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Fi发展道路上,无线城市一直被定为其重点发展战略,但从首个无线城市部署至今,由于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大多以失败告终,迫使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不得不重新规划,尤其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这就演变为后续的区域化无线城市部署的出现,尽管这种模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合适,尤其对于大规模的无线城市部署,政府更希望实现全城的无线网络覆盖,而非零散的部署。
很显然,这种大规模的无线覆盖,对于政府还是网络承建商,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当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上的稍许散失就可能令企业陷入财政困境,所以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控制成本,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盈利。
在纽约,政府曾在今年年初抛出了20亿美元无线网络建设计划,希望实现全城300平方英里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市民提供免费Wi-Fi高速无线接入服务,但经济的持续下滑,使运营商或者服务提供商不敢轻举妄动,该计划被迫推迟。
事实上,纽约市政府一直希望恢复免费Wi-Fi模式,对于商业模式的探索也未曾间断。近日,纽约市政府推出了全新的广告模式,欲以此推动免费Wi-Fi服务的发展。
对于Wi-Fi广告模式,我们并不陌生。这种模式是用户自愿接受广告,并因此可免费使用无线互联网服务,这种“广告商买单”的模式在一些国外无线城市建设中多次采用。有些城市会与租金收费模式相结合,享受较窄的带宽可以通过广告模式,这样用户是免费的。如果想要更快的接入速度服务,用户就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这种模式通常是网络建设主导方与ISP合作,由ISP负责广告运营,并与网络运营商洽谈合理的分成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市场化程度较高,同时也风险较高,推广速度慢和失败可能性大。这种模式在美国旧金山、加州以及全球其他地方都进行过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有别于此,纽约市政府推出的广告模式进行了重新整理,并非对所有用户进行发放。而是在重点区域,如热点覆盖的公园、球馆、剧院等场所区域化的推行,这缓解了用户对广告的反感,同时用户还可能获取到有用的信息,推广起来更为容易。事实上,这种模式类似于AT&T在星巴克推出的Wi-Fi服务,用户在消费的同时,可以收到店内各种优惠政策的信息,同时,如果用户对音乐有所需求,在支付一定得费用后,便可享受此服务。
DoITT公司纽约无线城市项目专员Paul
Cosgrave表示:“广告模式在面积上的缩放,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很多用户对在具体的地方接收到相关的信息与广告并不反感,而且很乐于接受,这就促使广告商希望将广告设置在人口集中地剧院或者运动场所。”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推广也能帮助这些厂商获得额外的收入,他们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还能从广告商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对于运营商而言,他们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硬件设备,就能够提供高速的移动接入服务,还能获得可观的盈利。
这种模式面对的最大用户将是高速增长的Wi-Fi手持终端群体,这摆脱了以往用户享受免费Wi-Fi服务时,铺天盖地的广告积压,且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这种新模式注重地方性广告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更吸引广告商买单,从而最终实现盈利的目的。目前这种新模式尚处于实验阶段,最终能否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无线城市大势所趋 商业模式宜以政府主导
多方发力共建无线城 商业模式期待更明朗
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困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