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线城市wi-fiwi-fi运营it |
从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无线费城计划”至今,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无线城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全球运营商已经启动新一轮的无线城市建设,未来无线城市将如何发展仍是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增强用户移动体验与移动信息化发展角度出发,无线城市是推动全球移动网络应用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也将无线城市纳入“第五公共事业”范畴,足以体现政府对无线城市建设的重视。
“无线城市发展牵系全球移动信息化发展与拉动内需的源源动力。”Tomizone(多美信)中国区总经理朱永民表示,“过去几年中,全球无线城市悉数落败值得业界深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盲目跟随,跑马圈地,缺少创新与业务突破点。如今,运营商无线城市逐步回归理性,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未来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无线城市发展经历四阶段 逐步回归理性
短短七年间,无线城市发展的大起大落至今都难以令业界忘怀。无线城市最初概念的提出,仅仅是为了帮助提升用户的移动体验,为数字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构想。如今,无线城市发展已经从政府“第五公共事业”高度蜕变到运营商业务增长,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层面。
朱永民指出,无线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历了热炒—亏损—沉寂—理性发展几个阶段,现在的无线城市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同时各种行业应用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帮助客户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来看,运营商发展无线数字城市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合作和支持,因为密集型的热点部署需要市政资源的配合,同时成熟的应用和运营模式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如何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是运营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朱永民说。
据了解,无线城市在发展之初,运营商多采取“跑马圈地”的形式,对于网络质量的问题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而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以后,运营商对于无线城市网络质量问题更加关注,这也是无线城市吸引用户,获取受益的首要条件。
朱永民表示,作为信息通信的发展趋势,以高速率的带宽支持大流量的移动终端应用,不论是3G/4G还是Wi-Fi, 都是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一旦道路顺畅,没有车在上面跑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
无线城市发展在于业务需求推动
近年来,全球3G市场高速发展,各类智能终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出现为运营商3G业务的发展提速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运营商后续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据显示,在欧美日韩等地区,3G用户数量已经超越了总体移动用户的40%。来自AT&T统计数据也显示,从06年第二季度到09年第二季度,AT&T数据流量增长了50倍,3%的AT&T iPhone用户消耗了其40%的2G/3G移动网络流量,使其语音服务受到了严重影响。
朱永民表示,“随着iPhone等智能终端用户数量猛增,大流量的无线数据业务对运营商的3G网络容量带来巨大压力,Wi-Fi发展逐渐显现出市场价值。”
目前,AT&T以收购加合作的方式快速建设Wi-Fi热点,同时还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强制将一些数据应用分流到Wi-Fi无线网络。
而在国内,3G牌照发放以后,三大运营商加强了3G网络的建设与业务推广,为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抛出了庞大的3G终端补贴。而在今年早些时候,三大运营商又同时对3G资费标准进行了重新调整,核心策略是对3G流量进行了限制,究其原因是3G数据卡所带来的数据流量给运营商网络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在这之后,中国移动在今年4月份,启动WLAN设备招标,预计到2010年年底之前将完成11万个Wi-Fi热点的部署。而中国联通也于近日启动全国范围内无线城市WLAN(无线局域网)设备招标,预计规模在20万台左右。更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将在10月份启动新一轮的WLAN设备招标,预计规模将超10万。
朱永民表示,“运营商在完成了3G网络的覆盖和前期大规模的用户吸纳之后,合理分配移动数据网络承载将是当务之急,这也是运营商大力发展WLAN的重要原因。”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已经超过手机出货量的40%, 国内大概不到15%,但增速非常快,大量的智能手机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推动力,也对无线城市发展带来了需求基础。“以往大家讲无线城市发展热大多处于行政业绩需要,真正的发展在于业务需求推动。”朱永民说。
在业务发展方面,朱永民介绍,AT&T目前大部分的利润来源是来自移动数据应用和增值服务,而不是月租费。而在国内,借鉴iphone应用商店的巨大成功,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相应的应用商店以吸引SP开发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移动数据应用,来获取数据增值业务收入。“未来,靠真正吸引用户的应用和服务来提高用户的黏性和ARUP值,将成为运营商重要利润来源。”
商业模式仍是难点 多模式混合寻求突破
不得不承认,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运营商无线城市持续降温的主要原因。对于之前全球无线城市主导的四种商业模式,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运营商主导,或是免费资源共享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近年来,运营商在无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寻求更好的突破口,为无线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生机。
朱永民表示,部署无线城市已经从当初单纯地运营商自建网络向合作建设和共享模式等多种发展模式并存来节省无线数字城市的投资,以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例如,近几年AT&T,BT等通过这些多样性建设模式已经形成了Wi-Fi商业运营的良性循环,很值得其他运营商借鉴。
此外,由于Wi-Fi网络不同于移动蜂窝网,具有以点带面的网络特征,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以目标区域市场来建设WLAN热点是运营商通常采用的发展策略,比如校园、酒店、机场等。但随着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旺盛,这些特定区域以外的公共场所也将存在大量的移动数据需求,如何以更加经济的方式来对这些公共区域进行WLAN覆盖,获取更多收益,也将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永民表示,共享式WLAN模式将会是最好的业务模式之一,通过宽带用户参与的方式将空闲的网络资源共享出来形成运营商的WLAN热点,从而以极低的成本迅速地扩大无线热点的覆盖面积,满足不同地域和目标用户的Wi-Fi接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