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

(2007-11-02 14:44:39)
标签:

教育杂谈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分类: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⒉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好数学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9页:

学习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和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课时划分】

共计4课时

 学习用画图和列表方法整理信息                                     1课时

学习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直接寻找问题答案                           1课时

单元测试练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策略(1)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7页。

【教学要求】

⒈ 让学生体会画图和列表的价值,并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 解决下列应用题

(1)    一本书6元,买3本用了多少元?

(2)    一本书元,18元可以买几本?

⒉学生列式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要求买3本书用多少钱,要知道有什么条件?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第(2)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第1个问:

(1)    出示例图.

     指名学生说图意

     提问:图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图中的哪些信息是有用的?

(2)    小组讨论:如何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

(3)    全班交流,老师板书并进一步讲解.

a)         小明:

 

b)        小华:

 

     讲解:每一小格表示的是什么?说明什么?

请同学看图口述题意.

提出:这样的图,也可以用线段的形式表示:

小明:

小华

列表整理.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4)    请同学们列式解答,并说说解题思路

提:要求小华用去多少本,是先求什么?这也就说明小华和小明买同一种笔记本.

提问:那么我拉求出小华用去多少钱后,如何检查我们算的是否正确.

我们可以根椐结果看看它们的单价是不是相同的.

学生检验.

说明:此问题才算解决完。

2. 教学例题第2个问:

(1)出示第2个问题“小军买了多少本?”提: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2)同学们整理所需的条件,并说说你打算怎样解答。

(3)学生解答

(4)将两次求出的结果填写在书第65页上,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用列表的形式整理条件从中可以发现买的本数越多,用的钱也越多,买的本数越少,用的钱越少,但每本书的单价不变。解题中,抓住这个不变的量,我们可以求出小军、小华各用多少钱。

3、小结

这节课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先整理出相应的条件,尤其是列表法,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布置作业

┌                                         ┐

 

 

 

 

└                                         ┘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

【教学要求】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价值,并学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 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84米,如果织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

(1)    要求同学先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再解答.

(2)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说说用列表的好处.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运用这种策略,我们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图,指名学生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2)       提问:你们能用上节课的画图或列表的方法将题中的信息整理出来吗?

(3)       同学们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       与复习题比较:

提问:今天的例题在整理信息时也用到了列表法,此时的列表与复习题的列表有什么不同?

指出:列表不仅起到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直观地显示数量关系,这亲就可以从中找到解题思路,甚至有时能使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5)       提出质疑:用列表的方法,我们再来算算,用这些栅栏还可以,围成长是几米的长方形?

 

长(米)

8

7

 

 

宽(米)

1

 

 

 

面积(平方米)

8

 

 

 

 

(6)       引导学生观察:刚才我们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可以围出很多种情况,想想,如何围面积最大?

指出:在确定长方形周长后,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⒉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

(2)       同学们试着用列表法找出结果

(3)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出示列表。

3、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仍然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用列表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用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表的好处有哪些?

四、布置作业

┌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