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子作客新浪读书聊《一根水做的绳子》

(2007-09-17 10:35:32)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我们的作家!
鬼子作客新浪读书聊《一根水做的绳子》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是著名作家鬼子。

  鬼子: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这个聊天您除了通过电脑参与,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整个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今天鬼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他最近的新作,叫做《一根水做的绳子》。大家可以看一下封面,很有诗意的一个封面。您这本著作是您的首部长篇小说?

  鬼子:对。这本书应该这么说,不光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从事写小说以来惟一的一部写爱情的小说。

  主持人:唯一的一部写爱情的?

  鬼子:对。

  主持人:为什么这次会涉及到爱情题材?

  鬼子:因为我写过不少的中短篇,很多人都有一个说法,一个作家应该有一些长篇给自己垫底,长篇能够说一些事,我想我也应该写长篇了。很多朋友,包括一些评论家也说,你的中篇再写也很难超越了,希望我写长篇,我就开始写长篇,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写这一部。

  主持人: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大家都知道您以前的中短篇非常有名,而且获得很好的成绩。有人说您是叙事奇才,您觉得中篇和长篇在叙事上有什么不一样?

  鬼子:在结构上肯定不一样,因为它是一个度的问题,长篇肯定需要人物的命运包括故事的延续性,更强烈一些。短篇不说了,中篇也是需要故事,但是相对短一些,主要是形式上不一样。

  主持人:也就是长篇小说可能可读性更强一点?

  鬼子:也有一种人写不讲究可读,但是很多人原来读过我的中篇,都说鬼子是可以写长篇的,他们觉得在我的中篇小说里充满着人物的命运,很多东西,包括故事性特别跌宕,就觉得长篇肯定也是好看的。

  主持人:这部小说名字叫《一根水做的绳子》,感觉很意象、很诗意的名字,您想让这条绳子拴住什么?拴住人的心吗?

  鬼子:责编说的一句话是对的,一根水做的绳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绳子?通过人物的爱情和命运才可以得到解释。这个绳子也算是爱情,也可以算是命运,它是心灵的一种东西,一种情感等等都可以。应该说有很多种解释,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爱情的不同理解,找到自己更好的解释。

  主持人:这也是一个让人好好体会和意会的一个名字。您的书的名字一直很诗意,之前像悲悯三部曲里《被雨淋湿的河》,还有《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这本《一根水做的绳子》。

  鬼子:还有《瓦城上空的麦田》,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小说。

  主持人:您在整个叙事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些很意象、很诗意的安排?

  鬼子:因为这个小说一开始确定就是一部爱情小说,里边必须用大量的按照我们习惯所接触过经典的爱情小说里边的东西,必须有爱情的元素在里边。所以,我在里边关于像头发、三棵树。三棵树非常不一样,第一棵树是真的,第二棵树是假的,第三棵树还是假的,还有树下面的石头,还有很多很多充满了跟爱情元素有关的东西。

  主持人:也因为这些元素,让爱情的故事更加丰满起来了。

  鬼子: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些细节上。

  主持人:您在后记中说到炒一盘鹅卵石,说您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要用盐、用油、用辣椒,要炒出一番不同的《一根水做的绳子》。您觉得用这种方式是为了唤醒人们内心对爱的一种理解还是其它?

  鬼子:您这种说法是对的。我当时想找鹅卵石下酒是这么想的。因为主要是爱情小说应该说在小说里边写的很泛滥了。这么多年以来写爱情小说的人为什么没有人纯粹地写爱情小说。首先作家觉得现在要写一部爱情小说特别难,有它的硬度和难度,你要找一个鹅卵石,鹅卵石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吃法,事实上你会找,还是可以下酒的。

  主持人:我们之前也聊过,您跟像余华经常在一起聊天,你们有没有探讨过为什么写爱情很难?

  鬼子:包括作家和读者,可能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因为爱情的观念在不停地改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飘来飘去,有时大家觉得不好找,包括现在很多人都不再相信爱情了,都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一个爱情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很难说。

  主持人:您写了这本书之后,对爱有一个定义吗?爱是什么?

  鬼子:我觉得人的生存还是应该有爱的,你可以不相信爱情,但是其实你问问自己的内心,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爱情。我还是永远相信,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永远有一句话在脑子里边定向:“生命永远是为了爱”。

  主持人:不仅是为了爱情,还有其它的爱。

  鬼子:对,当然包括爱情,包括人性,包括生命、命运等等所有的东西。

  主持人:您在这本书里面对爱的诠释,除了爱情以外,您还有其它对爱的诠释吗?

