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常、无心与无我

(2009-11-26 18:13:12)
标签:

影评

禅语

灾难

三大宗教

妄念

美国

   昨晚,在电影院观看了《2012》这部灾难片,影片用强烈的毁灭性的视觉震撼冲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我相信,每个理性的观众在观看后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对“生命无常”的体认会更加的深刻。

   无论是在地球火山喷发时仍在激情作现场直播的电台主持人,还是为了国家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美国总统;或是电影中的每一个主角,甚至是那位出了10亿欧元准备搭乘大船逃生的拳击手出身的自私大亨,最后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也不惜牺牲了自己。我们从他们面对灾难和大事面前的态度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善良和牺牲。这也是美国大片始终讴歌的主流价值,当然我们中国的大片导演们实在应当从中找到这种精神内核。

   因为电影绝不仅仅是提供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要对每位观众奉献超越生活之上的心灵营养和精神力量。

   当然,我们注意到影片里涉及到了三大宗教。比较而言,佛教的智慧更显高超和博大。影片通过西藏喇嘛一段近乎禅语的对话,来揭示四大皆空的主题。

   可以说,佛祖最伟大也最朴素的发现就是看到“一切无常”的根本。其实,无论灾难是否降临,我们谁也无法逃离肉体生命的寂灭。只是体验灾难能够使我们更强烈地感受生命“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的实质。

   有一句禅语说:“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 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 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所以,世间一切法则都在因果规律之中,只有放下心中的执着,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位老法师说:“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

   我们既然已经看到这个无常的本质,更要懂得无心的妙处,最终达到无我的境界。

   从这个充满佛学意味的影片中,我们可以彻底洗涤自己的妄念,修正自己的人生,只从日常生活中下手,在家庭和工作的伦理中尽守本分,承担责任。同时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把万缘放下,得自在人生。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便是生活的真意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