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大学教授小说激起争议:色胆包天是否代表重庆性

(2008-07-18 11:39:00)
标签:

重庆

巴蜀

性格

地域

抹黑

丑化

杂谈

               重庆大学教授小说激起争议:色胆包天是否代表重庆性格?

 

日前,一部名为《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的长篇小说在网上大受争议。书中对“重庆性格”的“过火”诠释引发了大量网民,尤其是重庆读者的非议。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原载于大型文学刊物《当代》,作者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莫怀戚。发表之后,在文学界内反响非常好,被称为“最好看,最来劲的纯文学小说”,并且是少有的反映地域文化的纯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也引起了重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当地还举办过研讨会,当然,在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

这部小说后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由新浪网作了网上转载。但不久就有读者致信《当代》编辑部,题为《一个作家抹黑了重庆》。来信对小说中塑造的“重庆性格”表示抗议,理由是小说主人公的种种行径绝对属于“流氓性格”、“袍哥习气”,而将这种性格贯之以“重庆性格”的名义,甚至在书的封面上印上了“色胆包天”的字样,是对所有重庆人民的侮辱。抗议信没有受到《当代》杂志的答复后,很快被放在网上,发表于新浪博客中,日点击量突破了十万。

在网友的跟贴中,有人表示赞同,认为将“色胆包天”这样的词汇用于对地区文化性格的总结,实在缺乏恭敬。另一些网友则认为这毕竟是小说虚构,可以不用当真。但在讨论的进程中,网友的兴趣很快转向了对“重庆性格”乃至“重庆人”的讨论,或褒或贬,阵营分明,甚至有人说道:重庆人就是色胆包天!

对于这一事件,记者采访了《当代》编辑部。相关编辑表示:他们只能感谢读者和网友的不同意见,包括批评。而出版这篇小说,《当代》没有任何侮辱重庆人的意思。

记者本人也买了一本《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读后感觉,这是一部相当“好看”的小说,主要内容是一群重庆码头少年的成长与人生,但小说中有些描写却是过于“奇特”,比如“八师兄”为了与美女缠绵而不顾“麻风”的情节,以及为了和女犯人做爱,宁可被抓进监狱的事情,确实可以称得上“色胆包天”。而网友对小说与“重庆性格”的非议正是因此而起。

 

争论网址:

《一个作家抹黑了一座重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5267d0100a7i1.html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新浪连载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59625.html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

作者 莫怀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5月版。

八师兄本是长江岸边小镇“白沙码头”的孤儿,他的命运却总是充满机缘巧合。幼年时,他就被一位老教授发现了音乐天才,又意外地获得了一把世界名琴“史特拉迪瓦里”。但生活的作弄又让这个乐团首席小提琴远走他乡,成了云南的“堵石”之人,经历了人间的大起大落之后,八师兄似乎看破了人生,他敢于向麻风女求爱,敢于放弃荣华富贵,主动进监狱和女犯人大胆寻欢……而这一切,是白沙码头的师兄弟们教给他的,还是江城重庆千百年嚣张性格的潜移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