   鬼子:应该是有的。

  主持人:比如说呢?

  鬼子:比方说像李貌这样的人,你要说到一个懂爱或者不懂爱,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这么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你要说他有多爱阿香也说不上来。因为有时过度理解我们社会中的人物,任何人心中都有爱,他们按照个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这个男人很无奈,但是他并没有失去他的良心。所以我有一句话说他经常受到良心的折磨,他的心不停地敲打着他。

  主持人:无论是悲悯三部曲,还是《一跟水做的绳子》,您的文笔带着一种悲悯的情怀。像刚才说到李貌,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有时对他觉得很气愤,觉得他很懦弱。但是我感觉您在描绘这个人物的时候,有时是有意拉他一把,在读者觉得很过火、很生气的时候,又还原了一下他内心有爱的这种感觉。

  鬼子:因为我觉得任何人,哪怕是生活中,哪怕是小说中的,你如何去理解他、去同情他,是最主要的。你愤怒也罢,你同情也罢,他总是有他的理由。这个理由也不光是一个作家叙述的时候用的是悲悯的心,有时你应该让你的文字感染读者,让读者也产生一份悲悯的心。这样你的小说对读者的滋润,可能就更有效一些。

  主持人:这本书悲悯的关怀,您是什么样一个出发点?是想怎么样也让读者去感受到?

  鬼子:这一点我觉得比较难说,因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各个人对爱的理解不一样,各个人对爱的观念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爱的一些看法、判断。所以,你不能说你的文字就能引领所有的读者都往一个方向去走,那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看了您新浪读书连载网友的留言了吗?有一些就很相悖的了。

  鬼子:还没看到。

  主持人:我传达一下。(笑)因为有些网友觉得读了这本书以后,像我刚才说的,觉得李貌这个人特可气、特怯懦,反而觉得阿香很勇敢、很痴情、很执着,这是大家普遍的一个感觉。有一位广西南宁的网友,他说爱情不全是风花雪月的,有些爱情确实就是那么的沉重,但是又是那么的现实。爱本来就是没有道理,有点命运的味道。

  鬼子:我觉得他说的挺好的。一男一女的爱更多有时跟命运有关,尽管命运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说不清楚,只有过去了回头才知道,爱有时跟命运是有关的。这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

  主持人: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一个东西。

  鬼子:对。

 主持人:我在看您这本书的时候,会通过一些,比如说像“双抢”、“民兵”等等字眼,我在揣摩,说这个故事到底是发生在什么样一个年代。

  鬼子:这种文字提供了这么一个信息,这个故事前半段是发生在“文革”的后期。

  主持人:60、70年代?

  鬼子:对。文革快结束了,要不然不可能有那种行为,一个校长就可以把一个老师那样折磨。

  主持人:弄到一个那么偏远的地方去。

  鬼子:对。

  主持人: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故事背景呢?

  鬼子:主要是给它一个时间跨度。首先从年龄上去考虑,其实这个环境不是这样考虑的。

  主持人:是从年龄上考虑?

  鬼子:对。因为我一开始就确定这个故事一定是个生死的恋情,所以生死恋情里必须有一个时间的跨度,对爱完全无知的一对人,然后慢慢走来。

  主持人:而且也随着时间的过渡,可能到最后李貌才会那样,最后一刻李貌才真正像一个男人。

  鬼子:就悲壮起来了。

  主持人:就悲壮起来了(笑)。

  鬼子:如果我们说这个男人一直无能为力的话,他也确实无能为力,因为他是一个小人物。你说他能怎么办?除了爱,除了这种很无奈的爱或者是良心很人性的爱,都可以,他只能这样,当他真正失去这个女人的时候,真正悲壮了一次。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网友的留言。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也感谢现在UC绝对现场关注聊天的朋友。我看到有些网友已经在这儿留言。今天这样一个访谈是视频互动的聊天,文坛在这儿会把大家对鬼子老师提出的一些关于书的问题,递给他,希望大家踊跃地发言。刚才说到一个手机访问新浪网的网址,再重申一次sina.cn。

