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团取暖”能给市场升温吗?

(2008-08-12 15:44:20)
标签:

身边的奥运

图锐

抱团取暖

基金重仓

钢铁

空翻多

股票

分类: 经典旧世

    记得广发基金的朱平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就说到,在03-04年周边股指好转的情况下,基金已经开始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应对漫漫熊途了。那时的普遍格局是居民对股市的投资欲望很小,成交量常年萎缩,大部分个股在连绵地,无量地阴跌中度过,还传出过一只个股只有两个操盘手互相倒卖,一个感冒了当天就几乎没成交量了的笑话。基金基本只顾自己“门前雪”,比如当时的中集,茅台,振华港机等等,根本无暇管理八股的“瓦上霜”(在2007年上半年,倒有一些基金分散投资于一些冷门八股,取得不菲的收益),也就是说集中投资占当时的大多数。目前虽然时间上达不到03-05年那样漫漫长河的煎熬,但是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些端倪出现了。

    在基金上周五增仓的事实面前,许多人还是抱有疑问,为什么基金增仓了量能不见放大?股指也不见涨?还有人拿出了基金“黑幕”来证明其是小部分资金护盘,大部分资金打压的“事实”,用传闻去批驳事实,当真是逻辑上的奇迹了。好吧,打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假如是为了建仓的话,那么昨天那些迫不及待反弹的个股是不是意味着“建仓”完毕呢?并且我实在看不出许多奥运概念个股三跌停后是为了“打压”的目的,况且许多个股中别说公募基金了,就连券商自营盘也没有,几乎全都是个人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隐藏“卖者”身份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吧?在目前的大局面下,游资作为资金重要的,主导的一环已经基本没有买入的兴趣,而基金只对部分个股有兴趣,比如近期连续放量的机场板块,并且在许多权重股上基金并不愿意拔高建仓,所以即使机构买入,我们也没有什么可兴奋的(这是我所说的问题了,并不是基金买入就要为其歌功颂德,其仅仅是被动地做为多方而已),关键还在于整体人气和整体信心的提振。

    就拿钢铁股和煤炭股来说,随着武钢和鞍钢优异年报的推出,其估值已经与国外同行接近甚至更低,基金开始在周五转空为多,但不要忘记了,现在钢铁股的低价不就是机构砸出来的么?也许原因是因为钢铁股与市场整体的PE比值需要调平(许多基金都有这样一个计算机制),也许是因为宝钢的全流通,总之买也有理由,卖也有理由,这些个股无非是在基金的抛绣球表演中越抛越低,距离中线反弹还有一段距离。煤炭股也是如此,西山煤电公布了一份超过1元的中报并且高送转的方案,于是股价转跌为升了,带动煤炭股全线反弹,人们原来才发现8月山西焦煤集团焦煤又提价了,不要忘记,煤炭股前面不是还被机构所抛弃吗?其实机构的调仓不过是个位的百分比而已,但是市场没有承接盘,所以股价很容易就连续的下台阶,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市场没有足够的入场欲望型资金。

    即使钢炉火旺,煤热扑面,基金在酒类个股(目前第一第二高价股已经全部是酒中翘楚)和食品类个股也捂出了酒香,奶香(伊利股份)和肉香(双汇发展),但是抱团取暖对这个已经降到信心冰点的市场并不能起到加温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投资信心和欲望的恢复。要么,适应这个市场,与还必须待在这个市场的资金(比如仓位已经降到最低的股票型基金)抱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的“紧”日子,要么放松身心,休息休息,看看“知耻而后勇”的中国体操男团和到现在还不知耻在哪的中国股市之间的对比,一笑了之。总之,这个时候要的是一种信念的坚持,不管是持股还是持币,反复无常反而可能会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