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十大怪”及民俗艺术面面观

(2010-10-18 19:11:56)
标签:

陕西

十大怪

民俗艺术

分类: 散文小说

     陕西“十大怪”及民俗艺术面面观

      俗话说:一方说土养一方人。正是一方水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也孕育着一方风俗。暂不论风景旖旎的江南吴侬软语的南腔,山舞银蛇的北国粗狂豪放的北调。单单从日常生活上说起,各种各样的风俗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情趣。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陕西。那广袤的八百里秦川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三秦儿女,同时也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诧的奇迹。除此之外,陕西独特的风俗民情,更让人对那片古老的土地痴迷沉醉。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儿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陕西十大怪”就是对此的形象概括。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正宗的陕西面,一根面条宽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一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卤,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和、筋斗,既可口又耐饥。http://s3/middle/4cec6d01t7516a1bfbe02&690

    锅盔像锅盖。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二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种烙成的锅盔外脆内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

http://s13/middle/4cec6d01t7516a1b9a84c&690

    辣子是道菜。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的专利,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调料,而在陕西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http://s2/middle/4cec6d01t7516a1be2da1&690

    泡馍大碗卖。“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得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里面拨,边拨边吃。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分为煮馍和小炒。http://s8/middle/4cec6d01t92e254f15917&690

    碗盆难分开。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盆碗难分。

http://s16/middle/4cec6d01t92e252bd715f&690

    帕帕头上戴。陕西地区生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i,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http://s11/middle/4cec6d01t7516a1c43f9a&690

    房子半边盖。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在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

http://s14/middle/4cec6d01t7516a1b375fd&690

    姑娘不对外。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http://s5/middle/4cec6d01t7516a1b80ac4&690

     不坐蹲起来。由于关中的男人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他们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这是陕西人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http://s8/middle/4cec6d01t92e252bd7777&690

  唱戏吼起来。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http://s11/middle/4cec6d01t7516a1c8e25a&690

      除了“陕西十大怪”外,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陕西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每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体现着当地的人文特色和无穷魅力。

                                          陕西的民间艺术

     皮影戏。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其皮影之盛行现在仍为全国之冠。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传统剧目有《会阵招亲》《游西湖》等。

http://s8/middle/4cec6d01t7516a1c5ccb7&690

 

     农民画。陕西的农民画源于民间,所画内容繁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http://s7/middle/4cec6d01t7516a1c2cfb6&690

     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它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漂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http://s3/middle/4cec6d01t7516a1bca2a2&690

http://s6/middle/4cec6d01t7516abba2ce5&690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放粗狂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http://s12/middle/4cec6d01t92e252ae44ab&690

 

     凤翔彩绘。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美术品,是民间艺术手工制作,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狂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形式。

http://s14/middle/4cec6d01t7516a1b5097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