  读一个来自河北唐山网友的留言。

  网友:我看了这本书,其实男人和女人在感情上和身体上都是同样的可怜,也是同样的可怜。伤害对方,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只要感情是真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鬼子:对。我觉得用了一个词叫“伤害”,这个词用得相当好。因为其实我这个小说的题目,要说明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水做的绳子》,原来我在小说刚写的时候,没有这个名字,写着写着,写了几万字才出现这个名字。我就想到爱情可以不停地受到伤害,是伤害一结束,只要有爱,会继续往前流动,就想起了唐诗,有一句诗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想到这个名字,《一根水做的绳子》。

  主持人:您这么一说让我又想到了一位网友的留言。

  网友:《一根水做的绳子》延续了苦难的叙事,但是淡化了苦,浸了苦水的绳子拧了又拧,拧出一丝丝涩涩的甜。

  主持人:您觉得怎么样?

  鬼子:我觉得他的说法非常有诗意。(笑)

  主持人:发现您的读者说法很有诗意。(笑)

  鬼子:跟我书的风格是一致的。

  主持人:已经在引领大家的阅读了。

  鬼子:我在写这本小说,写苦难的爱情,或者说爱情的苦难,都可以说。但是在表现他们苦难的时候,更多的是,如果用心的读者会发现里面写了很多温暖的东西,总是默默有温情。像李貌,悄悄的,每一次都给她买巨大的茶壶,总是偷偷的,也不是总挂在一个地方。一个男人一辈子能不停地送东西给一个心爱的女人,自己对不起的一个女人,自己不能娶她做自己妻子的女人,不停地做这么一件事,也很不容易。

  主持人:但李貌开始的时候,他的动机可能并不是这样,只是害怕阿香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鬼子:不是爱,是给她安慰。

  主持人:到后来就变成爱的表达了。

  鬼子:包括他发现树头已经是烂了,本来都是扔掉了,但是又担心阿香看到树没有了,会伤心,为了她又种下了一棵,这棵实际上是假的,生命中或者是人与人之间,我们说爱和命运都是这样,有些东西虽然是假的,但是存在于你的生命里,因为有爱。哪怕这个爱的来由不纯,你可以审问他。后边阿香的命运都是因为你,但是谁又能知道他这样做又是不对的呢?也许对呢,因为至少解决了眼下的问题。

  主持人:是抚慰了阿香,而最后也是一种很好的演变,变成一种默默的爱了。

  鬼子:一种责任了,本来一件说不清楚的事情,慢慢变成你既然给了我,就意味着你还爱我。

  主持人:书里的几个女人,无论是阿香也好或者是小香的妈妈也好,都有一种真的是痴情。可能像阿香,有时她明知,可能在那种情况不一定李貌并不多么爱她,但是她在接受这份哪怕是关怀的时候,也用这种李貌给予她的东西来养了她的心,就像她说的,一句话也可以养她的心。

  鬼子:我觉得主要是人有的时候总是渴望有些东西是养心的,其实爱情很多东西,除了别人安慰自己,还有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安慰自己,拿的就是对方有时就给你两句话,永远就让你感觉到温暖。

主持人:您的书非常注意细节,过于细微地描写,让整体情节不堪重负,会不会伤害您想表达的本意?

  鬼子:细节对作者而言,要看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如果泛滥了,可能会出现像你所说的情况。如果你控制得住,一个细节跟一个细节跟在一起,不停地往前走,能对人物的命运和对你要表达的东西产生作用,应该是不用担心的。主要看你的能力,跟作家的把握能力有关。

  主持人:因为很多读者在读了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刚才我说的,觉得李貌是一个很懦弱的人,您觉得他是吗?

  鬼子:其实应该这么说,这是一个小人物,小人物在生活中到处都是,我们应该首先这样来理解。因为他只能这样。你要换位,如果你是他,你又能怎么样?所以,一步一步地出现失误,比方刚才我们说那棵树,如果他不种,可能他们的爱就解决了。但是如果是你,你愿不愿意这样安慰一个仅仅18岁的女孩?而且这个女孩能到这儿来找你,你是有责任的。当你有很多东西说不清楚的时候,这就是爱,爱就会产生这种很无奈的,爱有时也是很无奈的、很无力的。

  主持人:刚才说到李貌,阿香的这个人物也很突出,我们也来说说阿香。阿香读者可能首先记住的是她长长、顺顺、香香的头发。还有为了一个承诺,她愿意一生守望这份爱。而且为了他一句话,也一直能够养着她的心。像阿香这样一个人物,您希望给读者带来什么?

