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策略淘金试探性震荡行情

(2010-03-22 15:03:24)
标签:

图锐

融资融券

加息

游资

谨慎乐观

财经

分类: 策略理念

    在预测一天盘面的走势前,我们往往会衡量一下信息面的多空情况。看起来今天应该是“喜忧参半”的,印度突然加息对证券市场显然构成绝对性利空,不说别的,外围的拖累就必定让蓝筹股无法再全线上扬。但国内消息上也有融资融券试点发布,以前拙文也分析过,如果说股期对市场还是双刃剑的话,那么融资融券对目前这个状态的市场是绝对偏利好的,更不用说对取得试点的券商本身。那么,真的是利空和利好相“抵消”吗?答案是否定的。券商股哪些能够成为试点,何时成为试点基本都是早有预期,利好“兑现”后资金反而少了拉抬的理由,因此我们看到以广发证券为龙头的“两融受益股”今天呈现高/平开低走的走势,拖累券商股整体萎靡。

    也就是说,本来的利空还是利空,预期的利好出尽也成为利空。再加上周评提到的三大阻力,今天大盘在“趋势强劲”的光鲜外表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早盘多方急匆匆的选择一波放量拉升,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借强势更进一步,而是一种对空方的试探,一种先行的“逞强”,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先给空军一个下马威,等到真正反扑时也就不好招架了。果然,在冲高之后打压力量也不甘示弱,将大盘压至转绿,因为笔者对“双重利空”下个股活跃度到底能有多强持有疑问,所以中午的结论是:今天若能够维持回落幅度收出小阴线,已经算是多方完成了任务,因为上影线已经显示出其努力了。

    不过下午的走势还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部分蓝筹股难有大作为的情况下,热点顺利切换到了电子科技板块,尽管龙头康强电子停牌,但游资在操作浙大网新,福日电子等次龙头时依然十分坚决。再加上中小盘银行股和中国南车等从早盘开始就不懈努力的呈现抗跌状态,也算是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笔者一直担心大盘股走弱时小盘股也因为超买而难以挑起大梁,但目前看起来,多方的“点将”仍然卓有成效,概念股方面有抗旱和电子信息,业绩股方面有高送转高价龙头,银行股和部分蓝筹新股。虽然总体上看,其活跃度还不是很高,但笔者已经说过,目前本来就不是冲关的最佳时机,震荡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性的,脉冲性的向上撬动套牢盘,而这一期间多方表现的越强越好,只有气势上压倒空方,才能够为决定性的胜利又添加一份概率。那么,在这种试探性行情中,我们散户应该有怎样的增值策略呢?大方向自然是“不冒进,盲动”,不一根筋式的认为要大涨或者大跌,小方向上笔者建议注意两点:

    第一,目前上方压力依然很重,今天笔者认为大盘处于强势的原因是有利空出现,它并不表示一定就是上涨中继,一定在周二就要继续以大阳反攻。60日线和半年线的压力不想旧话重提,月周期看30月线落在了3099.98点,周线上20周线则是在3129.21点。也即是说,若不出现放量穿越3100点并且站稳的迹象,不宜下“上升大波段”来临的定论,不宜太激进的看多做多,还是以谨慎乐观,控制仓位为主。

    第二,在震荡周期中仍以小盘股为主要标的。大盘股是冲关的核心力量,但请注意现在是“震荡周期”,既然在重重阻力下大盘不可能迅速越过障碍,不正是说明大盘股还在“积蓄能量”中么?正如“看菜吃饭”一样,目前这个具体情况下也应该“看大做小”。在下方3030点支撑依然牢固的情况下,个股赚钱效应会比3月初要强很多,而这其中的龙头一般还是以容易撬动的小盘股,股性较活的个股为主(注意看流通盘的大小不要光看数值,而要看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会交易的,一些大股东解禁的持股也不会卖出)。

    所以在个股机会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大盘保持在一定狭窄区间内强势震荡仍然是“无外力意外”情况下的必然方向,多方会通过不断的“试探”来起到“软磨”空军的最终效果。既然动态区间还有一段距离,那么此二策略在这种上有强阻力,下有强支撑的情况下是可以运用的,不过还要强调的是,不盲目追高才是“安全淘金”的首要法则。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此题材目前已炙手可热(0323),极具想象空间的此概念仍会强势(0322),滞涨+送转使其强上加强(0319),拐点时寻找落马价值股(0318),抓反弹看如此特征个股(0317),抗跌先锋可引领绝地反击(0316),跌势中把握一季报预增龙头(0315),概念退潮期它们将持续走强(0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