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共处  合作共赢

(2012-02-04 22:34:36)
标签:

善文化

校园文化

德育

管理团队

和谐共处

合作共赢

教育

分类: 言之篇:讲话有理

和谐共处  合作共赢

——在开学教师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同事:新年好!

先向各位拜个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年味还没散去,生物钟还没调整过来,我们就开工了。首先还是要说一声高三辛苦了!已经开工好几天了。我们大家也辛苦,这么早就开学,比小学初中早将近一个星期。

关于学校工作计划,我就不多讲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明晰。虽然只是纲要性的,但是很全面,德育处和教务处两份计划很具体,我也不需要做太多解释。对这两份计划,我只解释三点:一、关于学校文化的厘定;二、关于创建德育工作管理团队的设想;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一、关于学校文化的厘定

春节期间,沈校长给我电话,要我看看学校四年规划中提到的关于“善”文化的问题,帮他写一篇文章,阐述“善”文化的的意义和学校如何培育“善”文化。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本学期学生德育的一个主题。我就给他推荐了一篇文章,叫做《“善”文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让他自己去提炼。但是前几天召开行政会,发现在学校工作计划中被表述为“培育以‘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才意识到这是一件大事。我当时提出了我的一些意见。因为这涉及到一所学校的文化核心问题,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魄!它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关于“善”文化的提出,我开始几乎不能认同,因为它并不是学校特有的文化标志,它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基础,对学校尤其是对我们学校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但是仔细一想,它又是一个不错文化标志。如果一个单位,特别是学校这样育人的单位,能够建立起以“善”文化为基础的乃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么?领导有善心善言善行,则群众受益得福;教师有善心善言善行,则学生受益得福;学生有善心善言善行,则社会受益得福。全校人有善心善言善行,则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谐幸福,不是一件大好事么?

“善”文化在桂洲中学是一个新名词,一个新概念,它有没有继承呢?有没有发展呢?发展是不用说的了,既然“善”是人心所向,是一切有机体和谐幸福的基础,那么它的发展只要不断的稳固和夯实就可以的了。它的继承呢?学校是以文化为魂魄生存的单位,桂洲中学建校几十年,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我们不能完全割裂和抛弃原有的校园文化,特别是优良的校园文化,或者不负责任的凭空建立起一套新的文化。桂中最近十几年,在文化的提法上有“三个从严”,“名人文化”,“绿色文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和谐进取,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也有企图以艺术为特色的“艺术熏陶”,包括古典诗词,书画长廊。在这些提法当中,“和谐进取”的“和谐文化”与“善”文化最为接近,内涵相似,包括我们着力提倡的“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是和谐的题中之义。这大概是沈校提出“善”文化的基础。确实,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们赖文华以生存,但却没有一个稳定的、在概念上命名为“核心”的文化称号。如果这样看,“善”文化的提出,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可发展意义。

“善”文化如何去培育?从哪些方面入手?沈校并没有说。但是我可以揣摩着说。它的基干有两点:一是与人为善,二是与教为善。与人为善包括所有人,教职员工和学生。又有三个枝干:同事与同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但无论哪一个枝干,最终的目的都是达成: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这8个字,可以涵盖学校一切人际关系和存在的意义。和谐是达到共处,合作是达到共赢,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这里关键是一个“共”字,是指每一个人,不是少部分人可以生存,也不是少部分人可以获得利益和发展。

“与教为善”的意思,可以分解为“乐教”与“善教”。“乐教”是主观的善心,“善教”是“善心”化作了善行,是客观外化了的“善”。关于这一点,涉及到教学业务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二、关于创建德育工作领导团队的设想

