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知识
(2011-01-04 22:36: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机械安全 |
焊工安全知识
焊接作业9不烧
1.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未经批准不烧。
2.不了解焊接地点周围情况不烧。
3.用可燃材料作保温隔音的部位不烧。
4.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烧。
5.不了解焊接物内部情况不烧。
6.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不烧。
7.焊接部位有易燃易爆物品不烧。
8.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作业不烧。
9.禁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烧。
“九不焊割”的规定是:
(1)在重点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未采取措施,未经单位有关领导、车间、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和办理动火证手续者,不能焊割。
(2)在容器内工作没有12V低压照明和通风不良及无人在外监护不能焊割。
(3)未经领导问意,车间、部门擅自拿来的物件,在不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构造情况下,不能焊割。
(4)盛装过易燃、易爆气体(固体)的容器管道,未经用碱水等彻底清洗和处理消除火灾爆炸危险的,不能焊割。
(5)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6)有压力的管道或密闭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带气锅炉等,不能焊割。
(7)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8)在禁火区内(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9)在一定距离内,有与焊割明火操作相抵触的工种(如汽油擦洗、喷漆、灌装汽油等能排出大量易燃气体),不能焊割。
使用焊炬和割炬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对存有残油或可燃液体(不包括维绿油)的容器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焊接?盛装什么的容器禁止焊接?
装过煤油、汽油或油脂的容器焊接时,应先用热碱水冲洗,再用蒸汽吹洗几小时、打开桶盖,用火焰在桶口试一下,确信已清洗干净后,才能焊接。
盛装汽油、煤油、酒精、电石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禁止焊接(锡焊除外)。
1. 焊工在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焊工在焊接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防止飞溅金属造成灼伤和火灾。
2.防止电弧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气体中毒。
4.在焊接压力容器时,要防止焊接发生爆炸。
5.高空作业时,要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6.注意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接时在安全技术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l.电焊机的外壳和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2.电焊机空载电压应在60~90V之间。
3.电焊设备应使用带电保险的电源刀闸,并应装在密闭箱内。
4.焊机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其一、二次导线绝缘是否完整,接线是否绝缘良好。
5.当焊接设备与电源网路接通后,人体不应接触带电部分。
6.在室内或露天现场施焊时,必须在周围设挡光屏,以防弧光伤害工作人员的眼睛。
7.焊工必须配备合适滤光板的面罩、干燥的帆布工作服、手套、橡胶绝缘和清渣防护白光眼镜等安全用具。
8.焊接绝缘软线不得少于5m,施焊时软线不得搭在身上,地线不得踩在脚下。
9.严禁在起吊部件的过程中,边吊边焊。
10.施焊完毕后应及时拉开电源刀闸。
此外,接触钍钨棒后应以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注意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戴隔音耳罩或防音耳塞,防护噪声危害,这些都是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回火,指的是可燃混合气体在焊炬、割炬内发生燃烧,并以很快的燃烧速度向可燃气体导管里蔓延扩散的一种现象,其结果可以引起气焊和气割设备燃烧爆炸。防止回火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中介将倒回的火焰和可燃气体进行隔开,使火焰不能进一步蔓延。防止回火,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到:焊(割)炬不要过分接近熔融金属;焊(割)嘴不能过热;焊(割)嘴不能被金属溶渣等杂物堵塞;焊(割)炬阀门必须严密,以防氧气倒回乙炔管道;乙炔不能开得太小,如果发生回火,要立即关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阀门,并将胶管从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上拔下。如乙炔瓶内部已燃烧(白漆皮变黄、起泡),要用自来水冲浇降温灭火。
气焊枪在点火时的操作顺序如何?焊枪在回火、鸣爆及堵嘴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焊枪点火时,应先开氧气调节门,后开乙炔气门,熄火时与此相反。
焊工应遵守的“十不焊割”的规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