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五”的来历

(2008-02-10 10:26:54)
标签:

杂谈

在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春节里,被称为“破穷日”的正月初五可谓是一个充满了“规矩”的节日,祭财神、吃饺子、不串门、扫房子等,这些习俗传承至今。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唐代诗人姚合在《晦日送穷三首》中写道:年年到此时,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在农村一直保留着这一天祭财神的习俗。

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按讲究,这一天的饺子馅儿一定要自己剁,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掉,预示着来年一切都顺利。清晨起来,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说是走亲友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这一天,各家各户还都会搞一次大扫除,清除节日期间积攒的垃圾,清洗脏衣服,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此外,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在我国一些地区初五这天还有“送穷”习俗。就是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