这个设想的现实和理论基础,是基于当前我们德育工作中被管理者和管理者总是存在着不能沟通和理解的矛盾现实,以及“每一个教师都具有领导潜质”的观点。我们现在的管理者,总是以设计、制定、规划、发号施令的角色施加于被管理者,比如我们今天制定的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有哪一个计划有我们的老师的参与和讨论?听取过老师们的意见?我们德育处开展的每一个活动,事先有多少征求过老师的意见?为什么每一项活动或制度,都会有老师的反对?每一项工作,德育处管理者辛辛苦苦,却不能得到老师的同情?关键是领导只把自己当领导,以为老师不具备决策和领导的潜质,没有集思广益,错过了不知多少有价值的、有创意的智慧和点子。在管理团队中:学生可以是领导,教师可以是决策者,家长可以是领导,不单是领导是领导。每一位教师都有领导的潜质,放权给老师,让教师参与决策过程,做领导的敢于承认“有些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做”,“有些事情我就是做的没有别人的好”,失败的时候领导敢于承担责任,成功的时候所有的荣誉都归于老师……这就是管理团队的基本思想。我想从德育处工作开始。实际上,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可以用这种思路。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现在有些领导,群众最不满意的现象有以下几点:

1、什么都管;2、什么都懂;3、一个人说了算;4、明明错了也不肯认错,找各种理由遮掩;5、有风险不敢担当;6、耍一些小聪明,以为别人蠢;7、在利益面前先占;8、党同伐异。等等。

这些是管理者的大忌。而要改变这些缺点,最自觉的办法当然是领导者个人提高管理修养,最客观有效的办法就是创建管理团队:人人都可以做领导。

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我说两点意思。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停留在说教(包括各种各样的培训)上,而要开展一些体现人性关怀的教师活动。该吃饭就吃饭,该喝酒就喝酒,该慰问的就慰问,该抽奖的就抽奖,该发礼品的就发礼品,该算加班费的就算加班费,该组织教师唱歌跳舞的就唱歌跳舞。工会也不能只在期末给教师报销几十块钱,而应该想一些点子去组织教师活动,花了钱,要让人感到温馨,吃了力要讨得了好。工会要做好这项工作,也要靠管理团队的智慧,尤其是年轻人的智慧。

二是中层领导干部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提高管理修养。

我讲的中层领导干部,主要指级科组长。在业务管理方面,我们的中层经验丰富,行政独立,这是我们的优点和优势。这个优点和优势足以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达到完成任务的极致。但是,我们的工作是否幸福,工作环境是否和谐,开不开心,是另外一回事。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桂洲中学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这当然也要首先责备于我刚刚讲到的行政领导可能存在的类似群众不满的现象,但中层管理者也大可以把你那个团队建设成一个幸福和谐的小家庭,让你那个团队的人工作开心,人际关系和谐。当前,我们的个别中层领导干部存在如下不良的现象:

1、居功自傲,以为自己是桂中的功臣;2、不能公正的评价下属,总是以感情的亲疏甚至带着有色眼镜看人;3、名利占先,不把它让给自己的同事,甚至还怕同事好过自己;4、不能三思而后言,不顾场合随便放言;5、对上骂下,对下骂上;6、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谁都不如自己。

同事们,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当初,我们选择一个工作单位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冲着斗争而来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纯粹冲着金钱而来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一定的事业、爱情、婚姻、家庭、子女的前途而来的,通过努力工作,我们获得了一些名和利,以满足我们再工作再发展的的需要,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生活的过程和目标颠倒了。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比如预期的目标达不到,这固然有环境的因素,但也有自身的局限。局限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多一点检讨自己,督促自己,怨天尤人基本上不能解决问题。

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是同舟共济的一条船上的人。今天我们一百多人又坐在这里,为什么不和别的人在一起?我们既然在一起工作,并且十几年的在一起,我们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合作共赢,而要互不信任,你争我斗呢?公立学校,会有什么样的利益冲突?从这个角度讲,“善”文化的培育,还真有它的现实意义呢!

同事们,我今天的讲话很高调,可能要得罪一些人,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大家团结合作,和谐相处,工作开心。

最后,再一次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20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