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的正名可以说是一条艰辛之路,从去年五月份因只有46%的赞成票远低于通过所需要的75%而大告失败,到年初802.11n
2.0版本通过,而这也仅仅只是个草案标准,再到Wi-Fi联盟的一反常态,使802.11n再次被推迟。据悉,802.11n到2009年才会正式获准。
在标准被推迟之后,各厂商态度不一,摩托罗拉明确表示,在802.11n标准未被正式批准之前,不会生产任何兼容这种标准的企业Wi-Fi设备,也有众多厂商相继推出了符合802.11n草案标准网络设备。
Wi-Fi技术的发展确实需要市场来推动,可以说设备供应商在这里面是一大功臣。而在802.11n标准未正式出台前,厂商若想涉足这块市场有几个问题值得考虑。
一.频段的选择
802.11n是支持2.4GHZ和5GHZ的双频段工作,从目前市场上来看,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基于2.4GHZ频段工作,这就表示,在这一频段已经比较拥挤,厂商如果选择这一频段就无法给用户提供最大的无线网络带宽。若选择比较宽松的5GHZ频段,带宽问题虽能解决,又会产生与前标准802.11b/g不兼容等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有厂商能提供大量的双频段无线AP,而这个可能性暂时来说不太可能。
二.供电方式的选择
802.11n草案标准显示,未来它的传输速度将会升至300Mbps,比802.11n的最初标准整整高出了3倍。无线接入点(AP)必须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接才能实现如此高的速率,而要处理这个高速网络连接所有网络设备都需要更强大的处理器支持。这就意味着这些设备需要更大的电力供用。如果采用以太网供电,目前的以太网供电标准提供的15w电力根本无法满足日后千兆以太网设备对电力的需求,若采用传统交流电,这就不算什么问题了。而用户所处环境不同,供电方式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而厂商若想迎得更多的客户,势必先解决这一问题。
从目前形式来看,802.11n离我们越来越近,用户对802.11n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用户对设备的欢迎程度直接决定了厂商在市场的地位。如果厂商想在802.11n市场分得一杯羹,就需要先解决这些用户关心的问题,从多方面考虑来完善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