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笔者的博文,就会发现我谈“维稳”较多,不管是题目还是正文中都有涉及,但是“奥运行情”或者有关奥运的题材却基本完全没有提到。说起来这可能是一个个人原因,即我认为维稳是直接针对这个市场的,而奥运会如何影响到这个市场,和目前可能出现的“行情”有没有关系,还很难界定。换句话说,“维稳”,“奥运”以及“可期的行情”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笔者还心存疑虑。不妨列举几个问题,奥运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到底有多少?(事实上我更期待奥运后)维稳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保障股民利益?还是强调金融安全?抑或只是为了奥运期间的一点“面子”问题?目前大盘处境显然比较难堪,那么奥运行情究竟是已经开始还是行将结束?
这些问题笔者没法准确回答,所以笔者对“奥运行情”并不是太过感冒。今天距离奥运会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看来是对“奥运行情”做一番总结看法的时候了。恰巧,沪深股市在奥运前经历了十几年来前所未有的下跌,在底位又盘桓许久,显示在此位置得到了有力的支撑,笔者在7月以后一直看多,是因为宏观经济面的好转以及大盘严重超跌的状态,让笔者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而已,至于是否刚好借奥运契机,那就要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把每一段有特征的走势都冠以时间节点处所发生大事的名称,若假设8月反弹或者8月行情定性为“奥运行情”的话,那6月是不是可以概括成“欧洲杯大跌”?如果目前的大盘仍然处于泡沫或者风险的释放阶段,或者在高位,那么即使奥运已经召开,笔者仍然不会去看好,反之,在大盘跌至目前位置上,即使没有奥运,笔者也会坚持入场的信心,奥运这个时间点,只是给了许多伺时而动的资金博弈的筹码而已。
静下心来想一想,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的确很小(胡主席在今天讲话时也提到奥运对经济的推动力不宜高估),但是一场重要的盛会对许多政策的出台却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举国体制的国家内。笔者能够证实的消息是,7月有部分参与油价投机的资金由于对中国在奥运后可能进行的价格理顺(即可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进而抑制消费促进节能)怀有期待,从而撤出了原油期货市场,这就直接导致后来原油价格的崩跌,今天即使以色列副总理沙乌勒·莫法兹称伊朗核计划正走向“重大突破”,一度窜上128美元的原油期货也随后回落至平盘。另外,奥运板块的提前启动也给游资进驻,大盘筑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运对行情的上涨有利好的因素,但是上涨并不能完全依靠奥运的推动。同时,就如同每逢足球世界杯或者欧洲杯时部分操盘手忙于球赛无暇顾及资本市场一样(6月欧洲股市大幅下跌,如果你往前翻,可以看到06年6月欧洲股市也是处于调整的,当时的A股也是如此,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奥运期间成交量的可能低迷将是行情向纵深发展的巨大考验。
既然有好有坏,我们就可以说奥运只是影响8月行情的一个因素(仅仅是其中一个)而已,就如同油价和美股一样。格林斯潘曾经表示今天美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存在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因此美股的表现除了看代表成本的核心资产——原油的价格,还要看其他经济数据的变化。本周美股走出了大阳大阴交错,剧烈震荡的走势,周一被莫名的恐惧感所“凌迟”,周二在消费者指数信心的回升和油价大跌的牵引下收复周一失地,周三在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的继续利好下又一次大涨,周四则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的利空下道指吞没周三涨幅,纳指则依靠摩托罗拉的支撑仅跌4点,周五虽然通用汽车爆出了155亿美元的惊天亏损,油价也一度大涨4美元,但在制造业指数好于预期的情况下,“通用”问题没有再发生,美三大股指收盘均小跌。