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掌原氏考纪
(2023-02-22 17:34:01)勋掌原氏考纪
——选自《勋掌纪略》
原氏以(原七原十三)二人为支脉勋拿原氏始祖,始祖追翻源本尊祖原绍基为一世祖,至九世祖原崇仕生一女,配博爱唐村李友,字开,招婿入赘(李友原是李自成起义大将军,后兵败隐恩师原家,更李姓原。系原氏十世。友山西人,幼年习武,闻神拳奇技,寻师原门,练绝技,曾为自成军事教官。李友与原氏女生二子,十一世化奇、化广皆为武师。化奇生二子:文魁、武魁(十二世),文魁生四子:顺、旺、达、茂:武魁无子,由文魁幼子原茂继子。茂生二子:太初、太和(十四世);太初生一子可春,太和无后。太和练武成名是勋掌神拳集大成者,俗称原迷糊拳打九省无敌手。
原氏家族将勋掌神拳光大至极。清乾隆时期,原太和名响中原,拳压九省,推神拳到顶峰时代,清末民初勋掌著名拳师原家林、原克亮、原传礼、原作杰、原克莲、原克富、酒一和、苗喜春、酒一新、苗同瑞、孙荣怀、苗清申、苗瑞昌、孙荣同、苗清富,皆受原门训教或指津而闻名四方。
五、神拳王原太和略传
勋掌神拳,属我国古老拳系中重要流派之一。而后人尊崇传颂二百年之久神拳王原大和,乃神拳集大成者,武功盖世,除霸安良,传播武术,清代武林界人送神拳王神拳王原太和生于清中叶河南怀府勋掌村武术世家,系原氏十四世孙。其父原茂,祖父文魁,曾祖化奇,高祖原氏十世原友。友本李姓,名友,一字开,曾是李闯王部下大将军兼其军事总教官。友小爱武,灵性敏捷,慕勋掌神拳大师原崇仕神拳奇功,远途投师原氏门下,精习一身绝艺,后与闯王举义兵败,又隐师原门,深得原师器重,师将膝下独女许友,招婿入赘,更名原友。赋字海滋。至太和,其祖上数代皆神拳大师者也。太和幼时体壮皮粗国吃言憨,终日若初醒状,故人俗“原迷糊。”
勋掌神拳略述
勋掌神拳是我国拳系中一种历史悠久而又独特奇异的拳术。我认真读过一部毛笔抄录的不知经多少代拳家秘密珍藏而留传下来的神拳老谱。我怀疑那就是神拳的原始拳谱。2006年6月30日,中国武协记者李涛、李昌辨认,是宋代岳武穆传下来的独有珍贵的拳谱,并且认定,向中国武术界宣称:神拳谱中的《九要论》是心意、形意、太极等拳术理论的源头,应称之为武术典论和武术国粹。二人在2006年第11期国级刊物《搏击》上发表长篇通讯《心意神拳济源探源》,对勋掌神拳作了比较细致的论述,并发表神拳部分理论图片。其中载有:民国初年,济源人郑濂浦曾在原作杰(勋掌人)家抄得《九要论》,在1919年被河北束鹿李剑秋(当时在清华任国术教授)收入其著作《形意拳术》之中。这是《九要论》成为形意、太极、心意等拳家争相传抄的经典拳论。由《九要论》的结构内容、行文用字判断,应是心意神拳的门内著作…不由得使人惊喜有加。李剑秋所公开的《九要论》是最早面世的版本,来源于勋掌神拳拳谱……、剑秋形意神拳拳谱上竟然名日《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在赵堡太极传人名之日《太极拳九要论》……内容与李剑秋著书相同我曾将李剑秋书中要神拳拳谱中的(九要论》进行对比,竞无九要论)源于神拳拳谱,毫不含糊。李剑秋的(九要论)的名目之下载有一段文字如下:“民国四年(015年)夏,过吾乡原作杰家取其所藏武穆拳谱读之中有要论九篇,交手法各一,虽字句间不无差误,然具体行文现玮雄畅,询为武穆之作而论理精透,尤非武穆不能道。余日此形意旧谱也得此灵光,形意武术,其将日久而弥彰乎。急录之,携入京师公诸同好天下习武之士,与凡素慕武穆其人者,其守此勿失也可。济源后学郑濂浦谨识。李剑秋转载郑人之辞:意有是感恩勋掌神拳给其绝论精典,得典不忘祖。二是表
