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笔者知道中国人一向有马后炮的习惯,尤其是在“涨跌都要讨个说法”的证券市场里,就连美股都逃不过为异动找原因,何况A股在行将“突破”的时候突然急转直下,风云突变?一时间各类传闻传言不绝于耳,昨天在小栏文章中也略有提到:即收评中提到过的银行(提高计提拨备)和地产(二次调控传言)的隐形压力,查处浙江投机资金的传言使得国内期货市场大幅跳水,统计局将下周一公布的经济数据提前到本周六,甚至还有“QFII在近两周主动减仓”以及“中小板减持套现规模较6月增长6倍多”等等新闻都成了下跌的原因。再接下去讨论,恐怕就到了9月9日至阳之日已经吸去大盘的“阳气”精化,结果化阳成阴的地步了。
平心而论,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是大盘下跌的“一样导火索”,但即使全部加起来,也不是大盘突然转势的主要原因。为何股指怎么都突破不了2700点?根本原因就在于大盘是“受限”的。从技术层面上说,2700点上方堆积的筹码和下方目前冲击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语。多方一直勉力想通过此障碍,无奈蓝筹股无法发动攻势,只能靠中小板打头阵,结果就造成了畸形的“局部过热”,如此一来一旦“禁炒令”起作用,股指就很容易形成热点“稀薄”,当然只会选择向下。为什么QFII主动减仓(假设此消息为真)?为什么浙江投机资金普遍被查(仍然假设此消息为真)?不正是因为部分个股的涨幅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了么?这种仅靠中小板冲关,“假二八现象”无法维持的局面能让主板指数冲过2700和11700,才是奇哉怪也了。甚至结合中小板减持套现的新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游资怂恿散户去高位接班“高管套现”的行动。
从基本面上来说,大盘“受限”是因为经济“受限”,换句话说就是现有的复苏模式得不到政策的支持,一发现数据好转调控预期就迅速出炉了。为什么人们担忧加息?因为“统计局提前公布经济数据的时间”和“周小川在某论坛演讲时提到‘利率过低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以致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无一不是在暗示人们,不要以为我们不会先在“美联储”前面加息。按道理加息对银行股是好事吧?可银行股偏偏又面临着放贷安全性的考察,假如昨天所说的拨备率新规实现,那么加息的利润刚好被拨备冲抵,等于还是原地踏步。那么为什么银行股如此重视放贷的安全性呢?当然是因为房价的持续回暖被认为是难以持续的,而如果采取措施的话,银行必然受到牵连。
所以追根到底,在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时候,我们再度提起“转型”,刹车器似乎就暂时不灵了。这也是为什么境外股指能够在复苏占主要地位,刺激政策频出时呈现总体上涨,而我们却不再跟随,甚至出现背离式下跌的原因——经济结构和政策预期有明显的不同。由于权重股依然没有起色,而中小板指数也正式呈现见顶现象,因此早盘股指在略微跟风高开之后就又出现了跳水,这与昨天我们强调要提高警惕是符合的。可以看到在继续下跌的过程中,2650点这一周五紧盯的关键点位已经被击破,而成交量并未大幅萎缩,这恐怕很难用简单的“诱空”来形容。因此后市建议将仓位暂时减低到半仓以下,确定30日均线还能收回再进行短线操作,中小板中部分个股出现两天的连续下跌,已经有了明确的短顶迹象,此类股一定要及时回避。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下破后短线做好两件事(0910),拉闸限电有望将它们“拉起”(0909),双受益板块继续蠢蠢欲“破”(0908),仍有两类题材股值得继续关注(090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