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说文章的结构――过渡、照应、开头和结尾

(2012-02-01 22:58: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

简说文章的结构――过渡、照应、开头和结尾

秋雨

一、过渡

一篇文章除了结构、层次,还要注意联惯性的问题,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部联系,还要注意两者之间的文字衔接,让读者的思路能够顺利地由前者过渡到后者,不感到中间有什么空隙。文章有一个大的段落过渡到另一个大的段落,因为转折比较大,往往需要用几句话交代一下,一方面是为了过渡,另一方面是为了交代文章的层次。有的时候过渡段落里的话是明白地指出来的,有的时候却是不露痕迹地把前一层意思过渡到后一层意思上去。如果转折不大,一般不必着力交代,往往是用一些关联词语就能过渡到下一层意思上去。

二、照应

古人评论文章常常用“伏笔”这个术语,伏笔就是为了照应下文预先埋伏的笔墨。一篇文章不但要首尾连贯,而且前后要有足够的照应。有的时候,前面说过的话,后面需要加以补充或者发挥;有的时候,后面要说的话,前面要先交代一下。有时候,文章与标题之间也需要照应,如果标题的意思非常显豁,就没有特别加以解释的必要;有时候,标题的含义读者一下子不见得能够透彻理解,这就需要交代一下,有人称其为“点题”。

三、开头

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开头往往有决定性的意义。一篇文章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开头。从一个地方走往另一个地方,可走的路不止一条,一旦第一步跨出去之后,整个旅程就从此决定了。因此在跨第一步之前就不能不好好地考虑一下,看起来考虑的是第一步,实际上考虑的是整个旅程。写文章也是一样,从这一点开始说,文章是一个样子,从另一个点开始说,文章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考虑如何开头,实际上也是考虑整个文章的布局。全篇的布局犹如一场战役,文章的开头犹如初战,怎样开头,必须联系着全篇的结构考虑,必须全局在胸。如果离开全篇的结构孤立地考虑如何开头,走完一步再想下一步,那么开头尽管看上去很漂亮,可是会跟全篇的结构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失去联系,甚至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篇的结构。

不说闲话,一开始就接触板梯,也是把开头写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则。开门见山并不是无往不利的,有的时候需要开头的地方说明文章的原委,或者渲染出一种气氛。有些叙述和描写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主题,但是仍然跟全篇的主题有间接的联系,并不是多余的话。

一篇文章的开头最好能有吸引人的力量,头几句给人的印象不好,读者就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

四、结尾

如果说一篇文章起始的时候要开门见山,那么结尾的时候最好能噶然而止,该说的话说完了,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不要画蛇添足,应加上一段尾巴。提倡嘎然而止,是反对说废话,反对不必要的重复。正像开会讲话一样,讲话人说过了就讲到这里,可后面却又甲乙丙丁说了一大堆。更可气的是这个说完了,那一位接着又说,而且说的是同样的内容,相同的意思,然后又有人接着说。听会的人恼恨地在下面骂娘,讲话人也许心里很明白,但他们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出风头机会,尽情地在台上显摆露能。

有时候文章较长,内容比较复杂,最后需要点明主题,或者强调要点,或者需要总结全篇的大意,这种结尾也是必要的,就像会议结束时有人一个人做总结,不能算是画蛇添足,也不能说成是尾巴,但这个说后那个再说,那就是画蛇添足,或者说是显摆露能。

好的开头有吸引力,好的结尾意思含蓄,有启发性,文章虽然结束了,意思并没有结束,让人感到有不尽的余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