李谦正,不窃人物为己有。李得秘于民国四年(1915年),苦练实践,就授清华民国九年(1926年)方出《形意拳术》已历时五年。这应算是勋掌神拳对全国武学的一个卓著贡献。2006年冬,中国武协副主席康戈武与中国武术研究会的邵建功专程到勋掌再探神拳,录相,拍照。康说:“神拳与其他拳术相比,的确有神奇、特殊之处……”
勋掌神拳拳谱源于何时,郑濂浦、李剑秋、康戈武和李涛、李昌都直接或间接告诉我们:勋掌神拳拳谱由岳武穆所传。勋掌神拳之术室晚应始于未代或许更早。神拳谱中亦有·64·明据。其中《岳夫子运气法》序言写道:岳武穆居乡立朝大节,昭然史册,然其调气而种男人空见其法。有华山老人秘受丹图注十式其次《勇战心意枪法》论道欲保国家,欲全性命,非兵法不可,然法种不他不知造目何人传流,惟勇战心意枪法张桓侯岳武穆始流传至今。”由此可知,神拳即张飞、岳武穆所创。
勋掌神拳,的确玄妙神奇,非他种比种之,在其拳论高深,拳术全,兼有百家之长,种之是种拳轻功桩功、百日功罕见稀有。勋拿神拳在元代就有高于;苗家第四代苗世荣,武举,元朝134年授中大夫、大都佐巡警院使同知徽州路总管府事晓骑射:四世中还有面大本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武探花授兵部郎中明清之际,勋掌神拳习之者众。成名者多,威望至大十世苗东晓有百步穿杨之手,万夫不当之威,救授奋武郎,其子苗天印乙酉科举人任彰德卫千总苗氏十六世苗性芳与原海兹(原友)精于拳术,遨游江湖,遍访名师数省无遇者;苗氏十七世苗文元四个儿子发长、发旺、发富发贵皆神拳奇人苗发长不仅拳术过人,尚能攒肩束肋,贴墙挂画;吐气吹倒壮士,反掌无人能防。原家练神拳名师代代。神拳王原太和俗称原
迷糊)乾隆时人,是神拳集大成者,系勋掌原氏第十四代传人,生于武术世家。他拳开打麦石破腿扫石雄白,手挥至少500斤石锁。轻功能在成熟的麦穗上行走,撒麦浮背人横渡黄河(其石锁被后人凿门蹲后净重250斤以上)他年轻时四出访友,遍及河南、甘肃、山西、陕西、河北等10余省,无一对手。流传有:“打遍九省无敌手。原氏第16代传人原作杰(清末人)仍是怀府著名武术大师。他教出三个徒弟:勋掌原传礼、酒一和、西许的张福庆,都是民间早期赫赫有名武林名人。原传礼轻功很好,一跃可上墙数尺,久而不下,墙上会留下人体模印,每夜半升白豆练功计次;回家,从不开大门,皆逾七八尺高院墙而过。民国初开
封打擂归来,寻少林方丈切磋交手,使方丈惊讶钦服、礼遇拜谢送别,传闻广而久长。酒一和(原门婿),其桩功与百日功神奇。轧好的打麦场,他一拳下去一个坑。民国年间济源县长看到他在人行的硬路上,用拳头拱出一道耕田似的型沟,惊叹:“酒师傅真有牛来大气,神拳矣!”酒一和曾把一棵一尺多粗的枣树,一用力下压,将树皮脱下一尺多长20世纪30年代,酒一和曾一手拉住一辆受惊牛车,救下一个9岁女孩。晚年时,他与一个拳师较力,双手拉停一辆四套前进的马车。这都是桩功及百日功的神效。张福庆武术全能人才,气力、搏击功力上乘,在民国武术插台赛中,获全国第三名,得“中正剑”一把。与酒一和、张福庆、原传礼同期的神拳武术高手有原家林、酒一新、原克亮、孙荣槐、苗清富、苗清申、孙荣同、苗同瑞、苗喜春、苗瑞昌等人。酒一新在开封擂台赛中取得第三名,原克亮在清末受过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使河南巡抚都院兼提督军门卓著战功奖。
