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牡丹忆梦——昆曲夏令营学习感想

(2010-08-26 11:09:27)
标签:

昆曲传承

2010

北京大学

校园版牡丹亭

昆曲工作坊

学生感想

分类: 昆曲传承

                                      牡丹忆梦

                                              ——昆曲夏令营学习感想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杨楠楠

    如果四年前没有看过北大讲堂的青春版《牡丹亭》,恐怕我不会对昆曲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然而正因为没有如果,我才能够幸运地与昆曲传承计划、与校园版《牡丹亭》结缘。

     起初报名参加昆曲工作坊是揣着一份花痴倾向去的,为了去膜拜一把偶像张继青奶奶,还有一对璧人儿般的青春版主演,尽管在他们面前班门弄斧是那么忐忑不安,然而对于艺不高人却胆大的我来说,能够见到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激动和狗血之情溢于言表。直到心目中的偶像亲自担任夏令营的指导老师,舞台上那些如梦似幻的画中人手把手、一字一句的教我们唱、念、作,我才觉得真正的梦中人不是他们,而是我,对于一个菜鸟级的昆曲迷,这不正是美梦成真么?

    从游园,到惊梦,再到忆女、回生,吕佳、俞玖林、沈丰英以及工作组的老师们为校园版《牡丹亭》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作为演员的我们也在不断努力。在杜丽娘组学习,我常常会艳羡天熹的唱腔基础和依依的舞蹈功底,和她们相比,我既不会专业的发声咬字,也没有完美的肢体协调能力,常常是抬左手时不清楚应该迈左脚还是右脚,好不容易记得动作又忘了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记下了,却又唱得像蚊子哼哼还上气不接下气。然而作为一个艺不高人却胆大的菜鸟级昆曲迷,只要热情还在,勇气还在,花痴倾向还在,对我来说就没有问题了!在每天的训练中,我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沈老师一个眼神和指法,休息时也细心揣摩脚步和手法的协调问题,偶尔在宿舍也扰扰民练练唱,吃饭的时候还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其他影像资料,虽然颇业余但终于算是把全套的动作给一水儿顺下来了。最难的要数揣摩人物内心世界,若想恰如其分的拿捏杜丽娘这个人物的大家闺秀风范和小女儿情态,那是很费功夫的,手眼身步都要配合心理状态,唱腔当然也不例外,这一部分老师叫我们自己多揣摩,我想这个工作还要持续努力的做下去。整个夏令营期间,体力消耗很大,大家都笑称演戏真是个体力活,都赶上军训了,然而心情却无比舒畅,从不觉得辛苦。我想,每天身处老师和同学们美妙的唱腔和优雅的舞姿之间,即使会疲惫,那也是极惬意的了。

    莲步轻移,水袖翻飞,莞尔巧笑,顾盼含情……袅情丝吹来闲庭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没乱里春情难遣——则为你如火美眷似水流年……《牡丹亭》的风流婉转恐怕已尽在其中了吧。回想起来,昆曲工作坊和校园版《牡丹亭》真像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摇曳多姿、美轮美奂却又那么的真实。这里就不俗套的感谢各种TV了,老师们的辛劳和期望我都会铭记在心,这一夏你们带给我的这个美梦将永不会磨灭,昆曲之美也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也许对于昆曲和传统艺术来说,我们的身体力行正是一种最满怀诚挚和敬意的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