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身影/美國休士頓

标签:
作家身影美國休士頓紅樓夢 |
白先勇談紅樓夢 震撼500聽眾
【世界日報 2019-10-29】記者賈忠/休士頓報導
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家彥(右二)、中美文化講壇執行長趙辜懷箴(右一)等聆聽白先勇的講座。(記者賈忠/攝影)
應中美文化講壇邀請,作家白先勇27日下午在休士頓佛光山中美寺,以「戲中戲-紅樓夢中戲曲的點題功用」為題,進行一場精彩講座。
82歲高齡的白先勇語言幽默詼諧,侃侃而談近三個小時,吸引台下500名聽眾。白先勇表示,一共教了29年書,其中《紅樓夢》差不多教了20年,第一次真正看《紅樓夢》大概十歲,看我母親的那本《繡像紅樓夢》。對我來說《紅樓夢》就是一本「文學聖經」。
談到《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要用對比的手法,像賈政跟寶玉,一個代表儒家,一個代表佛家道家,薛寶釵跟林黛玉,一個是非常理性的,另一個是極端感性的。談到「紅樓夢中戲曲的點題功用」,湯顯祖對曹雪芹的影響相當大,尤其是《牡丹亭》。《牡丹亭》上承《西廂記》,下起《紅樓夢》,到了明朝,湯顯祖寫《牡丹亭》時寫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穿越生死這種情。到了《紅樓夢》裡邊,這個情更加升高,更加擴大。白先勇說,《紅樓夢》是集中國人感受的情之大成。
白先勇稱《紅樓夢》為史詩式的人生輓歌,深刻揭示人生無常,並指出書中不少人物的衝突實為儒家與佛道兩家思想的交鋒。最後,白先勇深情說道:「我這一生,要我選兩本書,對我影響最大,一本是《牡丹亭》,一本是《紅樓夢》。也很巧,我這一生也替這兩本書做了一些事情。第一個,替《牡丹亭》還魂。《牡丹亭》又叫《還魂記》,我重新替它做了青春版《牡丹亭》。等於替湯顯組的《牡丹亭》再一次在21世紀還魂,重新放上舞台。《紅樓夢》呢,我出版了《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等於替《紅樓夢》下了一個註解」。
有聽眾表示,白先勇集其一生對「紅學」的研究,這次以「紅樓夢中戲曲的點題功用」為主題,從賈府的興衰看人世間滄桑,精彩的演講內容,震撼的文學洗禮。也有聽眾說,當年囫圇吞棗讀完《紅樓夢》,20幾年過去了,回頭再看發現名著還是有很多值得花時間去看的原因。
主辦人趙辜懷箴說,白先勇認為《紅樓夢》是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文化的極點,白先勇以深入淺出的手法解讀《紅樓夢》中的詩詞、戲曲呼應人物命運、預示其後故事發展。
500餘人聆聽精彩講座,結束後白先勇欣然為聽眾簽名。
白先勇27日休士頓講《紅樓夢》。(記者賈忠/攝影)
白先勇步入會場受到熱烈歡迎。(記者賈忠/攝影)
后一篇:作家身影/美國休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