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008-04-09 16:25:38)
标签:

图锐

杀跌

国寿

50etf

清醒谨慎

股票

分类: 经典旧世
 

简单的的惯性思维显然是股市里的大忌。比如上星期周三时的疯狂反攻到下午的全线回落,事后你才会知道原来那一天机构净买入70亿,创造两个月以来的最高。如果你在那天错误的丢掉了筹码,那么很显然在短期来看是个错误的抉择。同样的道理,如果说三根阳线就要燃起反转的岁月,那么也错了,虽然说反弹的有效性依然存在(上周的周三70亿+周四30亿很明显不是白来的),但是如果再有所谓行情,则一定是结构性的进二退一行情而决非去年一般波澜壮阔的二八轮动行情,这一点笔者已经强调过多次。由于业绩是上市公司的根本,而今年由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导致同属二或者八的公司一样会出现盈利增减不一的情况,比如“二”中的银行股和石化行业就不应该以同样的眼光对待,而“八”股中农化股的景气度也显然高过部分预减的纤维和有色行业。虽然在A股市场,同涨同跌的怪圈还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解决(比如前段时间预增个股也一定要受到其他个股的拖累),但是毕竟安全边际分开来了。因此,在三连阳后,一根巨阴就如同一盆冷水一样再次浇在了信心的火苗上,也印证了社论中强调防止“大起大落”其实并没有实际作用的说法,不过这样的冷水带给了我们清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你抄我的底,我逃你的顶,这永远是股市博弈中常见之事。就拿上周三来说,所有的股票都如同齐齐让路一般给国寿“涨停”(除了略微不识相的天房发展),这本身就很诡异。而下午的疯狂回落又让大象股成为众矢之的,被迫登上公开信息披露榜的国寿看来是早有准备,做出一付机构出货的假象(从几个席位披露来看,机构是净卖出的),而在明修栈道的同时,机构的陈仓突袭战也开始了。事实上自那以后,人寿是机构连续增仓最多的对象之一,而就连一再逼迫发行价的中石油也出现了机构被迫的买入。当然这些事实,在上周三根本无法看出,等到你看出之时,等待的则又是一场接近两百点的暴跌。这样的暴跌发生在刚刚出现可控性反弹之后,说明了市场真正的弊端没有被解决(也即是前天文章黑体后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证监会除了发布三个文件以外,发行的几只新基金(泰信优势,金鹰红利)的消息以及批准三家保险公司委托业务的消息似乎都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开,不知道是这些消息本身已经在重复多次后毫无吸引力还是证监会“默默行之”的方针使然。

    这样的暴跌,出现在QFII限制放宽和第二批今年发行基金入市之际,出现在中午“批准三家保险公司委托股票买卖业务”之后,似乎确实很奇怪。但是仔细想想,在外围环境虽然短期企稳但仍然有可能出现一轮下探的时候,在3月份经济数据不明朗的时候,在有新股发行并且市盈率还特别低的时候,出现了一波集体杀跌也是很正常的(不排除有一些消息出现),更重要的是,前段抄底的资金,不管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哪一类,顺势而为获利减仓也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目前行情刚刚出现最大一次反弹(三连阳)的时候,更加重要的是,今天2:00过后的下跌量能奇大,完全超越了上午几乎所有的时点,这让笔者不寒而栗的想到了去年的4月19日和8月1日,虽然很明显现在的境况于当时有很多不同,但有一点很类似,那就是似乎有资金刻意在逼其他资金出仓(不管它自己是为了出逃还是诱空,这需要以后行情的确认)。不过从国际股市来看,美股在屡受利空挫折的情况下已经很久不大跌,而港股在受到A股拖累后并没有再跌而是在A股收市后底部盘桓,说明国际力量依然是A股下步企稳的关键。而50ETF今天下午再次大幅度放量,并且带动深100ETF也创出量能的新高,依然能够显示出部分资金的“良苦用心”(某些人似乎问180ETF为何不放量,首先份额方面180ETF远小于50ETF,二者很明显50ETF与沪综的关联性要比180ETF更强)。因此在冷静过后,谨慎而理性的分析这个市场,永远不要因为一个利空或者一个利好的苗头去走极端,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哲理,放到现在来讲,一样是适用的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