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喜大悲的周年感怀

(2009-10-17 10:48:21)
标签:

图锐

怀素

喜悲

均线

相似走势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四大本空,无有真实不变的我,人们执著于身体的存在才会造成过喜过悲。怀素的“悲喜双遣”已经达到了无悲无喜的地步,连喜和悲的命题本身都已经消失,从禅宗的境界上讲比张旭的“悲喜双用”自然要高上一层。但是这并不妨碍“唐三绝”的张旭成为和怀素和尚齐名的草书圣手,在民间张旭的地位只高不低,原因就在于张旭是一个有血有肉,能否在草书中发泄喜悲的凡人(邢煦寰认为张旭堪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用线条抒情的艺术大师之一),他无疑比怀素更加接近于普通人的范畴。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固然应该向往“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的四无量心,但是恐怕是极难达到的,所以怀素固然伟大,张旭则更加生动。

    证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凡人世界,所以伴随着涨跌或喜或悲肯定是人的正常心理。十月,又是一个经常让喜悲加剧成为大喜大悲的月份。2003年10月10日的一根大阳延缓了沪深股指的连绵跌势,随后产生了难得的暖春行情;2006年10月9日,长假后的股指用跳空上涨打破了7月调整以来的箱顶,随后市场迎来了牛市的进一步上升;2007年10月16日与沪指的6124点已经被载入史册;而2008年10月的大跌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因为十月处于“秋抢”行情的末尾而总是让股指出现大动吗?不尽然。十月的市场总能给我们留下大喜大悲的记忆,与巧合有关,与大资金在年末的调仓换股有关,与笔者在《十月行情应关注的四大关键点》中所说的季报因素当然更有关(为什么4月和10月的走势总是强度更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月都是业绩报表的超密集发布期,这其中资金的炒作题材显然更多。其中4月因为有同期年报的缓冲,其惹人注意的程度似乎小于因为假期压缩交易日而显得报表更加“密集”的10月)。

    这个十月自然更不一般,在建国60周年的映衬下,我们迎来了创业板的开闸,超天量的解禁(同时也有对应的汇金增持)以及三季报的最密集发布等等,这些因素笔者在前几篇周评和四大关键点一文都已经详细的解析过了,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市场会给出怎样的反应,因为盘面语言是最不会撒谎的事实。本周市场的走势是三阴二阳,三涨二跌,周阳继续确立了强势,放在全球股市大涨的浪潮下似乎有点不太起眼,但是笔者认为可取之处是非常多的。

    首先,还记得节前有多少人预计十月是一个大跌的月份吗?以那时的预测来看,股指只要能够保持盘整的态势就已经算是万事大吉了,更别说又能够有冲击60日线的资格。其次,这个上升趋势看起来在本周的最后二天有所反复,但实际上请蒙住K线看5日线的上升斜率,再去看看6,7月公认“小牛”的5日线斜率,你就会发现因为有了节后那个单独交易日“大涨”的参与,其实一点也不慢。所以笔者总是强调把握指数的内在规律,如果最后几天不调整而是继续以如此斜率上冲,那就真的太过火了。最后,本周虽然没有太明显的热点持续,但每天空方力量都不强盛,每天也都有板块轮番冲锋,这不就更说明有一股隐性的作多力量在冲击着个股么?市场是由个股所组成的,个股的K线走势愈来愈趋近强势才是市场本身能够走好的基础。

    因此,在股指周二收出了阳包阴+尾盘发力上涨的重要阳线,周三又马不停蹄的放量向上拓展空间以后,笔者已经深深感受到了盘面内蕴涵了一股坚决而巨大的推动力量,这股力量已经足够使市场后续的战略方向更加明显,也初步给出了四大关键点的一部分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是根据盘面的最直接语言解读出的结论,所以如果你还要说非得到年线附近才算跌到位那叫矫情,还要说此处拉升是为了主力出货是本末倒置(要出货的话本周没必要再累死累活的往上攻击,而是去补节后大缺口了)。在反围城市道必须被打破也即将被打破的时候,出现这样的走势应该说是市场更多的认可了目前的积极因素,这是具有很重要意义的。身骑白马走“三关”,相信到了最重要的一道关口——60日均线附近,多方是不想无功而返的。

    那么以这样的K线组合,具备冲击60日均线的能力吗?(这个大前提实现,那么三千点就已经不在话下了)这种连续收出带有长上下影线的组合通常被认为是带有揉搓线特点的K线形态,其特征是洗盘剧烈,酝酿着某种变盘特征。有人会拿出例子了:9月14日-9月16日的K线组合不就有类似之处吗?同样是接近60日均线的位置,上一次的变盘毫无疑义的选择了向下,这次会不会重蹈覆辙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目前的上涨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从量度涨幅来看,9月14日开始的K线组合处于上涨“末段”,而目前的位置仅仅是中段,典型的例子是日线KDJ指标在16日下跌后出现了死叉,MACD出现了红柱缩短,此次的类似组合则并没有出现这些“症状”。周线上看,9月14日-9月16日的整理后指数受到了5周线的反压后回退,目前的周K线则傲然屹立在5,10,30周均线之上。其次,可以看到,目前60日均线已经呈现反压的下降趋势,距离股指的位置也越来越近,这也是9月中旬突破失败的重要原因,当时60日均线是上升的,而市场又不具备强行冲关的实力,所以等待其缓慢下行时与股指形成相遇状态时突破是不错的选择,在2005年末时就有有一次“轻松跨越”重要均线的例子。最后,在上一次类似走势后股指仍然走强了一天,但受到了诸多消息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也许有人已经知道创业板的推出时间)而大幅回落,目前已经走到十月中旬,多空的许多因素都已经“摊牌”,不确定因素对指数的干扰也大大减少,所以本次的上涨笔者一再强调“坚决性”就是因为这是摊牌后的上涨。