  鬼子:有时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并不去想能给读者什么。因为有时候我们作家写一部书,最早的时候说过,你的读者可能有很多很多,因为人很多,层次也不一样,个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所以你无法知道你要给读者什么。最主要的还是作者关注阿香这个命运,原因是因为她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你说这个女人很傻,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想,她什么都失去了,她为了爱付出了太多,她什么都失去、都没有了,最后你说她还能有什么?也许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暖心。

  主持人:你刚才说无论是李貌也好或者是阿香,我们都可以说是一些社会上平常的小人物。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小人物,尤其感觉是苦难的爱情来写呢?

  鬼子:这是我一开始就想好了,给这个小说立下的一个框或者是一个命题。因为我发现所有写爱情的,哪怕是经典爱情,要么就跟政治有关,要么就跟文化有关,尤其最多的就是跟财富有关,跟金钱、地位等等有关。我就想一旦有了这种东西以后,当然也是一种爱情,什么样的环境下的爱情都是爱情。但是这种爱情附加上去的东西太多。我是觉得,我写这个爱情小说,我才知道爱情小说确实难写,因为别人的爱情小说都是这种,动不动就跟政治、文化、金钱、地位有关。我就想其实生命中的爱情,有时候能不能有一种方式,只把爱情还给生命。有这么两个人,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心,他们只有一条鲜活的生命。这样的人怎么爱,这是最本质的一种爱情。所以,这是这本小说特别用力的地方。

  主持人:还原爱情的本身。

  鬼子:对。尽可能的,我觉得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本质的一种爱情。

  主持人:本质性的爱?

  鬼子:对。努力吧,不一定说我都捕捉到了,我相信后边会有作家做得更好。

  主持人:这本书的责编王干老师有一段评论的话,他说《一根水做的绳子》这样一个生死恋情,让他看了以后忘记小说所谓的技法、语法、结构、手段等等,有的只是一种感慨和感动。感慨爱情的奢华和飘浮,贫困见真情,爱情拒绝浮华。想问一下您,您觉得写这样一个爱情小说也好,或者对于写作也好,您最在乎的是什么?

  鬼子:其实这种东西都在乎。

  主持人:技巧也在乎?

  鬼子:对,比如这本小说你看上去,因为人物的命运,关于不一样爱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你之后,你可能不知不觉陷进去,当一个读者陷进去的过程中,这里边是使用了技巧的。

  主持人:有一定技巧在里边。

  鬼子:应该是有技巧在里边的。打个比方说,如果我们用很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就会出现很多很闷的东西,会很沉闷地叙述。但是我的小说基本上速度很快,我是很讲究速度的。为了既讲究速度,同时又讲究画面,流动感很强。这种流动感很强,其实就是用了一种方法。比方说你可以忘了我使用小说的手段,我的小说使用了大量写小说的手段。

  主持人:能不能透露一下。

  鬼子:比方说第40章。写到关于阿香的心是不是走了,李貌就背着妻子找过阿香5、6次,如果换别的说法,一开始就说他去找什么,找什么,可能大段大段有很多别人不愿意读的东西。我就写到一共找了5、6次,第一次在什么,第二次在什么,第三次在什么,每一次单独说,那一次又说了什么,最后让阿香总结性地说,每次阿香只短短地回了他一句话,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很多人说这一段看来看去,看来看去。有一位读者,因为原来发表过一次,他说哎呀这一段我看了已经7、8遍了,写得太好了。这种方法好像都不再是别人写小说的方法了。我说对,因为这样一种结构,速度加快了。

  主持人:还有您刚才说的画面,我读您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您说的画面感很强,我记住了几个镜头,比如说阿香给小香洗头发的时候。

  鬼子:很用心。

  主持人:阿香是那样的细致。还有她们两个从山上带回来鼠耳叶,种在了他的窗后,等等很多。包括最后的画面也是让我很难受的。我想可能很多读者也有同感。王干老师这段评论中还谈到一个问题,就是纯真爱情。他说您书里面所传达的爱情就是很纯真的。是不是这样纯真的爱情您见过,曾经在您身边发生过?

