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力反击能否突破“均线围城”

(2009-12-26 04:19:19)
标签:

图锐

十月围城

热钱

寒潮

见底回升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虽然理论来说,冬至应该是极寒之日,但常识告诉我们冬至后往往寒潮还会继续来袭,使气温继续下降。今年冬至以后我国北方就出现了十年一遇的大幅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如内蒙古、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最低气温将达零下二十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局地可达零下三十至零下三十五摄氏度。实际上,十二月月末本来就是风雪侵袭的严寒时刻,还记得那首经典的圣诞歌曲《Jingle Bells》(铃儿响叮当)的第一句是什么吗?“Dashing through the snow(冲破大风雪)”。所以平安夜出现天寒地冻的景象,实际并不让人奇怪。

    本周市场同样经历了冬至时的“做空寒流”,周二当日沪深除中小板外的重要股指全部跌破了60日和120均线,当真是“凛冽至极”,然而随着冬至“阴气极盛”成为历史,资本市场并没有象现实生活一样变得更冷,而是真得如同古谚一般的出现了“冬至一阳生”的场景。周三的顺利反弹还没结束,周四的一根旱地拔葱简直就是多头重新对空头的挑战,在大阳之后股指本面临着新股发行加上市再加周末恐惧症的困扰,但已经得势的多头仍然牢牢把持着局面不让空头太占便宜。全周股指形成了两头高中间底的“倒悬铃”走势,可以看做是短暂击破中长期均线的见底回升,周K线上则是标准的下影光头阳线。

    年末的投资气氛总是显得相当清淡甚至冷淡,本周的行情在每日评论中其实已经说过不少,因此本篇周评的也会更加简明扼要。虽然见底反弹可以看做是中长线支撑依然有效,中线筹码依然牢靠的特征,但是2009年倒数第二个交易周的大盘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揭示普涨背后的几大背离本因》中我们已经看到了,A股周四涨得好,但境外股指走得更强,若不是它们迭拉阳线(甚至迭创新高)恐怕也无法激励多方爆发能量反击。假设周三开始的欧美股指整体“走低”那么又会如何?估计反弹力度会大打折扣,A股也会进一步的延伸调整空间,可好就好在事情没有“假设”,多方在整体大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终于抓住了这根能够救命的稻草,于是周三下午权重股发力“扛鼎”成功(以倒挂严重的中国太保最为尽力),周四更是借助背离优势全面反击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周的V型回升更象是一种“借力反击”,借的何力?自然是外力,也就是说行情处于“被动性质”的上涨而没有内生性力量。

    我们可以去找一万个理由,或调控或趋势或老鼠仓等等来解释这样的反常弱势,但归根结底是市场的供求关系“暂时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如同桂浩明先生所说,市场一下子从不差钱变成很差钱了。这就直接把本次调整和八月时的“动态微调”带来的“差钱调整”给联系到了一起。当多头面临“无米之炊”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显然面临着扩容得越来越大的市场,它只能去护/拉部分股而不可能是所有股,它宁愿去拉抬小盘股而不愿意是大盘股。A股的齐涨共跌已经形成习惯,参与者(游资为主)往往不愿意接受所谓的结构性行情而只愿意接受普涨式红盘,当赚钱效应低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拍拍屁股走人。再加上地产股本来面临着利空反压,于是市场立即阴盛阳衰,由于承接盘的无力使得下方的支撑形同虚设,股指也只有连绵下行了。庆幸的是这样的下跌仅仅只于供求关系有着直接关联,在经济复苏没有碰到太大阻碍的情况下,多方终于在逼无可逼时借力打力组织了反击。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市场很差钱呢?周评就是要来说明这个问题。首要因素自然是年底的“例行公事”,譬如每年12月20日,是银行还贷截止日,一些机构必须结账还贷。每年12月25日,是上市公司、企业和私募基金、机构的结账日,其所拆借出去的资金必须全部或部分回笼到账,进行年终利润结算和分配。再譬如每年年末都是IPO高峰期,今年因为管理层略施调控而变的更多,并且一批大盘股如赶集一般的扎堆发行,这些都会压制基础做多力量反而会促进做空动能。其次则是其他调控因素导致市场赚钱效应急剧下降,进而产生人气抽离的恶性循环,这在上面一段已经说过了。但是仅仅这些因素似乎仍难以解释大盘的如此缩量,因为既然是例行公事则必定每年都有,回首往往后股改时期的12月量能趋势,2008年的确是缩量夯底,直到开年才完全迎来转机;2007年则完全不是如此,市场从12月19日开始“放量”走出了一波以中小板为主打的双底小升浪行情,简直是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了“量价齐升”;2006年则更不一样,股指不仅放量上涨而且是一波比一波更高,最后一周更是在工中二行的带领下沪综豪收五连阳,06年12月沪指涨幅高达27.45%,是99年“5.19”行情之后的月涨幅冠军。可见年底结帐和人气流失似难以完全解释无米之由,那么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这个可以有。我们先来看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截至12月16日,香港银行体系的资金结余已不足3000亿港元,而一个月前这一数字曾达到创纪录的5000亿港元,也即一个月内已经有接近一半的资金抽离香港,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恒生指数在与欧美市场关系更直接的情况下反而连连疲弱阴跌了。作为一衣带水的兄弟,内地的情况如何呢?同样不容乐观,广东社科院专家黎友焕指出,“根据数据监测,在迪拜危机后的第三天,热钱流入内地的速度就开始放缓,而流出的速度则在加快,净流入额正日渐萎缩”。热钱作为暗流在A股地下的一股“深不可测”的力量,其当真能够对市场的活跃产生根本性打击吗?或许不一定,但只要有大量的热钱从沪深港“联动”的大象股中出现撤离式的卖空操作,指数的下调就根本无法避免(请注意最近三险在盘中的大单对倒)。所以,笔者的如此判断决不是危言耸听。

