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谚中,我们往往会听到“五穷六绝七翻身”这样的话,而这句话究竟源于哪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实际上,这是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个“都市传奇”,是当时的证券市场分析员在参考过历年香港股市的升跌而得出的结论。结论就是:股市在每逢5月的时候都会开始跌市,到了6月更会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却会起死回生。由于这个“预言”在发表之后数年都继续出现,使当时不少小股民都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不过,到了199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有人以各种方式来“预防”这现象。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在踏入3月之前,把手上的高价股票卖出,并于6月之时大手购入各种低价的优质股票,结果使这个升跌周期不断提早出现。也就是说,当大众越来越认可某种趋势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就成为了趋势的改变者。
这个词汇也可以形容香港电影票房,因为当时学生占票房收入中很大的比例;而由于五月正值举行香港最大型的公开考试——香港中学会考,六月更是各中小学年终考试的日子,所以电影票房亦随之下跌。而七月初考试完毕,七月中期暑假开始,学生开始外出活动,电影票房收入亦随之增加。不过这就扯远了,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这个名词在香港已再没有多少人提起。反倒是流传到内地以后成为月度判断走势的一句“股谚”。这句话真的准么?当然不可能每年都是这样,譬如2009年的五月和六月就并不就“穷”或者“绝”,2006年的七月也没有“翻身”,但有时候却能够“显灵”,譬如2008年的五月虽然前接降印花税的利好,但走势仍然低迷,六月更是在双重利空之下大跌,但七月却出现了明显的企稳甚至个股有走强迹象。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巧合刚好撞上了“股谚”,并不意味着每年都必须要这样走。不过今年的股指看起来是重演了这种“巧合”,五月下跌,六月继续下跌,但七月的股指却总共只有六根阴线(上证综指),翻身迹象相当明显。
同样是迎合股谚,其实这次的阴线组合与2008年还是有所不同,2008年五月“起跌”跌7.03%,六月“大跌”跌幅20.31%,七月则勉强收出月阳十字星,涨幅为1.45%,这一次则是五月跌9.70%,六月跌7.48%,而七月截止笔者写文时上涨接近10%,已经完全吞没了六月的跌幅。这就表明,股谚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寄托,无论怎样的走势,我们都会尽力往股谚上“靠”罢了。七月已经翻身,八月会怎样?以K线组合来看,八月还有上冲的动力,而从月技术指标来看,KDJ刚刚低位金叉完成,理论上还有量度升幅。所以不发生不可预知的意外的话,八月的月K线至少是重心上移的,出现回落阴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笔者在七月初即预计本月收出月阳的概率极大,一贯擅长出错的笔者为何这次如此肯定呢?理由也说过多次了,第一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在三连月阴,中线跌幅过大,大量个股破发破净的情况下,需要一个纠偏周期来进行修正,即使我们中线仍然看空,也必须承认“现在跌不下去了”,要跌也是以后的事,一味的每天说空并不可取。第二是宏观方面支持股指出现幅度可观的反弹,这包括中报预期的短线刺激(至少可以冲淡三季度后的悲观预期),政策面的暂时真空期(这和下半年业绩是否还能快速增长显然也是挂钩的,因为调控的目的就是要让速度放缓,我们从来没听说过紧缩还能紧出超预期增长的,所以如果政策面维持目前的状况不同甚至“再松”一些,类似银行,地产类行业的景气度显然会好过很多),此外境外市场的上涨也与A股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以上的诸多原因给了多方一整个月的底气,因此判断八月是否还能延续“翻身行情”首要因素就是看,上述利好是否能够维持下去?
宏观方面的变化应该不会很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现在就重握“紧缩之手”实在会造成超出预期的伤害——全球复苏之路上的坑洼牵绊,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目前的共识是,“调结构”要紧,“保增长”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不说转暖,也可以保持目前的“温度”,这样一来公司的业绩前景也就不会那么“悲观”。更重要的是,随着欧债危机暂时告一段落,全球经济“复苏”,“探底”之争也略略偏向复苏,那么在沪深股指绝对估值不算低,但更不算太高的情况下,仍然是有上升空间的,期指也慢慢转为助涨作用。据说A股曲线历来被国际金价曲线所压制,而本月A股兑黄金则上涨18.1%,说明的确有明显看多后市的资金开始引领A股走出“半独立”式的行情,从这些角度看,八月不会马上“半途而废”,翻身仗还会继续打下去。
但这一仗再往后打,显然不会一帆风顺了,最重要的压力来自技术面,从个股方面分析,今天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轮动上涨已臻极致,市场找不到新的热点来引领上升,反而有创业板这样的突破口可以被空方所用。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中大部分个股都已经经历了一轮可观的上涨,接下来应该先轮番调整再考虑后续进攻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大盘的超买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纠正的地步,如果说前面的超卖要纠正,现在难道就不要纠了吗?只能说股指期货把上涨和下跌都弄成了“短期一去不回头”的情景罢了。从月线上看,60月线位于2755点,这是超强压力,而从周线上看,20周,120周,250周交汇在2730-2779点附近,还记得吗?120周线可是当初制约大盘的“十月围城”,在情况没多大改观的情况下,“一次冲过”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现在考虑2700点以上都算远的了,因为2650-2700一带已经是超级屏障,突破此处我们中线看空的预期都有可能改变,到时候也许就真的能够继续攻击均线了,但现在我们还看不到如此刚强的局面。这样一来,对八月的初步判断是有上冲,但也会遭遇到各路阻力的反压,如果八月初直接沿着上升通道继续冲击,那么八月中下旬就要提防持续做空的风险,股指甚至可能收出长上影的月阴线;反之,若八月初就转化为平盘整理或者是弱调整,那么在整固之后在核心中报大量披露的情况下,至少有一轮试探上方均线的机会。回归五月,六月普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要弄清楚的是:七月是普涨“闭着眼睛”赚钱的时期,那么八月我们就得好好睁大眼睛,认准个股分化时期谁才是真正能够引领我们翻身的板块和个股了。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五大板块有望出击八月开门红(0802),短线继续看它们的轮番表演(0730),超强中寻找延续疯狂(0729),不惧调整的两大支柱(0728),盯紧此类股把握大盘后续发展(0727),为什么这些股往往容易领涨?(0726),轮动的热点预备兵在哪?(0723),踏准目前轮动的节奏(07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