一周统计下来,道指跌0.39%,标普涨0.20%,纳指则三连周阳,涨0.02%(仅仅看道指的“美股分析者”无疑是伪分析者)。不可否认的是,周边持续走好对A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本周沪深股指除了在周一受到讲话刺激的影响下高开高走之外,剩余的交易日都尽显弱势,其中周三-周五的走势刚好和美股相反,道指是两阳一阴,而A股则是两阴一阳。全周沪深300指数跌3.35%,上周预测中概率较小的“小黑”出现,不过笔者对“维稳”行情的理解,本来就是在资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指数盘旋上升的过程,这段过程有部分个股将实现长期的价值回归,有部分个股则仅仅是一个反弹,随后可能继续踏入熊途。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期望”并没有成真,但沪深300指数周K线重心继续上移,这就告诉我们,希望仍在,不仅在,由于维稳的态度更加坚决,笔者认为即使再下跌,这样跟政策面完全相悖的情形也绝不可能长久继续。
本周行情的一个重大看点即是,周四的下跌创出了2566点以来的地量,然而尾市时的量能却急剧放大,尤其是权重股的护盘尤为明显(参看《耐心使你更顺心》)。周五的上午以及下午的前45分钟,成交量依然极其低迷,但是13:45之后于无声处听惊雷,以权重股为龙头的爆发式反弹开始了,量能也急剧放大。在走出了类7月18日的行情后,人们才忽然明白了周四尾盘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权重发飙的态势非常类似以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类似7月18日的,那就是这样的上涨又是一次游资的行为,机构在周五再次扮演了逢高卖出的空方角色。统计一下周五的加减仓数据可以看到,在资金疯狂哄抢银行地产的时候,机构却悄悄抽身,卖出了部分在周一至周四买入的份额,除了民生银行等少数品种以外,银行地产在周五全面遭受减仓,而真正被加仓的,反而是两险以及表现一般的“两桶油”。机构这样的行为既在意料之中,也可以理解,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除了4月22日,机构在低位的加仓一般是局部的,非狂风骤雨式的慢加,因此今天这样的表现(深市曾经在反弹途中无一家个股处于股价下行状态)多半就是游资所为,说可以理解,是因为机构在异常大涨后的抛售是司空见惯(总比在周一到周四做空方来的好点吧?),如果企业的内在价值是闪光的,那么机构一样会继续如同本周初一样的做多(更何况周五卖出的只是周一到周四加仓内容的一部分)。
七月的上中旬,游资占据主导地位,机构且战且退,下旬则机构开始翻多,游资拼命搅局,总体看来,公募基金处于略微的净买入状态,游资净卖出,而保资则成为了彻底的空方(我一直能够“理解”保资卖股,不要忘记,是大家不让平安融资的,不能融资只能把黑手往资本市场里掏了,谁要它缺钱呢?)。本以为奥运能够提升国人的凝聚力,让资金达到共识,没想到愈演愈烈的分歧反而让和谐无从提起,略感欣慰的是,在30日以后,似乎保资已经填补了资金缺口,开始转为净买入。而在8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游资终于忍受不了一直上升的趋势线被刺破,强行揭竿而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持续减仓的公募基金甚至已经不能决定市场(当然,对于许多基金一直看好的品种来说,它们还是相对安全的)。
不管如何,笔者期望的“维稳”盘旋式反弹行情还有许多任务要解决,比如仍然有10只的倒挂(只是倒挂差距变小),比如太保因为发行价而迟迟不能发行的H股,比如市场里总是期待“传闻”的脆弱信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足,才使得我看到了“修正”,“弥补”进而发展的迫切性,也不由得让我在此时仍然看到机会大于风险(即使中石油发债和七月制造业指数继续下跌,那么为什么不提七月CPI可能大降呢?)下周五晚,聚焦众多目光的奥运盛会即将正是拉开帷幕,下周也成为奥运前“维稳”工作成效检验的一台汇报大戏,显然资金的“人和”直接决定行情的高度,如果还如同目前这样互相拆台的话,笔者只能感到遗憾。当然,这场“大戏”能否圆满,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这台戏的一分子,在指责别人的演技之前,还是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