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酒入愁肠,真是饮鸩止渴的做法。世人不知,偏偏都在使用一种自我摧残的方法来试图“销尽万古愁”,千年前的李太白已经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告知天下人:酒是忧愁烦恼的佐料,而非解药。
却不料,他和他的诗歌却成了刺激天下人醉酒的最大精神支柱。越是知道酒的坏处,于是要向最危险的境地去闯,就像瘾君子看到“吸烟有害”更是刺激到自己的烟瘾一般。
如同这穿越千古的烦恼,无论有多少往圣先贤悟道参禅,传播智慧,告知一切生命摆脱烦恼获得解脱的万千法门。如今往后,天下人的烦恼从没有减过半分,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智慧的宝刀真的无法斩断烦恼的心流?其实非也!
解脱之路无数条,只有自己亲身去走,才能走出无明,走向智慧的彼岸!
你读一完本怎么游泳的书,也学不会游泳;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能学会游泳。
要对治我们心中的烦恼,就是要彻底地破除我见,不把“自我”这个中心抛弃,注定无法摆脱烦恼!
佛祖如何悟道有两种说法:一是北传佛教认为佛是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二是南传佛教则认为佛是参透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得道。
两种说法一种感性,一种理性;一种浪漫而美丽,一种理智而清晰。但我认为,两种说法是一体的,佛祖因清晨看到夜空的明星而感悟“万物一体并存,因缘和合而生”的道理,由此看到因果为一切法的根本,而天下众生不能摆脱轮回,就在于被“我见”“我执”所困。
佛说十二缘起,就是要我们摆脱对“自我”的错误迷恋和执着,通俗的说,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该你承担的责任,你不要逃避;该你承受的苦难,你不要埋怨;该你遭受的污辱,你不要恐惧。
佛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因果的力量,使我们自己的业力所致,所以要看破、放下、自在。
其实,快乐、烦恼就像海中的波浪,时而平静,时而呼啸,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规律。
懂得这个道理,烦恼即菩提,可以逆向增进我们的智慧。
斩断烦恼之流,关键在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只要以无我的精神去服务大众,以大我的态度去帮助团队,以牺牲的意志去奉献人类,才有无限广阔的未来,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解脱,抵达幸福的彼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