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多的悬念,新鲜出炉的“CPI数据”尽管比较符合预期,但是在市场人心涣散的情况下自然所思考的还是负面影响。因此上证指数的新低没有悬念的被击穿,沪深300指数的3000点城下也“岌岌可危”。关于CPI的回落以及PPI的高企,的确会给一些公司造成影响,比如江山化工的业绩突然“亏损”以及红宝丽的由升转降等等,这也表明在工业成本环比上升大于下游产品上升幅度下,部分制造型企业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恐慌中能“一棍子打死一片”吗?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定价权出色的上游企业以及一些毛利率很高的服务类行业并不会受到PPI高企的影响,反而有所获益,比如西山煤电上调煤价再次增收14亿元,可惜一条消息被众人皆知了也就无法成为利好,弱势下也只得高开低走了。
有些消息“众人皆知”,有些消息则并不被太多人知晓,甚至还被误解。比如周二的疯狂大跌,一向被解读为机构疯狂减仓的标志,有许多著名言论也称之为“机构,公募基金导演的阴谋”,结合部分消息本身传出的基金言2500点以下才有投资价值云云(昨天文章中也有转述),似乎人们对大机构,大资金不看好后势已经言之凿凿了。但笔者在周二当天的《无效市场带动非理性恐慌》中已经指出:“由此也可以得到一个我们并不能太接受的事实:与年初的机构重仓个股带头腰斩不同,今天的股殇是由散户自身的恐惧所主导发起,以更多的散户受伤为结束,机构仅仅是附和着在低位痛苦地调仓抉择。”笔者这番言论绝对不是标新立异,自立神奇的无谓之言,而确实是通过观察盘面所得到的结果,然而周二所公布的资金流向更加让人触目惊心:基金席位在6月10日净买入30亿元,创4月30日以来的新高!保资(即资管机构)也停止了净抛售的行为,净买入2亿元,而A字头的营业部席位则疯狂卖出32亿元,成为下跌的元凶魁首。
结合笔者在周末采访许多股民表示“不玩了”的事实,这些股民的确在6月10日选择了“不玩了”,剩下机构和保资依然在低位或默默吸筹,或暗暗苦撑。细看6月10日的资金明细,可以看到有151家基金席位做多,同时只有70家基金席位做空,除了中邮这样的“散户化基金”疯狂抛售12亿(若除去,机构买入量更大)以外,基本没有太大的做空动能。然而,营业部的多空比却是1139:1523,超过300家的净做空优势将股指死死地摁住,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弹。这就印证了“信心崩溃”这个事实,也即,比股指崩盘更加可怕的根本不是所谓“宏观经济运行的停滞”的预测,而是在目前经济仍然平稳之时,把这种预测的思想传递为悲观的气氛,以至于以股市之殇做为代价。
既然机构大幅买入,为何市场仍然连跌三天?解释这样一件事并不难,很明显,在无量的情况下,机构更倾向于“接盘”而不是“拉动”。同样,在低位吸足筹码而非主动买盘一方面符合机构的利益(尤其是散发机构抛盘烟雾弹的情况下),二方面也反映机构在目前宏观大局下的谨慎。尤其是在今天,CPI发布后几乎所有的权重股均齐齐不做任何抵抗的下行,而10:30时启动的期货概念股却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这种股指期货两大主角的“背离”本身就是盘面第一个异常现象,第二个异常现象是在美股暴跌,港股低开低走的同时,A股却罕见的以其自身的律动在运行,最重要的指标——量能也有所放大。紧紧盯住异常现象是目前仓位低的人所建议做到的,因为在指标股看似抛售的背后,隐藏着机构反击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