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潔 |

般若岩前连绵的山。

我就是在这棵菩提树下找到呼出的鼻息。

这是跟妈妈一起前来支持静坐营的小义工。浅蓝色t-shirt的妹妹才九岁,她每天负责摆筷子。
心,妳浮浮沉沉,悠悠荡荡在这纷乱的世间,妳该往何处去?
小时候,天空很辽阔,赤脚奔驰在柔软的草地上,随著风的节奏起舞,心好轻盈。
小时候,什么都没有,心却快乐无比。
长大后,开始学会追求。
追求人们眼中漂亮的东西,追求可以得到更多东西的金钱,追求高高在上的名誉,追求人们眼中的标准,追求更完美的自己,追求精致的感情,追求永不停歇的快乐,追求永恒的爱…。
追求的欲望被滋养,巨大得把心吞袭。
我和我沉重的欲望紧紧相拥,一起坠入空虚的轮回里。
我在无边际的空洞里,慌张地紧抓著拥有的一切,狂妄地用力再抓紧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恐惧即将失去的一切。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生命的意义一天一天淡去。
然后,一次姻缘,我遇见了月珠老师。
她的脸上有一种我向往已久的平静,她的声音有一种令人安详的能量。
她的出现再次敲醒我学习佛法的心愿。
两年前,在台湾花莲拍摄电影“战鼓”,与学习禅修多年的优人神鼓成员相处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每天在山和天空的怀抱里,重回孩儿时简单的心境,完成辛苦却充实的电影拍摄。拍戏的空档,偶尔有机会与阿丹师傅和兰姐闲聊,他们随口一句话常常就能解开我心中多年的结和对生命的困惑,那高层次的智慧是我所缺乏却非常受用的。渐渐地,我开始阅读一些有关佛理的书籍。
年纪越长,生命里要面对的课题越来越广和复杂。除了自己的问题,加上身边人的问题,常常令我心力憔碎。虽然在多年的人生经历中累积了一些智慧,但心还是常常觉得被掏空。从佛理书籍中学习了一些知识,但很多凌乱的心绪还是没有办法被整理。
这一次,我没让自己的醒觉再溜走。透过月珠老师,我知道了静七禅修的课程,也因为她的积极推动和牵引,让我最终经过了两年的时间,真的踏进了佛法之门。
静七营开始前,我没有多问内容,只知道吃素和静语。 不想多问是因为不想多想。 月珠老师问我需不需要改名字,因为身为公众人物,怕真名引起不便。我想了三秒就回答不用。我想这是放下的第一步。我希望自己可以坦然的走进去,坦然的面对所有的人与事。
七天,短短的七天,我从一个身心疲累,心绪凌乱的状态,经过密集的禅修课程渐渐地找到了遗失已久的宁静,开始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我坐在菩提树下打坐,感觉到自己细微的鼻息时,突然闻到空气中的香甜,心中充满了浓浓的喜悦;当我赤裸的脚丫再次轻盈的触碰著结实的大地,心中随著一步一步的脚印越来越踏实;当继承师傅的开示,解开了我对生命的困惑时,我强忍著心中因感动和激动而快涌出的泪;当我在禅堂里诵经时,总是想起已经离世的外婆,泪总是不经意模糊了我的眼睛;当我打坐腿痛的时候,总是想起师傅的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当我身体不适,累得爬不起床时,我也想过放弃;当我解静后开始说话,才发现说话很累,静语很舒服;当我正式归依三宝时,选择李净心为法名时,心中平静无比;当我九天没照过镜子,第一次从镜中看到自己时,才发现原来内心充实时,外表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当我终于明白,内心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追求,而是因为放下时,决堤的泪一涌而出。那泪就像从母亲肚子里刚来到这世界的婴儿的泪般纯净。
心终于找到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