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A股昨天跌不下去(上午下跌被拉起)又涨不起来(下午冲高回落)的波动而言,B股的剧烈震荡恐怕更加惹人注意。昨天两市B股在上午就明显强于A股,处于缓步上升状态,到下午时更是出现狂冲,最强的沪市B股指数一度上涨8%以上。而引发B股大涨的据说是一则中金公司的报告,即被各大媒体转载的“中国正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际板,此举可能导致A股与B股合并,考虑到目前A股估价普遍高于B股的现实和人民币可能升值的预期,B股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一轮大幅度上涨。”,此报告已经被证实为“乌龙传闻”,目前AB股合并还处于“尚待研究”,八字连写都没准备写的阶段。那么,到底是B股早有预谋的“先准备大涨然后再抛出传闻”还是真的由于朦胧利好导致爆发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中国大陆的股市往往是具有“预谋”性质的。
B股大涨的新闻看似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在传闻被澄清之后B股也顺利的走出了放量洗盘的走势,但千万不要以为B股和A股就仅仅只有“个股”上的关联性而已,从历史走势来看,B股出现放量大涨对A股的大行情影响都是“负面”的。最典型的例子自然就是2007年5月时的B股狂飙,(以沪B指为例)B股5月22日见顶,而A股则被5月30日的“半夜鸡叫”打乱了节奏,看似是巧合其实是必然;2007年9月14日B股再次大涨,随后一个月A股见顶,这次时间算久的;去年11月13日,B股再次逼近涨停,虽然11月16日A股出现了雷霆一击,但仍然无法挽回数日(11月24日)之后A股见顶的局面。B涨则A股就要下跌,已经成为了人们印象中的惯例,那么这次B股再次莫名奇妙的出现大涨(之所以说莫名其妙,是因为国际板的消息已经沉寂许久,此时突然抛出一个所谓报告,难免给人以做作之嫌)我们恐怕又得小心了。
结果周三A股果然出现了幅度较为可观的下跌,不过如果非要说是B股上涨所导致的阴线倒也有些牵强附会,我们只能说这可能含有“挤出效应”而已。引发今天下跌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譬如消息面上最重要的一条: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8月24日表示,中国计划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包括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统筹企业税费负担,实施资源税改革;推进房产税改革和继续实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虽然这已经说的很明白,仅仅是“计划实施”,究竟如何改革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也给予市场充分的消化时间,但市场在走弱之时往往会“放大利空”,今天地产股没有延续昨天的强势而是集体走弱,当在预料之中。
另外,国际市场的持续下跌也是A股走弱的重要原因,美股在低于预期的二手房数据的影响下出现了连续第四天的下跌,曾经短暂走强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领跌在前(这就不比中国股市了,中国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只领涨,很少领跌),尤其是原油价格走势出现了罕见的五连阴,已经逼近7月6日的低点,这样的走势基本封杀了A股资源股继续反弹的动力,可以说大宗商品近期的疲弱使A股有了充分的下跌的理由。更为重要的理由则是昨天笔者所说过的,蓝筹发威未能够解决多方“看起来行其实不行”的外强中干本质,也未能解决A股箱体震荡的问题,昨天收盘点位是2650点,距离2680点只有30点的距离,而距离2600点则有50点,再加上消息面和周边面集体“放空”,此时您说多空双方哪个出面更为有效?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在大盘继续下跌的情况下,我们只谈支撑,不谈阻力(因为现在大盘的方向跟“位居其上”的阻力已经无关),只谈筑底而不谈冲顶。当下大盘权重股集体走弱,而技术指标也继续呈现探底的走势,只能说明自上周五(严格的说应该是上周四,因为多方自己的鲁莽葬送了行情能够平稳发展的未来)开始的调整其实仍在继续,周一和周二的双阳线,只不过是变形的“下跌中继”罢了。此时操作上应该停止短线的频繁操作,毕竟个股不活跃的情况下做短差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可选取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滞涨绩优股进行埋伏,中线的底仓在不破2600点的条件下依然坚定持股。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注意此类个股的有序轮动(0825),锂电池过后的爆发点是什么?(0824),反抽时它们仍能贡献强势力量(0823),深掘有可能轮动的板块(0820),调整三天恰逢介入时机(0819),忽略快慢持它们为最好策略(0818),重视这个“超级题材”的蔓延(0817),异军突起绝对值得买入(08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