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股:中行,工行
昨天傍晚,A股市场两大权重股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发布了2007年度年报,业绩均有大幅增长,年报显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工商银行、中国银行2007年税后利润分别为823亿元和56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9%和31.33%,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和0.22元。对于各界普遍关心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两家银行今天也首次披露了具体数据。工行行长杨凯生透露,工行投资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券总额为12.26亿美元,信用评级全部为AA级以上。中国银行也透露,去年第四季度处置了部份风险较高的美国次贷债券及相关的全部债务抵押债券,目前还持有49.9亿美元,相关减值准备余额为12.95亿美元。至此,除了建行外,基本所有的大银行的财务指标都浮出了水面(中信行将于今晚公布年报),受到疑问的中资银行的次贷困扰问题也基本“尘埃落定”,虽然总体看上去比预测情况好了不少,但是许多人并不明白0.15(工行去年摊薄的业绩)和0.24之间的差别其实有60%,因为它们的绝对值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少。受到利好刺激的影响在港的中资银行H股今天续涨,而A股由于“解套”为第一要务因此几大银行均呈现冲高回落走势。
2.保险股:三国演义
昨天讨论的“破发之魁”今天结果揭晓,太保在解禁的刺激下顺利摘得“桂冠”,由于太保此次的解禁机构中,“保险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它们也是非常情愿地打压自家兄弟来尽量止损出局。人寿的T20666继大卖平安后,又打起了太保的主意,而人寿在今天年报发布会上也尘埃落定的宣布自己不仅就是“大空军”之一,而且将继续减持股票也造成了午后太保继续杀跌,并且带动大盘由红转绿。实际上,人寿今年的业绩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也不算很差,至少比起某证券分析师在某文中提到的“要亏损”好很多,但是比起平安来说,目前它的PE反而要高估一些。因此午后在平安急涨的情况下,人寿虽然努力跟上,可惜也依然摆脱不了微跌的厄运。有报告称2008年平安的业绩将下滑43%左右,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可怕,下滑一半,不就是回到前年的水平吗,可是看看股价,平安人寿太保在你卖我,我掐你的互斗中早就比上市时还要低了:如此算来,安全系数反而增加了一些。
3.专户理财第一单
沸沸扬扬的专户理财昨天也终于尘埃落定,第一单落户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作为资产管理人与上海某知名民营企业于2008年3月25日晚上双方草签合同文本,资产委托金额近亿元。据悉,客户资金之前已经在账上等待,今日中国证监会《特定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指引》一发布,双方就草签了有关合同文本,达成了合作协议。此次下跌一直以来就有传闻,即绵绵的下跌是为了让专户理财的起点更低,收益更高,严格来说,从今天大盘的总体表现来说已经勉强能算“止跌”,部分绩优股如西山煤电,太原重工的惊鸿一瞥似乎让人真的感觉有资金在进场的样子。虽然“近亿元”的委托比起目前汹涌动辄几十亿的大小非来说仍然是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交银施罗德的亿元理财毕竟开了个好头,有第一单也会有第二单乃至第一百单的出现,不过如果它们还是为了进场而打压的话,可要问问这个“第一单”同意与否了。
4.两税合一的季报
昨天报喜鸟的确“报了喜”,宣布2008年1-3月净利润有增长45%-75%,再加上山东海龙的预增50%-150%,这貌似是A股市场受益“两税合一”季报的头一炮。在经历了雪灾,紧缩政策以及市场本身不稳定的巨大冲击时,两税合一的“利好”还有用吗?这是人们一直关心的话题,昨天也终于“尘埃落定”,看来答案是:有用,但是不是所有公司;原来所说的金融,钢铁,酿酒等高税率公司今年的业绩看来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毕竟“千好万好不如业绩好,千足万足不如信心足”,虽然两税合一的定性结论我们可以做出,但是“定量”的这一块还未完全看透(即到底平均能增长多少),真正的帷幕需要等待4月份的季报出现;不过可想而知,由于受益公司是结构性的,因此行情也会以结构性为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