  鬼子:一句话说不清楚。因为爱的东西,其实一个人之所以有爱或者想得到爱,本身就是一个梦想,有的人梦想实现了,有的人没有得到爱情是梦想没有实现,因为生命充满了梦想。所以,其实写一部爱情小说,就像做一次梦。

  主持人:这也是您在想象中的一种爱情?

  鬼子:但是这种想象有时也不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因为你一个人所有生存过的东西,包括你拥有所有的信息,肯定透射着很多,我相信有一句话人们已经说烂了,作家只有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东西。你敢于想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爱情。

  主持人:而且可能在你的生活当中,在别人的生活当中,已经发生了的。

  鬼子:也许没有像我写的这样发生,但是会有很多相似的东西。前一段时间新闻里说有一个什么男的、女的,多少年没见,有一天那个女的突然间听说一个男的死了,那个女的当天晚上也死去了。后来说有谁给他写了一首歌,那首歌是很有名的。我有一天在喝酒的时候,听到他们突然说这个事,说爱情真是很奇怪的。说一个女人一直默默地等待着那个男的,已经多少年失去联系,突然间有一天听到那个男的死掉了,于是那天晚上她就自己做了一个花床,而且是现实的,就是今年发生的,她就守着那些东西,要去就一起去,要活着就一起活着。

  主持人:那种思念之下得到了这样一个噩耗,她都愿意跟他一起走了。所以,我想像李貌那么一个突然的打击,他确实也会有这样的勇气。

  鬼子:对。

  主持人:跟他一起走了。

  鬼子:我相信是有这样的勇气。

主持人:您这本书所传达的爱情很纯粹,但是现在的文学界感觉很喧嚣,包括现在文学界写爱情的小说也很喧嚣,您有没有担心它的生存环境?意思是说会不会担心它只是一个小众的阅读?

  鬼子:这一点我不这么想。因为我永远是这么想,爱情小说只要写得好会有大量的读者。因为事实上,现在的爱情故事包括连续剧,纯粹的爱情太少了。原因我不知道是作家的原因,还是因为观众或者是读者的原因,也许什么原因都有可能。大家总觉得在爱情故事流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别的东西存在。事实上如果你真的写了一些很纯粹的爱情故事,我相信也会有大量的观众和读者。我当时写这个小说就有这样一个想法,比方说武侠小说,像金庸的小说,每一个故事应该说都不真实,都是假的吧,但是为什么能够吸引人?并不是说我要在里边找到生活,不是,而是找到一种被感动的东西,找到一种吸引我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一根水做的绳子》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包括叙事上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如果你把你的小说让别人一开始就掉进去,跟着你的人物走,出不来,人家完全就忘记了你的故事是否是真的发生了,或者是怎么样,就是你提供了一个通道,哪怕是梦的通道,就像做梦一样往前走。

  主持人:也让读者走进去。

  鬼子:所以,我有意尽可能跟生活拉开了一些距离,有意地让这个故事好像离读者挺远的,但是这个故事里边关于内心的东西,距离读者是很近的。也许你心中没有,但是你渴望得到;也许你愤怒某个人爱的表达方式,这种无能为力,这种不敢站起来为一个女人负责等等,但是你会知道为什么。

  主持人:刚才听了您这一段话让我想起一位朋友说的。他说鬼子知道读者的心在哪里,也知道人物的心在哪里(笑)。

  鬼子:这也是一个作家应该努力的。(笑)

  主持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鬼子:对,不能跟你的读者对着,绞尽让别人读不进去,那有什么意思?也有作家在努力给读者增加难度,让你阅读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读者觉得前边都写一些什么东西,读不出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创作的观念,感念不一样。

  主持人:您这部小说在叙事的时间也有几十年的跨度。最后您把读者和人物也好都拽到了现实生活中,像晓汪这样一个人物出现让人觉得特别气愤,本来觉得无论是阿香也好,或者是李貌、小香的妈妈也好,这些人物的感觉可能离我们的生活有一点远,有着理想的纯美,但是晓汪却非常现实而势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物?

  鬼子:我要不这么说吧,简单说几句这个小说是怎么来由的。这个小说本来应该说现实生活中有过这么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做导演的朋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故事,是他拍了一个专题片,还拿了中央台专题片的一个奖。故事写的就是一个老师,他的学校就没有,被撤掉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学生上学了,这个故事跟那个是吻合的。他确实就是为了不能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家,他觉得很难,因为年纪很大了。农村人50来岁都其实已经是一个标准的老头子了,跟城里人50、60还有青春活力是不同的。他为了留下来,出钱给学生买课本。宁可不要工资了,但是他要留下来,跟自己的爱人住在一起,因为年老多病。你去了,你爱人怎么办?就这么一个事情。但是很多人拿来拍了专题片,很多人拿来做话剧,都获了大奖,但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晓汪做的方向。我也理解为什么要走那个方向。

  主持人:受到大众的认可?

