅相比“算不了什么”,但至少验证了笔者昨天对创业板的看法——它们实际上是消息引发的交易性机会,在创业板指逼近前高,减持力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难以持续大幅上涨。第二是权重股的不作为,当然部分资源股表现还是很好,不作为主要体现在金融股的萎靡上。而这种刻意压盘似乎有“不让股指迅速走高,走到新高”的意味。因此我们即使假定午后为“创新高攻坚关键战役”,那么也应该至少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蓝筹股能否适时发力或者至少走好,现在看来日线波动指标超卖并且二次底已经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二是在早盘资源股已经全线强势之时,热点能否继续扩散,量能是否能够继续放大,周一的阳线量已经打破了前面三根阳线逐渐缩量的情况,这是好事,然而想要突破上周二2630亿的量能,多方显然得付出更大努力才行。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应遵循这条思路挖掘补涨(1102),这主线题材的疯狂还远未结束(1101),隐藏的两股做多动力不可小视(1029),快进快出搏利的第一选择(1028),下一步热点已被提前透露(10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