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汉墓探秘”的那次直播,起初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要直播“开棺”,大家的想象力由此被大大地激发了起来。其实到直播那天,发掘工作还没进行到能“开棺”的阶段,再加上直播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小时,到了中午11点多,已差不多要结束了。直播的最后一点时间里,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搬动了几块墓椁盖板,让包裹在两层“椁”里面的“棺”露出一点来(“棺椁”常被用来统称棺材,实际上有区别,椁是套在棺外面的“大棺材”)。王武钰先生说,搬开椁板后能看到的也只是棺木的顶板,所以严格来讲,我们的直播节目最终让观众看到的是“开椁见棺”,而并非“开棺”,既然没开棺,大家想象的“寻宝”也就无从谈起。也许是想让观众更理性地看待这次考古发掘,王武钰先生又一次提起老山汉墓已被盗过的事实,而且节目里已经让观众看到了在墓的前室发现的一块大木板,看上去象门板一样宽厚,斜放在前室中央,明显与墓室正常布局很不谐调。王武钰先生说,按西汉正常墓葬的摆放规律,前室部分是摆放主人生前宴饮、娱乐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比如各种盛器、酒器、琴棋、车马、竹简、木简等,而不应该出现这样一块大木板。他们分析这块木板应该是后室棺椁的一部分,出现在前室,说明古墓曾被打开过,被盗确凿无疑。因此,即使以后打开内棺,也很可能没有所谓的“宝物”出现。
我问了王先生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真的在内棺里没有发现宝物,老山汉墓的考古价值是否打了折扣?”王先生解释说,老百姓会觉得在老山汉墓发现金缕玉衣等奇珍异宝才叫重大发现,而在考古人员眼中,出土的各种文物对历史研究都有其独特价值,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需要各个时代的实物来证明,每一件出土文物,都像一个连接点,把一段段断开的文明史连在了一起。老山汉墓已经而且将继续发现更多的实物,这就是价值所在。
“老山汉墓探秘”的直播顺利地结束了,反响之大有些出乎意料,这当然首先来自于老山汉墓本身的特别,这是建国以来北京地区继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汉墓之后第三次比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也是大规模的一次王侯级别陵墓的发掘。它创下了中国考古史上的好几项第一:第一次开放式发掘;第一次将遥感应用于考古探测;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一个考古大棚……当然,还有第一次考古电视直播。如果说老山本身的魅力已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那么我们的直播就把这种注意推到了更高的高度,使“老山热”乃至“考古热”进一步升温,成为了当年的一大话题。
鉴于节目的良好效果,当时,我们也做了进行第二甚至第三次直播的准备,一切取决于发掘的进度,毕竟老山的很多谜团尚未揭开,比如内棺还没有打开,还能发现什么?墓主到底是谁?墓内出土的物品到底价值几何?那具无名尸骨到底是谁?等等。但事实上,8月20日的直播是唯一的一次,取消直播主要还是从考古工作的角度考虑的。写这篇博文时,我上网搜索了一些当时的媒体报道,有一则关于为何直播没有再进行的报道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我把其中的一部分摘录下来:“就在专家争论不休,百姓兴致高涨的时候,媒体收场了,确切地说是“悬崖勒马”。首先,央视取消了原定于9月的开棺直播;随后,聚众在北京的外地媒体相继撤离。直到9月25日,北京市文物局的一位负责人才向外界透露:“开棺过程之所以不安排电视台现场直播,主要是因为考虑发掘现场情况复杂,整个开棺进程难以把握,不可能在两三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完成整个开棺工作。特别是目前整个老山汉墓墓室已经坍塌,棺木严重挤压,要一层层细致地清理,电视效果不会太好。” “上次直播没出什么东西,此次如果还没有,观众肯定会不高兴。” 此外,不再直播也受到了电视台准备工作的影响。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开棺直播原定于9月20日前后,但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北京电视台,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考古工作不能因为直播而暂停。”
请注意这句话,“上次直播没出什么东西”,这的确是不少观众对8月20日直播的感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不过瘾”。如果真的要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需求,那或许与考古工作人员会有很大的冲突,在8月20日那次直播后,老山汉墓发掘的工作人员面对媒体的蜂拥而至,也已经越来越谨慎了,他们反复强调,“如果认为考古发掘就是一个寻宝过程,那肯定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与盗墓贼专注于金银财宝的目标不同,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文化信息”,“与大葆台汉墓比较,老山汉墓揭示的历史文化信息更为完整。尤其是老山汉墓已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彩绘陶器、饰物、漆器等,不少已填补了汉代考古发掘的空白,肯定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全国已发现的40多座汉墓中,像老山这样的土椁墓都基本被盗过,而从已出土的文物数量看,老山汉墓位居前列”。
但无论怎样强调老山的意义,后来开棺的一无所获,还是让很多很多人失望之极,而我们没有再直播也被视为“老山汉墓有头无尾,雷声大雨点小,空洞无物”的佐证。人们似乎也因此而迅速地遗忘了这个曾经关注的热点,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此后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轰动一时的老山汉墓竟然以0票惨遭淘汰。如果确是如此,我真的很遗憾。
明天,这篇长文就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