  鬼子:不是,我觉得不是,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政治环境需要这样的故事,就大爱和小爱之间矛盾的时候,你应该选择什么。因为作为媒体来说,当然中央的媒体跟新浪的媒体不一样,可能总体上方向是一致的,但是要的东西不一样。而我是一个作家,应该本着从作家的角度去做。所以,我就把这个故事还原了,用他们的话说,是把他们的故事翻过来,如果我说,我是还原了人物对爱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就是爱,就是这么来的,我说我要还原爱的本质,我们的社会也是一种大爱,但是有时大爱跟小爱之间的伤害是很巨大的。你如果为了大爱,小爱有时就死掉了。如果你为了一个小爱,也许就会对大爱造成一种伤害。这个矛盾是很大的,但是我更愿意站在小人物小爱的这一边,还原爱的本质。这是我这本书要努力的。

  主持人:所以李貌在知道晓汪拍了这样一些照片,弄了一些报道之后,能拯救学校,但是他心里很不舒服。

  鬼子:李貌真的想法失去了。

  主持人:实际上他是为了阿香,想留在阿香的身边。

  鬼子:他觉得那样说就是说假话了,即使我们的生活需要很多人说假的东西来完成另外一个命题,但是这样一个人物确实无能为力,小人物特别真实,但最后也屈服了,在屈服的过程中,他最心爱的头发失去了。有时我觉得大爱对小爱的伤害其实是很巨大,多少小人物的小爱就这样失去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地去审问,有时我更愿意审问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很多人确实没有爱,如果他不是因为文化、因为政治、因为金钱、因为财富、因为地位,如果不是因为这种,他们可能就会得到,就因为这种,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爱就不再纯真了,就是因为附加的东西太多了,就像晓汪要给他,他也屈服了。当你屈服了,那个东西肯定要丢失了,是一个道理。

  主持人:而且感觉到您刚才说的爱是一种生命里的东西,像李貌这个人物,他从最早的时候对倾慕阿香头发的那一刻开始到最后,我觉得是有很大的一个情感的变化,感觉到似乎他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以后,他更懂得怎么样去爱阿香了。

  鬼子:对。因为人的经历有时很能说明问题。

  主持人:您写过像《幸福时光》等等一些剧本,张艺谋、陈凯歌也都拍过您的剧本,这本书有没有想过也拍成电影?

  鬼子:这部小说的电影版权已经卖出去了。

  主持人:已经卖出去了?祝贺。(笑)

  鬼子:连续剧的版权现在还有人在跟我谈。

  主持人:把这本书拍成连续剧吗?那得重编一下。

  鬼子:有人感兴趣,但是有人跟我谈的时候,希望我来当编剧,但是我现在已经不想再做影视,因为我前些年在影视圈里面晃荡了一些时间,我觉得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我现在从这个小说开始,将回到写我的小说了。

  主持人:接下来如果再创作的话,爱情还会是您小说的题材吗?

  鬼子:它没有这么纯粹了。我估计我写纯粹的爱情小说,目前来说就是这本书。目前的思维里边,可能就这么一部。当然下边写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过路的爱情,但不是纯粹的那么去做。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写作计划了吗?

  鬼子:我现在正在做一部长篇,我估计明年可以拿出来。

  主持人:明年?

  鬼子:对。我现在手头还有两部长篇。

  主持人:能稍微透露一下题材吗?

  鬼子:第三部我就不说了,我就说我现在正在写的这部,这部是把我的中篇小说,就是大家认同的一些力量,我的一些表达方式相对集中起来,用那种方法和力量做成一部长篇小说,叫《活埋》。活埋是一种生存的状态,而不是真正的活埋。是一个很沉重,但是我自我感觉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小说。

  主持人:我们期待这样的作品。因为时间快到了,您再对我们新浪网友说几句。

  鬼子: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大家,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新浪读书频道的节目,谢谢!

  (聊天结束)

    (编辑:小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