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身影 / 上海 关键十六天讲座

标签:
作家身影上海白崇禧将军“二二八事件”关键十六天 |
分类: 白先勇 |
关键十六天,白崇禧与台湾二二八事件
主讲:白先勇
廖彦博
5月24日(日)14:00
现场座无虚席,晚到的读者站在场地两侧和后方,约六、七百人参加。
《关键十六天:白崇禧与二二八事件》这本书在大陆出版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二二八事件”在台湾近代史上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事件,虽然是六十八年前发生的事件,它的影响到今天。如果对“二二八”不了解,对于台湾历史、台湾政治、台湾人的心理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
“二二八事件”发生在1947年2月28日,3月17日白崇禧将军到达台湾,4月2日离台,共十六天。这十六天里他做了善后宣慰工作,悲剧已经发生了,善后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这个事件再继续扩大,今天台湾的情境绝对不是如此,由于“二二八事件”制造出的外省人和本省人的隔阂将更加剧烈。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历史上至今未曾愈合的伤口,而影响人们对这一事件认知的关键的一部分——时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对台的安抚与恢复秩序,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学界所忽略。白先勇与廖彦博合著的新作《关键十六天:白崇禧与二二八事件》即是讲述白崇禧在台湾是如何“止痛疗伤”。他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对多少人一生的影响,以及他哪些判断如今看来是不足的,又有哪些举措囿于当时格局而没能做到。
《关键十六天》纪录片上海首播,从影像方面介绍“二二八事件”来由。
历史纪录片《关键十六天: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亦由白先勇教授监制、采访,廖彦博撰写脚本,与马可吐温国际影像合作,费时两年拍摄而成,力图透过影像还原历史的真相。本片由白先勇教授现身主持,娓娓道来白将军十六天来台行程的过程和原委,追寻白崇禧将军来台始末,也采访当年在白将军令下获救的二二八受难者,从往昔被忽略处着手,多有前人未发之创见。
《关键十六天:白崇禧与二二八事件》共同作者廖彦博先生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