    为何热钱撤离得如此“猴急”?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如同强烈兄所说:外资今年出现新的跨境流动年底做账的做法;第二是A股和港股本身年度涨幅较大,有做空预期;第三是国内的部分地产紧缩政策加速房市热钱与股市热钱之间的“出逃联动”;第四点恐怕最为重要,那就是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资金开始回流美国造成美元的强劲攀升,如此自然使得人民币升值难达预期,而热钱则趁此机会继续逃离中国市场去美国“套利”,形成“恶性循环”。正因为如此,所以市场才显得如此差钱,权重股中与国际接轨较深的金融股也开始和强势标兵石化联通等发生“正面碰撞”,导致风格转换迟迟无法完全实现。

    虽然在下跌后来进行总结已经显得有些“马后炮”,但分析出了缘由却可用来判断市场下一步的走向。多方在下一阶段的境遇会明显好转:随着做帐期和IPO密集期的结束,供求关系会出现明显好转,同时美元在上涨过猛后终于有出现短顶迹象,这也会抑制我们上面猜测的“热钱”继续流出。所以探底回升虽然是“借力”,但也为今后市场继续战略上升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我们对中长期的乐观态度自2009年9月以后就丝毫没有改变。

    在分析完资金面后我们来看看技术面,目前的市场按照周五收评所说,是被局限在一个小区间内进行震荡,然而打开沪指的周线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情景:前面的下跌看起来打破了自11月24日以来的小三角形和自3478点以来的大三角形收敛整理,但是两条均线的压力和支撑却丝毫没有变化:7月末沪指首次触120周线回落,9月初受30周均线支撑强力反弹,其后再回落;9月底又一次受到30周线支撑反弹,11月2日的低开第三次受到神奇支撑显现大阳;11月底攻击120周线未果,在危机+做空动能总释放的情况下出现大阴,随后10周均线处出现反弹;本次冲击120周线第三次失败(如果以周线根数算是第五次),仍是在30周线处出现反弹。这两根线从彼时的相差900点到如今的只差100点,虽然喇叭口在缩紧,但指数自从2月突破30周线至今已经十个月,一直未能跳出这个区间,就如同遭遇了《十月围城》一般。

    在这里多方仍然存在着几种选择(既然战略看多,所以最终的目标是向上突破“围城”而并非向下突破),第一种是继续等包围圈“合拢”,以缓攻形式去慢慢突破,就如同10月下旬突破60日均线一样;第二种则是借助资金回流发动猛攻强取上方压力线。一种为稳,一种为狠,最终目的自然都是相同的。在周五收评《年关行情“稳”重于“狠”》中已经讲述了多方在此处并非逞强斗狠之时,因为目前还是借力反击,元气尚显不足,非要蛮力上攻恐只会“遇速则不达”。在下周大盘可以选择向上攻击把十二月月K线染成红色,但笔者认为多方最根本的要务是抵挡空军的二次进攻,实现对中长线均线和趋势的再次夯实,确认和站稳,目前只有稳健才能真正积蓄主动做多的力量,才能真正突破均线的“围城”。我们的投资方向也是如此,与其幻想着在最后几个交易日继续暴利,不如为来年做好计划,毕竟留给2009年的时间已经不多,而未来是属于2010年的,眼光应该向前看不是么?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粉丝,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热点追踪(请注意时效):岁末最后一周关注的热点(1228),单日反转后的操作策略(1225),揭示这个超牛板块的秘密(1224),极限下这类股反弹一触即发(1223),三类个股将有持续反弹(1222),下周这些个股引领超跌反弹(1221),压抑中寻找引领反弹先锋(1218),此板块将因为双动力而上涨(1217),朦胧传闻促使它们全线涨停(1216),分化剧震后留意以下机会(1215),下周关注此二核心概念(1214)
实盘心得(请点击查看):20091225(NEW!)200912242009122320091222200912212009121820091217200912162009121520091214200912112009121020091209
四季度投资组合介绍: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之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