    根据上述判断,两次K线图虽然形似,但实际却有诸多不同。事实上因为同样具有“大缺口”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继续把目前的走势与6月1日后的走势联系起来。10月9日-10月13日的走势是阳阴阳的“确认缺口”过程,与6月1日-6月3日相似。6月出现的第一次类似走势是6月5日的高开低走(相当于周三走势的后半段)-6月8日的上下震荡-6月9日的长下影线,当时的走势同样具有震荡洗盘意义,可是随后在继续震荡后并没有选择向下而是向上加速。第二次类似走势是在7月,当时的7月2日股指高举高打,出现了6月1日大缺口后的第二个缺口,10月14日同样因为高举高打出现了第二个缺口,接下来的交易日(7月8日,10月16日)股指均是在正常运行了至少一个交易日后,以盘中大幅低走的方式完整补去了这个二缺口,最终尾盘又大幅收回。7月8日补缺后股指更是继续加速演绎了7月最后的疯狂。这些历史走势应该能为我们对后势的看法提供相当力度的佐证。目前的佐证自然是:指数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上升潜力。至于如何突破60日均线也具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跳空缺口越过或者放量越过,这自然最强硬,二是等待时机成熟盘中“缓攻”,忽忽悠悠地就上去了,这就是2005年末时的手法,隐蔽又不费太多力量,应该说以目前的总体人气来看,采取后者的方法是比较可行并且概率较大的。

    从技术面上表述了对后市的看法之后,还是来看看基本面上有何关键点,比起技术面上的“决心”,外围油价上涨的决心丝毫不差。本周美股在周三终圆万点之梦后出现拉锯,周四上涨后周五大跌开盘,这实属正常,毕竟短线涨幅已经很高。但不管美股是涨是跌,美元是软是弹,油价似乎如同离弦之箭一样不再回头:前四个交易日原油期货收出四连阳,算上上周的两个则是六连阳。周五尽管美元终于出现久违的反弹,尽管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在一份致客户的研究报告中写道:“石油市场基本需求将反弹的线索正逐渐消散。因此,我们对油价能否持续上涨持怀疑立场”,尽管美国未来的原油需求仍然受到广泛质疑,但是油价仍在北京时间凌晨1:00左右开始又吹响了冲锋号,自此原油价格七连阳,三度刷新年内新高。周五早间博文《一件对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果然所言非虚。说实在话,世界股指的大幅上涨,顶多是通过港股这条枢纽“封杀”了A股的大跌空间,对此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在意,但“通胀”这把很利的双刃剑对市场的影响可是实实在在的。往好了说,它能够载舟,往坏了说,它覆舟的能力同样不小,还是那句话,关键看市场本身如何解读,上市公司能否从中获得切实的利益。

    结合《用两大信号判定后续走势》一文,这股做多资金能否化“被动上涨”为“主动上涨”,能否与扑面而来的通胀产生共鸣是我们需要下周重点关注的。不过在“6124两周年”和“1664一周年”交织之际,我们从大喜大悲中所得到的感怀可不仅如此。一方面,股市不相信眼泪和疯狂,虽然我们也许达不到怀素的“无悲无喜”境界,但是尽量往范仲淹的“不悲不喜”境界上靠是绝对没错的。笔者也总是强调,目前上涨只是战略层面上的提升,它仍然会是以“曲折的道路”形式来展开的,尽管指数拥有了上冲重要均线的“潜力”,但这不等于我们盲目的乐观(当然不必悲观),更不要以为60日均线冲过股指就一马平川。

    二方面,三季报的大喜大悲也在进行着,这就造成了个股的分化,晚间季报中南京化纤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但大商股份却又让人心头一惊。其实虽然指数的走势还会盘桓,但已经有不少个股已经提前走出了领先指数的行情,也许指数还在三千点,但它们却已经到达了五千甚至六千点的水平。在个股分化中牢牢抓住季报这一主线,恐怕一样能够回避大悲,收获大喜,不过这种喜悲自然只应该体现在股价上,而不应该在你的内心掀起太大波澜了。

我已经开通新浪微博了,点击注册成为我的粉丝
http://t.sina.com.cn/invite/att_reqback.php?code=kBswlk4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四季度投资组合介绍: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之七之八之九之十
热点追踪(请注意时效):下周热点品种研究(1019),这个题材酝酿着大机会(1016),预喜潮会刺激这一板块(1015),一个核心将引爆两大题材(1014),利好下关注两重要板块(1013),下周两类个股将显明星特质(1012),应坚决回避的四类个股(0929),大涨大跌中把握这类机会(0925),下跌酝酿了三个大机会(0924),黄金周概念选股攻略(0923),它们蛰伏后还能继续爆发(0916)
实盘心得(请点击查看):20091016(NEW!)20091015(如何选择热点板块?)200910142009101320091012200910092009093020090929200909282009092520090924200909232009092220090921200909182009091720090916200909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