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德 笃行 至善——我对校训的理解

(2008-10-08 09:15:26)
标签:

杂谈

正德 笃行 至善——我对校训的理解

杨岔路小学  张敏

   杨岔路小学校园基建工作即将结束,一座花园似的学校马上就要展现在教师、学生、家长眼前,美丽洁净而又富有现代感的校园多么令人期待和向往,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为杨小的新面貌添上最亮丽的一抹色彩。为此,学校领导极为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育人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学校的校训:“正德、笃行、至善”。对于如何理解和诠释校训,在这里我谈一谈个人对校训的理解。

一、词语的涵义
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谐,协调。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人际和谐之目的。再来看下半句“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笃行”:按照《辞海》的注释,“笃”的第一意义是“厚实、真诚、纯一”。按照这一理解,“笃行”就是忠实地、专心致志地、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地践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也就是说做人要做到言行一致,说过了的话、许过的诺言一定要忠实地去践行。

    “正德厚生”,这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治理一个国家,尚把正德放在了首位,这说明了正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担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德育教育阵地的学校,那更是义不容辞的把正德摆在了第一位,教师的责任是先教做人,再教做学问,这也与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达成了一致,也与我校的理念核心----建儒雅校园,做阳光少年相映衬,即什么样才叫校园的儒雅?什么样的少年才阳光?不正是具有正直、正义、正气、刚正不阿,善良有爱心,具有像大地一样和顺、能够容量万物、承载万物的品质,像这样德正德厚的学生才能称得上儒雅和阳光吗?这更是与我校的办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么,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在每个人心中也一致会认定是那些德正至善笃行的学生了。因此我认为,本校的校训为德正至善笃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二、词语的结构
正德 笃行至善”在表达上言简意赅,虽只六个字,其寓意则深远旷达,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凸显了现代进取精神,既体现了杨小的独有特质,又阐释了杨小的历来信仰。“正德至善”,是杨小对学生行为责任规范和对社会责任的宣言,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要求的责任意识。 “臻于至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状态和对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宣示了杨小教师及学生的自我定位。“正德至”与“笃行”之间也有着“知”与“行”的关系。“正德至”指的是人的修养,总体上属于“知”的范畴,而“笃行”主要的还是“行”的范畴。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把至善和笃行位置交换一下,把笃学一词放在最后是否更恰当一些,校训为:正德至善笃行

 

三、文化的体现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宗旨的概括,也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办学方向、统一了学校意志、鼓起了前进风帆。近几年来学校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特别是学校拟定了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了家长的瞩目和社会的赞扬,我们学校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能不说是杨小的自豪。学校要有生机,也要有由我们教师团队创造出来的并能够发扬光大的校园文化,这样一种校园文化将会随着时间的延续日益显现出其夺目的光辉。

正德至善笃行”的校训,是集学校领导的智慧而形成的一种校训文化。校训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的,同时也是对教师而言的。一方面作为教师如何促成我们的学生达到校训提出的目标要求而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适应我们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同样也还存在着一个“正德至善笃行”修养过程。我们的校训同样要求教师以深厚的德泽、无私的奉献精神来育人利物,以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我相信这种文化将随着学校校徽、校歌的形成而逐步形成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支柱,将会形成一种属于学校的永远激励杨小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将鼓舞杨小师生勇往直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