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尾盘跳水决非走弱根据

(2008-07-10 15:57:57)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图锐

跳水

出逃

隆平高科

预亏

股票

分类: 经典旧世

    在三连阳之后,沪指和深成终于未能抵过获利盘的凶狠压制,尾盘双双大幅跳水,收出长上影线的小阳线,四连阳终于功败垂成。沪深股指疯狂跳水带动了午后恒指在已上扬二百余点时回落至平盘,而在此期间,美元指数仅仅是单针探底至72.55左右就回复翻红,美股期货盘前运行平稳:因此可以说恒生指数的跳水完全是拜内地股指“所赐”。

    原本下午的题目想说说在此轮上涨中笔者所一直不解的两个迷惑,在跳水之后,很明显更加值得讨论的变为了下午的这场出其不意的空方战斗。在两个迷惑中,有一个似已在跳水中解开,另一个目前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因此也许会放到走势更明朗一些的周末再公布吧。这个似已揭开的迷惑就是:为什么此轮上涨中许多中报预减,甚至无限炒作的概念股表现最为强势?按理说,这轮上涨若能成立,应该是修复目前A股接近底部的估值(目前的2500能和07年初的相对比吗?许多学者不讨论大盘股上市后的指数虚增,也不讨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集体增加,刻板得让人无言),恢复股市最基本的“投资功能”的一轮行情,那么前期受到大小非抛压以及悲观情绪制约的一些超跌股应该率先反弹,在昨天的金融地产大涨似乎也印证了这一事实。然而许多中报预亏,预减的股票却在此时也显露出庄股本色,据每日经济新闻的《A股怪现象:中报预亏股集体大涨》报道,如力合股份,高新张铜等中报集体亏损个股在近期走势均异常强劲,继昨天预减60%的驰宏锌锗涨停之后,今天又有澳洋科技在预减接近100%以后涨停。再看其他游资热炒的品种如奥运和农业,奥运股在北京旅游预亏后依然维持强势,农业股中隆平高科甚至又开始连拉涨停。笔者绝对无意评价概念股的是与非,也认为其在确定的情况下是散户获利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如此强势,当真不需要调整吗?这是笔者在14:00时看着隆平高科的K线图时喃喃自语的一句话,正准备记录到博文草稿时,调整应声而至。

    平心而论,这样的时点仅仅是一种巧合罢了,实际上笔者在昨天中午的两大困扰中即已阐述了对超涨股的隐忧,不过行情太强,在板块轮番异动的情况下调整的时间周期大多短暂。长久以来堆积的获利盘终于在14:30左右爆发了,之前所说的预测当然并不是算命式的去找多翻空的拐点,而是对即将到来的情况未雨绸缪做好提前的准备(包括仓位和心理上的)。在经历完一场狂风暴雨式的空降之后,人们不禁想起了去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工中二行钓鱼线所导致的大盘跳水,今天的尾盘杀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由于目前无法得知具体的席位以及是否有其他消息,因此分析仅仅局限于盘面所表达的信息,但盘面的信息在某些方面已经是比较清晰的了。这次的尾盘跳水在之前出现了双头的滞涨势头,比去年1月4日的要更加明显。杀跌的主体又是如何呢?去年的那次是工行和中行的“盲目表演”造成的机构大批撤离,最终让大盘由大涨转跌,最终却促成了二线成长股随后的盛宴。这一次却是题材股疯狂的谢幕把中国船舶,潍柴动力(其H股上涨9%以上),中远航运等低估值股的恢复上扬行情打乱。可以看到,跳水的尖兵——隆平高科在此前维持着高位盘局,而从14:24分开始,突然出现的大卖单以及撤单精密地策划了一次高位诱多,几乎与此同时,农业股以及广州冷机,浏阳花炮等一批前期强庄个股都是在14:30分之前出现跳水。随后在14:30分左右,两险和奥运概念才开始跳水,时间差接近5分钟,这在操盘的概念上已经足够体现“先行”和“跟风”的差距了(两险14:30一般会观望港股动向,港股下调也与其有关),反观石化双雄,直到14:30以后才见大单出逃,之前小资金的跟风操作均被下方买单吸收。浦发银行甚至到14:40才有明显的空方动作。这些因素都表明,获利丰厚的游资是下午跳水的排头兵,后方的恐慌盘涌出,也许正是它们想要的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为数不多的指数还保持着四连阳的状态,它们是上证50和沪深300(行业指数就不算了),证明了行情在愈走愈强的情况下,指标股和优质个股在逐渐的走强,只是因为它们的波动幅度会小很多,后市会以价值回归的路线为主。而港股的复又翻红也证明了,今天的“大动作”只是A股的家事而已,这样的“独立跳水”就和前期的“独立走强”一样,非常正常。在量能维持,周边不发生重大恶化,以及政策面仍然积极维暖的前提下,今天的跳水绝对不是大盘走弱的根据(至少今天绝对不能断定)。昨天的那句总结“给多方耐心 给自己冷静”,如果结合今天的走势,是不是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