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心午后跌幅扩大的两点原因

(2010-08-18 11:54:00)
标签:

图锐

东北振兴

赎回

光大银行

逢高抛售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虽然沪指在连涨三天之后仅仅只是逼近了上轨和前期高点,但观察领先的深圳成分指数(代表中小盘优质蓝筹的表现)却明显已经一骑绝尘地向上突破了。根据指数同步的基本原理,如果没有意外上证指数突破8月3日的高点也是早晚的事情,关键在于是盘中突破一下(接着就回落)还是收盘时也能突破(能够站稳)。结果在今天略微高开之后,股指稍作整理就出现了一波强势上攻,完成了新高的创立,接下来却是逐波回落,直到2654点左右才宣告企稳。应该说早盘的这一次上攻和接下来的回落,都属于正常的“行情范畴”。

    消息面上依然波澜不惊,东北振兴计划再度走到前台,这算是对区域概念的利好;“十二五”通信业节能规划正在制定,有望今年发布,同样可以提振局部板块;此外,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17日联合发布第二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上海汽车、一汽海马、长安福特、奇瑞汽车等12家企业的61款车型入围。奇瑞和长安汽车成为最大赢家,这条消息对市场的影响也相当直接,几只相关的A股(上海汽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均涨幅不错,也就是说,以上三条信息对部分个股都是正向的影响。其他旁敲侧击的利好也存在,譬如欧美股指联袂大涨,昨天所担心的“秘密赎回”也可以暂时石头落地了——因为多家基金公司赎回的都是债券基金,这反而可以作为看好股票现货市场的佐证。总的来说平稳偏利好依然是近期的主基调。

    唯一的不确定性似乎就是来自于“光大银行”,这也是之前笔者提到的两重考验之一,不过光大的影响力真的有那么“大”吗?一方面农行的“绿鞋”机制作出了良好表率(并且还只是心理上的,不是实际行动上的),光大破发几率基本为0,二方面市场目前情绪和趋势都向好,光大作为IPO应该越来越“普通化”,也就是说容易走出随大流行情而并不会拖累市场。事实上早盘的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光大银行开盘就完全脱离了发行价,涨幅8.57%,随后更是一路上涨至涨幅接近20%,这样的走势恐怕远强于预期,我们反而担心它因为“太高了”而在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回落,进而带动市场下行!所以去担忧光大银行走弱或者破发,目前无外乎还是两种心理,一种是真的不懂,杞人忧天,一种则是故意吸引眼球骗取点击量罢了。要知道,当下最大的风险即来自上涨,愈上涨离上方“前所未有”的阻力越大,就越可能产生空方能够入手的空间。

    也正因此,早盘在一波上攻之后出现了回落,上攻很好解释,毕竟目前多方有趋势的惯性在,也应该去“达成”一下沪指创新高的愿望。回落怎么解释呢?只能说指数前面涨的太快了,出现了距离均线偏离过远的情况,此时获利筹码增多,难免会出现逢高抛售的现象。今天中小板指数跌幅再度居前,并且有阴包阳(昨天小阳)的意味,说明短线涨势已经趋近尽头。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防止午后跌幅扩大,虽然现在看起来指数还是震荡状态,但已经出现了两点隐忧:第一就是个股活跃度不强,仅仅只有那些被利好刺激的板块有动静,已经难现之前的普涨迹象,领涨龙头也没有出现,反过来,中小板,创业板和前期强势股纷纷“领跌”,这部分个股跌幅扩大的话很可能带动跳水;第二则是技术面出现了明显的造顶迹象——沪指早盘冲高回落收出上影阴线,由于上方压力重重,所以这几乎不可能是探头K线,更类似筑顶线,而KDJ和MACD在指数创出新高时却无法同步创出新高,这种背离也是我们需要极度小心的。在暴风雨随时可能到来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增强防御性,短线操作频率应该减慢,着重资金安全,若今天指数能维持震荡局面到下午收盘,那么周四和周五仍应该小心,当然,如果空方提前发力也更应该在预料之中。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忽略快慢持它们为最好策略(0818),重视这个“超级题材”的蔓延(0817),异军突起绝对值得买入(0816),弱势中抓住资金的偏爱(0813),震荡中的启动机会就在此(0812),此板块不惧怕调整的大风浪(0811),此类个股还有进一步的空间(08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