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词自赏(1)

(2010-04-14 13:01:32)
标签:

故乡

文化

历史

杂谈

分类: 我的家乡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词自赏(1)

――我的家乡系列之八

秋雨

  序 今日浚县,昔日之黎阳,秋雨乃浚县一游子也。集咏故乡之诗,聊以欣慰。夜来独自灯下,把玩欣赏。况浚地召我入梦境,诗词诱我写文章。魂游故土之山水,回忆童年之时光。襟山带河,古城如画;青螺物华,灵秀人杰。细研诗句行间,追寻风物当年。醉魂长风起舞,举杯梦幻明月。

先秦时代

  1、凯风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晛睆黄鸟, 载好其音。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诗经•邶风》

  大意:催生万物的和风自南而来,吹拂着酸枣树幼苗。幼小的酸枣树苗茁壮茂盛,母亲养育子女多么辛苦劳累。催生万物的和风自南而来,吹拂着酸枣树长大。母亲伟大又慈祥,我等却不能成大器。婉转的黄鸟,动听的叫声。有孩子七人,没有谁慰藉母亲的心。

  《诗经·邶风·凯风》是一篇作者的自责诗,同时也歌颂了伟大母亲,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篇七子敬孝继母的诗。该诗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笔法,用暖意的凯风象征母亲的养育恩情,用酸枣树苗比喻孩子,凯风、棘树、寒泉、黄鸟构成有声有色的一幅图画。后又反覆重叠,最后画龙点睛,落笔在孝道之上。诗人设喻贴切,用字工稳,感情真挚,情在其中。该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六朝以前常有人为妇女写挽词、诔文,后人也常用凯风、寒泉典故代表母爱。在外的游子,当读《凯风》。泉在浚之下,写的就是今日的浚县。周武王灭纣之后,分殷地为邺、牖、卫三国,浚地属卫,浚地即今日浚县所在地。有寒泉可推知,当年浚地水源丰富,可如今变得干旱,浚县正在运作“引黄入内”调水工程,但愿黄河之水也像凯风一样,去润泽浚县大地。

  2、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诗经•鄘风》

  大意:旗帜高高飘扬,走在浚之城郊。白色的丝镶着旗边,旗下四匹良骏。那个美丽的女子是谁,赠给她何物?旗帜高高飘扬,走到浚之城。白色的丝镶着旗边,旗下五匹良骏。那个美丽的女子是谁,赠给她何物?旗帜高高飘扬,走入浚之城。白色的丝装饰着旗帜,旗下六匹良骏。那个美丽的女子是谁,如何能够聘娶她?

  《诗经•鄘风•干旄》当属一首爱情诗,诗中的浚在当时属卫国,故也有人认为是写卫国君主敬爱贤士的诗。诗的主人公赶着装饰华丽的马车,车上旗帜高高飘扬,众多的仆从跟随,要到浚地城中去见他的情人。他不断地自问,应该赠送美丽的女子什么礼物?如何才能够聘娶她?人人都说自古苏杭出美女,看来我的家乡浚县自古也出美女。该诗通过仪仗的浓重渲染艺术笔法,表现出主人公渴望与忧虑、兴奋与犹疑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内心,读后似乎能感觉得到主人公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其对后世的爱情诗篇艺术表现形式影响很大。

  先秦时代,我国文学处在萌芽状态,文学同其他多种艺术形态混在一起,文学概念还没有独立形成,还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至于文学的产生,如果说全部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可能不够科学和全面,有些文学作品与劳动并没有什么关联。《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改称《诗经》。《诗经》是黄河流域文化,具有周朝文化的特点,有着浓厚的道德和政治色彩,理智而克制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