原氏家妇孺皆习武护身,至原太和家曾孙原家林任氏(立旺娘),功夫不浅。克井许多青年勋掌赶会,走斜路,踩其麦田,立旺娘搬方桌置斜路当中,坐其上,对回来的克井青年说:“你们一齐动手,拉我下桌,放你们过去,否则退回。”其八人齐拉胳膊,拽腿,不下。但见方桌四腿下地一寸多。青年惧退。解放后,尚在的老神拳师傅还有原克连、酒高太、孙庆芳、苗既福、原振祥、苗俊升、苗步升等10多人。原克连一生未娶,老年隐原大寨和寨沟耕作自食,练武不已,养蛇为伴,身手不凡。张鸣祥带五六岁的儿子三炮上山不便,托克连,三炮哭声不止。克连哄说:“别哭,我去给你逮个鸟。”随之在茅草庵旁,伸手提麻雀两只。后人都称原克连为“神手”。这就是神拳中“抬手捉飞禽”的实例。上世纪五十年代,济源县举行运动会,原克连约60岁、被邀请参加表演,竟把一根二尺多粗的石柱一腿扫断。济源法院院长孙家鲁时任运动会总裁判长,是孙院长亲口所述。人都知道克连腿功特强,有“铁腿克连”之称。孙庆芳年轻时在西安当保镖。立定后,五六个壮汉拉不动他。孙庆芳的缩身功、轻功都很好。他60多岁时,在众人的邀请下表演过:我亲见在一个长1.8丈、宽1.2丈的两间屋内,一个通武的孙法盈,拿一根四五尺长棍进攻他,上下打他左右腾挪,身轻如燕,横着打,他看棍高了,缩身钻过,打低了跳起来,连续变换20多次挥打,没击住老人一次。庆芳善施云手,借气打人,再壮实的大汉,他一动手,便随势倒下。庆芳曾用一根高梁秆,把一个200多斤的壮汉挑飞一丈多远。孙庆芳一运气,一个核桃大的气团能在周身运转。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述老一代神拳人物先后谢世。此时,神拳继承人惟有与共和国同龄人酒同彪,对神拳作了较为全面而长久的坚持。后来者只有三十儿个青年单项学习和练功。这些人仅有酒小郎,李群才、王文中、庆水冒出麟角。李群才练《百日功》,每天饭量大增,直到一天吃五六顿,每顿五六大碗,或十个左右大馍,自不知功力如何。一日跳入猪圈出粪,当快完时,圈靠一段长一丈多,高七八尺的墙基动摇,墙将倾倒,李虑跳不出,无奈用双手推住将倾之墙,喊声来人,用两根木料顶住,李才松手出圈,取去木料,墙立刻倒下,李自叹:“百日功”救了我一命!文中和庆永都是练少林功的,投酒同彪练了神拳百目功”皆得玄妙,文中曾被师傅带到少林塔沟武术学校,与武林子弟交手,一连打下七个人,方有气力不济之感。酒小郎,助掌人,现在42岁。他14岁上初中时即拜酒为师,至今已练功28年、从师得神拳套路。百日奇功,《神拳身法》等武术绝术,苦练不已,气近千斤,一个罗汉桩,儿个人猛推不稍动单手抓举150斤的人体好似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自然轻巧酒小郎小有名气,慕名而来访朋拜师的家座常满。为继承传统文化,勋掌小学2013年春天聘请60多岁的酒同彪入校教授《神拳套路》,神拳之光大或有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