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涨之后短期向上的趋势已经探明,但是对于中期走势目前却是异说颇多。这种观念上的分歧也就直接导致了后续不可避免的放量震荡的产生;从盘面语言来看,这种多空双方剧烈争斗的画面总是值得我们研究一番,更何况是在昨天创记录涨升后的震荡,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看点可以值得注意:
一,不管是前面的放量拉升还是尾盘的迅速回落,以及量能的比值都和7月24日如出一辙。虽然昨天的长下影线和今天的长上影线看起来并不让人愉快,但是考虑到昨天是由于重大利用好的过度高开,因此这只能算是特例。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由于消息而涌入的做多力量与7月23日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它们都出现了前一日(7月20日,4月23日)反常拉升->暴涨(7月23日,4月24日)->整理的格局,但毕竟去年那次是利空出尽石头落地式的利好,而本次则众人皆知,于是今天上升动能显得格外强劲,但是尾盘的获利回吐也异常的剧烈。由于连续的暴涨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说适度的整理是利于今后上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尾盘的下坠与港股也有密切的关系,在美股期货与欧洲股市(刚刚开盘)的继续上涨下,港股并没有出现继续走高的局面而是突然翻绿下坠,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平安等一批A-H联动密切的股票迅速走低,结合在14:04分时中石油莫名其妙的17.80大卖单可以看的出,部分国际性联动的游资已经准备赚短差出局。在目前管理层呵护股市的时候,如何认真培养我们自己的机构投资者,还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二,说到机构投资者,首先想起的应该是4月23日之前砸盘的元凶。事实正是如此,在本周一大小非解禁的利好出台后A股走出了极端的高开低走的走势,正是由于机构砸盘所致,也许是机构不了解政策心思,也许是故意诱空所致,事实是在那一天机构狂抛70亿,直逼4月15日的流出量。那么在政策组合拳的时候机构在做什么呢?我们无法了解到最近两天的状况,但是4月23日在美股跌去百余点时的反常拉升则可以看出端倪,数据显示,23日机构大幅度的净买入70亿,相当于又把21日抛出的买了回来,并且增仓的重点方向是银行,钢铁,地产,煤炭等大蓝筹板块。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24日许多中小盘股票最终没有封到涨停,倒是中信证券,中石化等大权重领涨的原因,也就是说,昨天大盘的巨幅上涨其实是由于权重股被机构“回马枪”热捧的行为,虽然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但也希望“为时未晚”。在蓝筹股几乎一字封停或者成交量并没有放得太大得时候,前期一些机构抱团取暖的股票却出现了另外的状况,在上交所的公开数据显示,新赛股份和敦煌种业都是由于机构追捧而“脱离基本面”强于大盘的品种,在23日虽然也大涨,但是换手率暴增到20%以上,而大批量净卖出的正是机构,这种近乎孩童玩耍般的行为似乎有些无奈。
三,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亮点,就是吹着大泡泡上市的紫金矿业,在上市之后这个泡泡非但没有慢慢消去,反而变本加厉。就在大盘2点以后跳水的同时,紫金矿业却开始了反向又反常的表演。10元,11元,15元,20元,一个个堡垒接连被攻破,也许在炒作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注意到中国的第一高价股王位已经被紫金矿业偷偷的抢坐了一会(最高价22元,实际是220元,已经接近山东黄金的历史最高价),这种行为在证监会刚刚宣布以法制监管市场的当头,无疑是撞在了枪口上。14:26分,紫金矿业被上交所特停,虽然还是晚了一些,但也许是在这种疯病的颠峰时期猛然住手,更能挖掘出其始作俑者,正如同《范进中举》所描述的一般:“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这种与管理层期望格格不入的'顶风作案'为何竟能发生?从上证公布的交易席位也许能找到端倪。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洪武路证券营业部等五家游资的疯狂买入,颇有当年泰然九路在拓邦电子上的“风范”。别忘记,全聚德的“飞鸭”场景还历历在目,此时在源头根治紫金矿业,是必须也是值得我们庆幸的。
虽然今天沪指没能在最后翻红,但是我们要看到沪深300指数仍然上涨,市场的人气也被有效激活,在狂喜后的市场必定会恢复平静,而这种平静需要的是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