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式“造官”上演中国式的“皇帝的新装”
(2009-06-27 12:58:05)
标签:
造官皇帝的新装市长周森峰杂谈 |
分类: 则史篇:人文边缘 |
正在质疑大学毕业后工作5年就当上市长的速度,不是因为其年龄的大小,而是因为速度的太快,赶得上人造火箭的飞天,实在令人诧异。如果久经社会,在官场上混一个10年8年,让党和百姓看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政绩果然突出,廉洁果然可碑,历练成钢,栋梁难得,不要说29岁,哪怕19岁做市长,大家也服了!可是,什么政绩也没有,什么经历也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有的就是名牌大学的招牌,硕士学位的名衔,“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加上渲染,造势,上下自欺欺人的推波助澜,就活生生把一个连自己恐怕也不明就里的年轻人,5年之内推上了市长的宝座,还说是“全票通过”,颇似中国历史上群臣“力扶幼主登基”的闹剧。
这里的质疑未罢,今早就看到年轻市长涉嫌抄袭论文的消息,看上去似乎证据确凿,估计脱不了干系;接着又有网民爆出年轻市长抽烟太贵,120多元的黄鹤楼香烟,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的生活侧面的新闻。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周市长恐怕没有想到,“树大招风”虽是古训,没料到自己招来的不是一般的风,而是“莲花”狂飙,若是根基不正,不稳,此次恐怕真要连根拔起——呜呼,“大树”何罪也?实“造树”人之罪也!
说中国人做事有特色,此又一证。要么极左,要么极右,要左还是要右,就看时局的需要。此番造官,真是左得可以,大概也是时局的需要——慧眼识人,年龄不限,亲仇不避,背景不论,这是多么“先进”的用人政策和环境,单单这一条,就不但捞到了为民选官的美名,而且足以和伯乐、萧何、曹孟德相媲美,留存青史。只是心里没底的是,周市长到底是不是千里马或者韩信或者许褚,要冒一个风险,而用人的权利,古今也不能同比,在古代,用人与否,一个人说了算,也一个人负了责,今天的用人,老百姓有说话的权力,比如网民,力量之大,非同小可,一手遮天的特权,今天似乎没有太大的市场。
考察周森峰的被任用之道,即使不怀任何嫉妒之心,一般的人也会质疑:出校5年,一年一升,没有突出的业绩、没有鲜明的政绩、没有经受过考验,我们凭什么就断定他能够成为老百姓值得信赖的官员?他的本领一定能够超过那些在政坛上奋斗了一辈子、也建立了相当多的业绩的政府官员吗?我们到底凭什么呢?就凭我们的主观断定吗?周森峰一出学校就做副处级领导虽然也违背常理,但毕竟也是锻炼人、考察人的一种方法,但万没想到的是,我们以实验室培育“疫苗”的方法,以急不可耐的心态,催生、速成了这个可怜的年轻人!
假如论文抄袭的事件得以澄清,假使抽烟奢侈的事件有了合理的解释,那么,我们仍然要为这样一种用人的机制发生怀疑。又假如论文真的作假,抽烟真的奢华,那么29岁市长的事件,就狠狠的抽了一记湖北宜城所有人的耳光,它上演的是一出中国式的“皇帝的新装”——“原来那个人什么衣服也没穿啊”!
200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