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普达难题

(2007-05-31 10:00:57)
标签:

互联网周刊

互联网

商业

  文/明叔亮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起来了,但是多普达曾经的品牌和市场领先优势也已经岌岌可危。

  2007年5月,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原CEO李绍唐正式调任多普达国际(Dopod International)担任宏达电子亚洲市场商用业务负责人,并负责宏达的相关海外手机业务,其留下的空缺由2006年底上任的多普达通讯公司COO许伟德接任。
  由COO接替CEO已经成为多普达通讯一个惯用的换人手法。2006年初,原多普达总裁杨兴平离任前夕,空降而来的李绍唐以COO的身份入替。而就在几个月前,当许伟德出任多普达中国COO的时候,便有声音认为,由于业绩欠佳李绍唐将离开多普达通讯。几个月的调整适应之后,正式完成了这次交接。

  没有完成的任务  

  在多普达正式做出人事变动前夕,《互联网周刊》记者曾经多次邮件联系李绍唐,当时李的答复是自己在国外。有多普达的员工介绍,李绍唐大概在澳大利亚,具体什么时候回来不是很确定。

  多普达方面并未给出此次更换CEO的原因。据外界分析,应该是业绩上的原因。2006年,杨兴平卸任CEO,转任多普达通讯公司副董事长之时,正是多普达发展较快的时期。据称,当时空降而来的李绍唐曾经许诺业绩翻番,但是一年之后,这一目标已经落空。

  “李是一个非常非常职业的人。”有多普达的合作伙伴如此评价。在其上任之初,就曾经有多普达的员工发现新老板是个工作狂,在乘坐电梯以及飞机上发现有多普达手机的用户都会问一下对方的使用感受,以及有什么建议。

  但是,显然这位曾经在IBM、甲骨文等跨国公司转战多年的IT老将并不是非常适应多普达,也并不是非常适应国内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

  李绍唐曾经对多普达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在他看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增长率超过70%,是普通手机的5倍,这样一个市场一定是机会多多。于是,2006年3月底,也是其上任之初,他为多普达承诺了三个第一:带领多普达成为智能手机第一品牌;在2007年以100万部销量的目标获得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同时,在两三年内,持续成为中国智能手机成长率最高的品牌。

  但是,100万部的销售目标明显过于乐观了。根据同行的数据,多普达的销售数字远远低于这一目标。“销量肯定是有增长,但是利润率恐怕不及往年。”有同行分析说。

  为了迅速扩张份额提高销售目标,李绍唐曾经表示要用新的方法卖手机,计划引入电视购物、直销等多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在一二级城市建形象店促进销售,并将很大精力放在了开拓行业应用市场上。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计划均未能实现。  
  产品拖了后退 

  多普达业绩之失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李绍唐本人。有分析人士介绍,与前任杨兴平独掌多普达通讯不同,李绍唐需要向多普达国际总经理董俊良汇报,“话语权与决策权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前有媒体报道认为,因为杨兴平和李绍唐的人事更替,直接影响到了同其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移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普达的业绩。但是,据同行分析,这样的说法过于牵强,在他看来,问题是出在市场竞争上,而不是李绍唐个人。

  当杨兴平第一次带着多普达的手机找到中国移动谈合作的时候,这一领域几近空白,而当时杨兴平拉到的合作也都是重量级:中国移动、微软、英特尔等等。但现在微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合作伙伴已经远远不止多普达一家,联想、夏新、侨兴等国内公司都已经开始推出新的Windows Mobile系统的产品,中国移动的可选择范围较之以前广阔了很多。

  在多普达的产品历史当中,有过不少的成功之作,包括当初市场上最小的一款Smartphone手机多普达565,以及Poket PC系列的产品多普达818,这些产品虽然价格高昂,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产品功能和特色都让其在市场上赢得了不少的份额。

  但是在李绍唐的上任之后,多普达似乎并未提供给他非常具有特色的产品,与之相反的是,有经销商抱怨多普达的产品难卖:价位偏高、ID设计没有太多的特色。功能接近、外观设计接近的多普达手机比同类型的国产手机平均高出1000元以上。而且,水货的泛滥也直接冲击着多普达的市场表现。

  产品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李绍唐新营销计划的铺开,有消息称,在李绍唐上任之后,某些Smartphone的产品还出现了一定的存货,处理这些存货就牵制了李绍唐相当多的精力。

  本篇为杂志文章节选,欲阅览更多内容和相关信息(数据和图表),请购买2007年5月20日出版的《互联网周刊》。

  现在进行网上订购,最低可享受79折优惠,马上去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