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死而复生——802.11a为何葬死谷地

(2007-05-29 12:57:09)
标签:

802.11a

 

在Wi-Fi的世界里,802.11a并非唯一的标准,也不是第一个标准,Wi-Fi的第一个标准发布于1997年,而802.11a发布是在1999年,与它同阶段发表的还有802.11b,当然,80211a发布于802.11b之后,是802.11b的一个继承。

    802.11a由IEEE提出,并于1999年由颁布,标准的确立意味着厂商的认可与支持。802.11a定义了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于5GHZ的ISM频段,总数据传输速度为54Mbps。802.11a采用52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10Mbps的无线帧结构接口和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象业务。

    作为802.11b的继承,802.11a同样具有优秀的素质:

1.802.11a是经IEEE批准的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厂商的认可与支持。

2.802.11a具有高达54Mbps的传输速度,相当于100Mbps有线局域网传输速度的一半,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问题。

3.在安全性上,802.11a也比802.11b做得更好。

    802.11a的技术优势:

802.11a具有高达54Mbps的传输速度,与802.11g相同,但802.11a在性道可用上更有优势,因为802.11a工作于更为宽松的5GHZ频段,拥有12条非重叠性道(8条用于室内,4条用于点对点传输),而802.11g却只有11条(与802.11b相同),且只有3条非重叠性道,因而,802.11g在协调临近接入点的特性上不如802.11a, 由于802.11a的12条非重叠性道能提供给接入点更多的选择,因而802.11a能更有效的降低各性道之间的冲突。同时,802.11a独特的5GHZ频率也在抗干扰性方面优于802.11g/b。因为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电子设备都是基于2.4GHZ频段工作的,这正好与802.11/g的工作频段相同并很容易产生冲突。

    既然802.11a有着优秀的素质与技术优势,为何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基于802.11a的无线网络产品,是什么原因使802.11a受市场冷落,被打入冷宫?

1.覆盖范围偏小: 802.11a具有独特的5GHZ频率,在抗干扰性上具有2.4GHZ频率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正预示着802.11a开始走向灭亡。高频率使802.11a的传输距离大打折扣,以往802.11b的无线AP的覆盖范围为80-100米,而802.11a仅有30米左右。由于5GHZ频段的电磁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与衍射的效果也不如2.4GZ频段的电磁波好,因而造成了802.11a覆盖范围偏小的缺陷。

2.产品价格过高:802.11a的设计较为复杂,也正因为这,使802.11a的无线产品价格要高出802.11b很多。

3.兼容性太差:由于802.11a独特的5GHZ频率,使802.11a无法与802.11b兼容。

4.市场因素不允许:独特的5GHZ频率,使802.11a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就目前而言,全球就有几千万个采用基于2.4GHZ频段工作的无线局域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