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锐
图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304
  • 关注人气:14,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狂风骤雨中寻找“台风眼”

(2009-08-12 15:45:39)
标签:

图锐

莫拉克

台风眼

控制仓位

防御

股票

分类: 策略理念

    市场自7.29以来,再次感受到了黑色风暴席卷而来的威力。中午时我将这样的大跌比做“莫拉克”来袭,而下午莫拉克的杀伤力显得更为巨大,在权重股“摧枯拉朽”的下跌攻势下,沪深股指继续直泻而下,创造了今年又一个4%以上的跌幅。单论跌幅,其实今天已经直逼7.29,然而7.29是突然下杀后接拉起,至少还有一个反弹的过程。今天的“连绵式钝刀子割肉”却让人显得更加可怖。矫枉过正,难道矫枉就必须过正吗?探寻这次调整的脉络有助于让我们弄清这一点。

    市场从3月以来重势上升轨道,自6月以后跳空进入加速上升阶段。在6月后,行情受到了双动力的推动,一是高涨的流动性和信贷增速推动银行地产等权重股走出大涨行情,二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让资源股受到追捧。不过在8月后,这两者的上涨都受到了巨大压力,货币政策遭遇微调,7月新增贷款环比增速剧降成为事实,而资源股在LME相关商品跳水,铁矿谈判遇阻后也急转直下。本来是多方的杀手锏,却变成了空方的得意武器,这样的“多翻空”形成的旋风破坏能力自然是巨大的。如果说昨天的绵软反弹只能说明资金承接信心不足的话,那么今天几乎无抵抗的下跌则说明人心思跌,甚至是思“杀跌出局”,主旋律已经从“涨”转到了“跌”,单边市场的严酷性莫过于此。

    台风已经来临,抛弃幻想,争取生存自然是第一要务。但是既然中线事态并没有破坏,那么在调整中我们也必须寻找下一次反弹的机会。要知道,台风虽然凛烈,但是喧闹和平静总是相对而生。即使是台风里也有台风眼,其通常位于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台风眼其外侧100千米左右的地区是狂风暴雨区。那么如果在杀跌后股指企稳反弹,躲在哪些台风眼中会比较安全呢? 

    第一是防御概念突出的龙头品种,在08年大跌时,医药,食品,高速港口这“防御三剑客”虽然全年也未能上涨,但总体上跌幅小于大盘,其中医药股更是在三者中跌幅最小。在大盘8月4日阶段见顶时,笔者已经在盘股小栏中的“洼地效应传导到了这里”和“这个板块在下周迎来机会”中连续提示医药股的机会,而医药股也在随后逆势而动。今天部分优质医药股和食品股一起处在抗跌前线,甚至有明显的护盘效应在后市将明显形成避风港效应(因为它们阶段涨幅很小,不存在获利盘涌出的现象)。

    第二是中报高成长,并且抵抗调整的品种,这些个股往往具有独立性和分散性,即独自启动忽略大盘的调整,虽然今天这些个股也未能在“台风”呼啸下幸免,但一些明显抵抗下跌的个股在反弹中将依然强劲。有人会问了,这些个股并没有上面防御品种的那样的安全性,你又怎能保证其不出现补跌?没错,补跌的危险的确值得提防,但业绩就是这时最重要的安全带。如果是没有业绩,仅仅有虚无缥缈的题材的品种,即使出现突然上涨,也会哪来的往哪回去,中路股份,三安光电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抵抗调整是条件之一,但前面一定要有“中报高成长,主营业务持续景气”的过滤网。

    第三是自身。有人问了,自身如何躲?其实也很简单,面对大跌,自己的心态不慌张是必须的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面对大跌,首先要问自己仓内的个股是否能经得起调整的考验?自己又是否能挺的过这调整的周期?如果以上所说的机会都仍然让你没有把握的话,那么最好的策略其实就是忍住反弹的诱惑,降低,控制仓位甚至空仓去申购新股。因为只有资金把握在手,你才确定地不会让资金贬值,也只有资金把握在手,当机会真正降临时你才最容易把握。

 

盘股开天小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热点追踪(请注意时效):调整时选择这些避风港(0813),一条主线能否带上云霄(0812),稳健投资的又一宝地(0811),这个板块在下周迎来机会(0807收盘),兼具双题材爆发概念的品种(0807),不要忘记这两个板块(0806),洼地效应传导到了这里(0805),光芒被掩盖的复苏行业(0804),八月份值得关注三大板块(0803)

实盘心得(请点击查看):20090812(NEW)2009081120090810200908072009080620090805200908042009080320090731200907302009072920090728200907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